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力论文,区域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2)03-0015-05

一、区域教育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化进程推进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对于中国及各个不同层次的区域来说,正面临着如何积极应对“入世”后与同级别对手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当然,参与竞争必须首先具备竞争力,因而有关竞争力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竞争力的研究的侧重点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层面,即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域(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其中,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区域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和承载。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各个层面对竞争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触及,但是,未能抓住竞争力的本质和核心。实际上,要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必须首先提高各个区域的竞争力,而要提高区域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区域教育竞争力,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可见,区域教育竞争力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发达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3]、区域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4、5]已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教育与信息、知识一道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已有学者对教育发展进行了定量研究[6],也有学者认识到中国的教育发展在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7],我国教育竞争力在国际上还很弱[8]。现有的对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的研究[9]和教育竞争力的研究主要还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对区域教育竞争力进行定量的模型研究并作出综合评估和排名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急需从指标体系的建立到综合评估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区域教育竞争力对增强我国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考虑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特点和教育竞争力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综合性、针对性、操作性、可比性、可得性等原则,构建了中国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和教育产出状况6个方面、25项具体指标来反映和衡量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区域教育竞争力状况。

1.教育资源:包括教育人力资源、教育基础设施资源,具体包括每个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人)、每个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人)、每个大学教师负担学生数(人)、每万人小学个数(所)、每万人中学个数(所)、每万人高等院校数(所)。

2.教育质量:每万人在校小学生数、每万人在校中学生数、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小学入学率(%)、人均教育年限(年)。

3.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全国比例(%)、人均教育经费(元)。

4.教育规模:平均每所小学在校学生数(人)、平均每所中学在校学生数(人)、平均每所大学在校学生数(人)。

5.教育效率:小学毕业生数(万人)、中学毕业生数(万人)、大学毕业生数(万人)。

6.教育产出: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不识字或少识字人数比(%)、6岁及6岁以上人口小学程度人数比(%)、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学程度人数比(%)、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程度人数比(%)。

实际上,这些指标还可以从基本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竞争力等层次衡量区域教育竞争力。以上25项指标的每一项具体数据来源于200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年鉴》,可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三、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评估方法的选择

在建立了区域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获取数据后,还需要对综合评估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选择确定评估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1.数据预处理

区域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估数据在收集到之后必须进行检查。如果都是正指标,即可直接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指标体系中具有逆指标,则必须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变逆指标为正指标;同时,如果有极端值,还要消除极端值和量纲的影响,才能从指标的源头上保证综合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本文建立的区域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25项指标中,除文盲半文盲率、人口中不(少)识字人数比2项指标是逆指标,其它都是正指标。逆指标正向化处理方法是:设综合评估数据矩阵为X[,ij],第j项指标是逆指标,可用以下公式对逆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获得正向化后的指标数据矩阵:

X[1,ij]=1/X[,ij](i=1,2,…m;j=1,2,…,n)

2.评估方法确定

目前,综合评估方法很多,如(专家)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因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法、信息熵法、聚类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有定性的主观赋权法(如综合评分法),也有定量的客观评估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根据笔者的研究经验,适合于进行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估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因素分析法[9]。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是通过在多个变量指标中寻找主因素,用主因素来充分反映原始变量信息,并通过因子来确定权数,以达到降维的目的,所得的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在因素分析法中,当各公共因子对原指标反映不明显时,可通过因子旋转(原始变量不相关的正交旋转与原始变量相关的斜交旋转)法,使得公共因子的贡献较分散,即第一公共因子代表一部分变量,第二公共因子代表另一部分变量,依次类推,这样的处理使各个公共因子有明显的实际含义,有利于分析与解释。因素分析法可实现两个重要研究目的:因素分析和综合评估。

四、中国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估

在建立了区域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确立了综合评估方法以后,就可以利用定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了。因子分析的第一步是对综合评估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不同量纲的影响。

因子分析采用对指标值进行正态标准处理来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1)。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6大特征值在9.21-0.95之间,其累计贡献率达90.18%,它们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90.18%,即只要选择前6个主因子,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同时,主因素方差(communalities)在0.8348-0.9588之间,说明全体变量能很好地被6个主因子解释,所以,选择6个主因子的信息已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各个样本区域教育竞争力的综合水平。对提取的6个主因子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同时,为了便于对各因子载荷作出合理解释,需要对其进行旋转使其结构简化,排除噪声干扰。由于教育竞争力原始数据之间存在正相关现象(相关系数有些很大),因此,用主成分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析取主因子时,进行方差极大斜交旋转(Pro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从而使其结构简单化,最后得到了斜交因子装载(图形)矩阵(表2),进而计算得到了由原始变量指标的线性组合构成的新的综合变量。旋转以后得到的斜交因子装载矩阵清晰地将指标值按照斜交旋转因子矩阵中的高载荷分成6类,在上述基础上计算了1999年中国各省级区域分别在6个主因子上的单项因子分数及综合得分(见表3)。

表1 区域教育竞争力因子特征值、贡献比例值及累计贡献比例值

主因子

 特征值

   贡献比例值%

 累计贡献比例值%

1

9.2122

36.848636.8486

2

7.2377

28.950165.7993

3

2.8958

11.583277.3824

4

1.1667

4.666882.0493

5

1.0865

4.346086.3952

6

0.9466

3.786590.1817

表2 区域教育竞争力斜交因素旋转装载(图形)矩阵

注:*标出各主因素的载荷大于0.7的指标。

表3 区域教育竞争力主因素得分、综合因素得分及排序(1999年)

从表3可知,影响中国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因素可分为6类:

第一类主要包括文盲半文盲率(其倒数的装载量为0.9239)、人均教育年限(装载量为0.8596)、平均每所大学在校学生数(装载量为0.8253)、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不(少)识字人数比(其倒数的装载量为0.9126)等,主要反映教育质量和规模竞争力,其贡献率为36.85%,文盲半文盲率是制约我国各个地区教育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广东等东部地区(吉林除外)在这些因素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甘肃、内蒙古、云南、贵州、宁夏、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则竞争力较差。

第二类包括教育经费占全国比例、小学生毕业生数、中学生毕业生数、大学生毕业生数,主要反映教育效率,贡献率达28.95%。山东、广东、河南、江苏、河北、湖北在这4项因素上的竞争力居于前列,内蒙古、海南、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居于后列。

第三类包括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每个大学教师负担学生数、万人高等院校数、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教育经费、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程度比,贡献率为11.58%。北京、上海、西藏、天津、青海、新疆在这些因素上的竞争力位于前列,位于最后的是河南、四川、山东、福建、江西、广西、安徽等地区。

第四类主要包括每万人中学个数、小学入学率,贡献率仅4.67%。河北、新疆、山西、河南、山东、福建在这2个因素上的竞争力比较强,而甘肃、江苏、贵州、云南、重庆、四川、西藏等比较弱。

第五类和第六类主要包括每个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负载荷)、平均每所小学在校学生数、每万人在校小学生数、每万人小学个数,二者的贡献率合起来达到8.13%。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广西、山东、福建、天津、浙江在前两项因素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青海、山西等地区较弱;贵州、广西、陕西、广东、河北、云南、河南、海南、甘肃等地区在后两项因素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青海、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区的竞争力较弱。

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前8位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辽宁、山东、河北、天津,全是东部地区,其中北京教育综合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级区域中居于首位;综合得分处于最后10位的除了海南外,全是西部地区,它们依次是重庆、新疆、甘肃、内蒙古、云南、贵州、宁夏、青海、西藏,其中西藏教育竞争力最差。

五、结论与建议

在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呈现出以下特点:

1.省级区域整体教育竞争力水平不高,表现为教育竞争力平均得分低和中等得分水平以下的省区所占比重大。按公式K=1+3.322lgN可将各省域教育竞争力划分为6个等级,在31个省市区中,Ⅰ级>1.0的地区有2个(北京和上海),占6.45%;Ⅱ级0.5~1.0的地区有3个,占9.68%;Ⅲ级0.0~0.5的地区有10个,占32.26%;Ⅳ级0.0~-0.5的地区有9个,占29.03;Ⅴ级-0.5~-1.0的地区有5个,占16.13%;Ⅵ级<-1.0的地区有2个(贵州和西藏),占6.45%。教育竞争力在Ⅲ级水平以下共有26个,占83.87%。

2.从空间分布上看,教育竞争力的区域非均衡性非常明显。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东——中—西阶梯分布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具有很高的吻合性。得分较高的前8个省市区,全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得分最低的10个省区除了海南外均居西部内陆。东部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之际,必须继续提高区域教育竞争力,增加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比较落后,必须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大力发展教育,培育和提高教育竞争力。

3.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差距较大,最高的北京(1.2026)、上海(0.9751)与最低的贵州(-1.2738)、西藏(-1.55401)的教育竞争力相差悬殊,反映出我国教育竞争力的区域反差强烈。在区域综合发展差距中,教育竞争力的差距是最重要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差异的“瓶颈”所在。

4.教育竞争力较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如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福建、江苏、辽宁、山东等地区的人均GDP,除了山东(8673元)外,都在10000元以上;教育竞争力较差的省区,绝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西藏、广西、陕西、甘肃、贵州等省区1999年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34元),其中最低的贵州人均GDP仅为2475元,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37.88。这些教育竞争力等级低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受到极大制约,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是地区差异扩大的首要原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采取专门的扶持政策,尤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从这一关键点上突破。

总而言之,教育落后一直是困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竞争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各个地区经济竞争力核心,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各地区应尽快改善教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提高区域教育竞争力,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腾飞。

标签:;  ;  

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