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_核心素养论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_核心素养论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素养论文,学科论文,核心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基二[2014]4号)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先行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目前,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之中,预计2016年11月颁布新课标,2017年高中就要使用新教材。

      这次课改的基点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就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既要落实国家思想政治意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以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一、整合相关内容,开展“综合性”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同于单一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学科综合课程,而是以培育思想政治素养为主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等多学科原理和方法。这门课程不是为了学科知识的完备,而是基于学生社会化成长的需要。这种独特的“综合性”课程有其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的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表征,为其他国家课程设置所无法类比。因此,实施本课程,宜采取“综合性”教学,既强调学习内容的跨学科,又强调问题指向的复杂,也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具体说,就是引导学生整合相关知识,以综合性的思想政治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整合相关内容,培养综合能力

      “综合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把学科内或学科间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应用这些知识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说,就是整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知识,围绕有关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他们的知识整合(迁移)能力。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或现象、事物等出发,纵横联系、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内容比较,把相关知识构建成网,以培养知识整合能力。

      其次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在传授书本知识时,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把生动活泼的现实材料引进课堂,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在了解、认识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时,要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可以从哲学的视角,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系统与要素的关系,阐述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民族间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会妨碍民族团结;可以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在不同民族间因人口流动而带来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在就业、社交、治安、居住、教育、交通等方面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也会妨碍民族团结。综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坚持民族平等、统筹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妥善处理具体问题上的矛盾、坚决反对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民族团结。

      (二)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坚持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表等书面或口头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并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体系中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示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等相关学习内容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例如,在上“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时,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及其重点难点,并教给学生自学教材的方法,然后给学生时间自学教材。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既有泛读,又有精读,还有带着教师提供的重点难点等问题研读。一定时间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成果交流,用具体事例或学生自己的语言来阐释: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无限性。在此基础上,或者学生会生成或者教师可以提出:①既然真理是客观的,为什么对于同一个事物,可以有几个正确的认识?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往前跨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那么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到底在哪里?③追求真理有一个过程,那么人们需要具有怎么样的品质才能求得真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或讲解。最后,教师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其逻辑关系,并布置恰当的作业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围绕争议问题,开展“活动性”教学

      本次课程方案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并占三分之一学时,这就为把理论知识的“讲授性”教学塑造成“活动性”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动力。因此,实施本课程,应采取“活动性”教学,一方面使知识性内容的教学通过活动来实施,另一方面使活动设计承载知识性内容的教学,同时使有关“活动”的测评可操作(成为可能),力求“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具体说,就是引导学生围绕争议问题(简称“议题”)开展辨析性活动,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这种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将贯穿教学全程,包括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从而使“活动”成为承载知识内容的基本方式。

      (一)选择争议问题

      所谓争议问题,即“辨析性”“两难性”等问题,就是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研究讨论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或是关键、重要之点。这些问题主要是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重难点,如“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问题,在法治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具体途径上,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意见甚至争论。

      所选“议题”应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或无法探究。“议题”的选定应依据课程标准,紧扣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既可以充分利用课程标准中的“议题”,也可以自主开发适时合用的“议题”。例如,文化现象是复杂的,关于“打麻将”就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打麻将是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广受人们欢迎的娱乐方式,它有利于在消遣的过程中联络感情,愉悦心情,涵养性情,应该受到保护。一种观点认为打麻将是落后文化。它不仅诱使人们把大量宝贵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活动中,而且已经成为众多赌徒采用的赌博方式,应该予以抵制。这样的“议题”就比较恰当,大家都有话好说。

      (二)开展“活动性”教学

      在组织“活动性”教学活动之前,教师按照不同“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4~6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

      然后小组学生自选议题,并就这一议题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研讨的成果在全班展示,接受同学或教师的评判。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争议性”情境,并巡回指导,适时质疑解惑、点拨引导、点评鼓励。

      在“争议性”情境中需要正确引导讨论。一是把握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关注过程,是相对于只重结果、忽略过程,而不意味着只讲过程、不问结果。有的讨论重结果,有的讨论重过程,侧重的不同。二是掌控导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有的讨论取向趋同,有的讨论取向求异,但任何取向都不能导致“价值中立”,都需要沿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展开。三是处理好意义性与技能性的关系。注重讨论,重在议题的意义,而不是辩驳的技巧。要遵循意义优先、兼顾形式的原则,有效开展“活动性”教学。

      三、创设真实情境,开展“实践性”教学

      过去,思想政治课已经形成了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传统,但是单纯的知识和概念灌输现象仍然存在。课程方案把“社会活动”列入必修课,并占三分之一学时,这使得“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实施本课程应采取“实践性”教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议题”创造性地转化为“三贴近”的社会活动,以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真实情境

      真实情境包括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现实情境。真实情境要求我们将学科知识同生活、社会和现实情境有机联系起来。例如,某教师在教学“实践的特征”内容时引入了一则杭州湾大桥的情境材料,创设了真实情境。首先,这位教师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挖掘,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的概念,设计了一个问题:“孙中山那个时代为什么不去建设这样一座跨海大桥以实现这个设想?”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了“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这一特征。接着,这位教师又从工程论证的角度进行挖掘,依据杭州湾大桥从规划到正式奠基所进行的120多次可行性论证,设计了一个“假如你作为杭州湾大桥可行性论证会的专家,你觉得可从哪些方面来为可行性提供依据”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一特征。最后,这位教师又从大桥建设资金来源的角度进行了挖掘,从大桥建设所需的118亿元总投资入手,让学生围绕“你觉得可怎样来筹措这118亿元巨额资金”问题献计献策,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个角度得出了“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这一特征。该教师对情境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进行了充分挖掘,配以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地得出实践的三个特征。

      (二)开展社会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等。教师可以紧扣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来的“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共问题的改进、地方文化的保护等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服务公共事务以理解解决问题的复杂性,认识到社会矛盾和社会差异的现实性和长期性,尊重文化差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例如,某教师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针对许多居民不良的消费行为,组织学生开展了“不良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的专题调查活动。学生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自编调查问卷,自己查阅报刊和网络,有的小组还跑到市场和超市了解家居装修材料的性质和“净菜”加工生产的过程。各小组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汇总和整理,并撰写了调查报告。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到许多环境知识,如地面装修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有许多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和保鲜膜含有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等。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有关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建议。

      社会调查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主题)活动。社会调查往往以小组合作为形式,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如通过典型个案调查,或抽样调查,了解当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某个现实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例如,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为题,通过组织学生分小组深入调查2~3种市场,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各个小组调查的结果。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归纳出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服务)市场的不同和关联,甚至能够尝试画出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服务)市场之间的循环图,归纳出影响生产要素和产品(服务)价格的主要因素,从而发现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规律。

      在进行社会调查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基于学生生活体验与需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找到既符合课标要求又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调查主题。第二,基于学生拓展阅读与调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打好课内知识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多读相关课外书,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关照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通过现实生活调查与研究去反思历史。第三,基于乡土资源开发与整合。乡土资源开发与整合,给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性学习带来了更多接地气的素材、更多的选题空间、更多的思考维度。

      此外,还可以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如参加农业活动、体验工厂劳动、参加公益活动、提供各种服务,以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感受来自实践生活的需求,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标签:;  ;  ;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_核心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