居住区水景节约化设计要点与成本控制论文_胡龙升

居住区水景节约化设计要点与成本控制论文_胡龙升

上海魏玛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2

摘要:近年来,随着居住区水景越来越受到各大房企及消费者的重视,各城市居住区水景频出的奢华浪费、高建设成本等现状问题,以”节约型园林理念”为导向,如何在居住区水景的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过程中控制成本,节约资金,同时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与使用功能,成为开发商与设计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浅述了居住区水景节约化设计要点与成本控制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水景;节约化设计要点;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趋提升,水景已成为住区内常见的园林景观,人工溪流、跌水滚槛、喷泉水池等各式各样的水景设施相继在各居住区中落成。水景作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设计元素,设计风格也逐渐多元化,形成了诸如新中式、欧式、东南亚等不同类型。相应地,在设计过程中需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构景材料,直接影响居住区水景营建成本。水景设计决定着水景质量,进而影响着居住区整体景观效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与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行业背景下,积极响应号召,将节约型理念贯穿于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全过程中来,实现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的最大化,打造可持续的人居水景环境。

一、城市居住区水景现状分析

当前城市居住区水景现状大多是由设计引发的问题。首先,规划欠合理,片面追求视觉效果,人性化设计不足,功能性较弱,难以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其次,水景布局形式多样,但形式主义冒头,地上部分设计丰富详尽,地下部分处理单调。伪生态的设计手法使生态功能弱化,使水体与地下水失去了联系很多人工水体不流动,受到灰尘、落叶的污染,最终导致景观效果缺失,这样需要通过加大后期维护成本来对其进行增强。再者,给排水形式单一,主要靠城市供水调节,补给水源缺失,很多居住区水景仅在节假日开放。而在蒸发量大的季节,为保持景观效果用水量较大,加速了城市水资源的消耗。诸如此类的问题与最初的建设目标是相背离的。想要实现居住区水景的效果和成本控制,在水景设计阶段就要进行有效的关注,设计的优劣对水景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方案的优化对其建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合理的降低资源资金的投入。

二、居住区水景节约化设计原则

1、传承特色水文化,水景规划应契合城市文化和自然环境。因此应挖掘当地文化内涵,传承水文底蕴,保护水文特征,实现住区人工水景与城市整体景观的一脉相承,相互衔接。

2、打造环保水生态,结合场地自身条件和特征,充分利用生态本底优势,对选用的各类水景设施进行结构、功能及布局形式创新与优化,增加植物多样性,优选便于运营维护、环保设计手法加强水系循环,以保证水体质量,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3、高效利用水资源,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在集约化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发挥新材料新技术的优势,通过系统设计、高程控制、节点处理等方式加大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用作补充水体,减少市政用水量节约水资源。

三、居住区水景节约化设计要点

1、方案设计阶段,依据居住区整体建筑布局、风格、地形等现状条件对水景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实现动静结合、收放有致,做到土方平衡,实现生态与美学的统一,在尽量减少建造成本的同时使景观呈现最大化,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景观效益。①总体布局层面,首先依据水景实效功能来选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考虑居住区的容积率,按不同的主题、形式和功能来安排水景形态,选择适宜的点状、线状、面状样式,调控占地面积和水体深度,定位符合场地特点且具人文内涵的水景景观空间,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②规划设计层面,一方面可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水景设计手法,另一方面可尝试将各种新颖水景样式引入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可成为居住区水景发展的新方向。尤其对于开阔式面状水景,湿地水景景观性强,效果更持久,可供常年观赏。人工湿地设计水景可以适当利用场地现有湖塘改造而成,大大降低了土方和防渗的成本。维护管理更加粗犷,水体自净能力强降低污染程度,节省了后期的养护开销。同时利用人工湿地对居住区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再回收用于景观灌溉,由此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湿地中的动植物生境亦吸引居民前来观赏、嬉戏、垂钓等,极大的增加了水景的可参性与互动性。雨水花园的设计策略也是当代居住区水景建设中的有益尝试。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兼具审美性和生物保水功能的渗透性浅口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的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尤其对于线状水景,充分利用居住区地形,用一系列雨水花园和水道来替代水管网,顺应坡式,将绿地、广场、步道等设计成相互依存的汇水区网,减缓和净化雨洪,丰富人们的社区亲水体验。从端部到集中水池,屋面雨水及地表水沿途汇集到溪流中。沿途进行植物疏密间植,过滤净化水质的同时调整景观视线效果。为人们提供一种观赏价值与生态价值兼备的可持续居住区水景模式。

2、施工图设计阶段,景观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这种方法使景观成本和效果达到一种平衡,提高建设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水景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首先应熟悉了解整体设计方案,通过总图的调控,设计合理的地形,利于水体的汇集循环,减少前期投资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其次,在详图部分做到选材合理、尺度合宜,保证水景的高效运行使用。①竖向设计,在总体竖向设计中,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因地制宜地进行高程调整,合理布置排水方向及坡度。自然式水景施工设计时,如湖塘、溪流、雨水花园等,注意把握水景与绿地的高差,水景与路面的高差,水体与湖底的高差,利用地表径流收集雨水做补给水源,引入湿地水处理技术,拓展人们对水景的认知。水景不再是单纯装饰性质,而是以积极的系统来修复生境。规则式水景施工设计时,如喷水池、水池跌水等,注意把控跌水高度、高差、常水位高程。②砌体材料,水景景观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元素,一是水体本身,二是盛水的容器。水体是由自然界生成的,而居住区水景中盛水的容器基本是由人工建造的,且费用相对来说是非常高的。因此,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深化设计时需要对砌体材料的选择及工艺做法进行充分的考量。自然式水景,如湖塘、溪流,一般采用砌石的方式建造,常用的有卵石、砾石、条石、块石等,宜选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费及损耗。建议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小粒径石材铺底,可适当用大块石做驳岸,营造生态及景观效果;规则式水景如静水池、喷水池中作为主要观赏元素饰面材料多采用价格较高的石材,应从石材的尺寸、面层加工方式、切割量等工艺方面综合考虑。宜根据水池形状及面积选用合适的块材,使其色泽与总体风格相协调,保证观赏效果;使其尺寸最大程度符合模数,尽量减少块材的切割量,避免造成过多的边角料浪费;同时不要过于追求质感而选用菠萝面、龙眼面等加工费用昂贵的面层处理方式,尤其对于水池内壁等非主要观赏面,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选择易获取、易施工、维护简便的饰面材料。

四、结语

居住区水景节约化设计及成本控制的意义不是纯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降低造价,而是经济学与景观学的融合,是通过合理的设计,达到景观的有效输出,达到科学的控制住区水景建设成本的目的,亦是从源头上节约资源节约资金的有效途径。应从设计到施工图设计贯彻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思路,以节能、生态的设计手法促进可持续的节约型水景景观建设。

参考文献:

[1]扬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与材料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大学,2018(05):16-18.

[2]王淑芬、白伟岚.居住区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林,2017(06):54-570

[3]王芳.低成本水景观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52-60.

论文作者:胡龙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居住区水景节约化设计要点与成本控制论文_胡龙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