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成就和挫折中寻求振兴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论文,挫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是它的产生时期”;从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是它的迅速发展时期”;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后期,“是它的主导地位的确立和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从70年代末到今天,有学者认为“是它在新的条件下健康发展时期”,我个人认为称之“从挫折中探寻健康发展道路的时期”,或许更准确一些。
5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确立其主导地位所取得的成就,集中体现于大多数史学工作者对一系列重大历史理论问题在争论后达成的六点共识方面。第一,历史不再被看做是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历史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历史变动的原因不应单纯用人们的思想动机来解释,而应着重考察这种变动背后的物质生活条件。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杰出人物可以在历史上起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改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发展的方向,但最终决定历史命运的力量是人民群众。第四,农民的阶级斗争和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五,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第六,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当时“大多数史学工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持有这六点共识,也十分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其中的“大多数”不仅包括老一辈和年轻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还包括新中国成立后才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的众多老一辈史学名家。他们当时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大多是十分认真的,为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和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取得上述成就的背景和原因,陈其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一书指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任务、对象、方法、策略等取得了伟大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运用唯物史观写成的著作的科学性得到了验证,这使新中国的史学工作者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此外,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制定的在学术上实行“百家争鸣”的方针,并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学术风气,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幸的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健康的学术氛围不久就遭到了“左”的倾向干扰,并在“文革”中达到极端疯狂的程度,连吴晗、翦伯赞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都遭到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有的含冤离世,给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带来了深重灾难,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尤为不幸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的真理声望在遭遇灾难性破坏之际,正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末遭遇空前沉重的挫折之时,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空前猛烈的攻击之时。这给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唯物史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现实生活中的巨变,引起了普通民众的极大困惑: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取代,是否意味着唯物史观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已经被“证伪”了?由此推想,以往一直强调的“五种生产方式”依次推进的整个历史发展规律是否都难以成立了?总之,在逆转的现实和种种的困惑冲击下,人们原来的一些信仰、信念动摇了,甚至被否定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再来回顾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史学工作者取得的那六点共识,究竟还剩下多少呢?
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面对严酷的现实,没有灰心丧气,坚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理是颠扑不破的。最具权威性的证据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已经从严重挫折的教训中找到了适应新形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已通过30年历史进程中取得的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证明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生命活力。实践中的辉煌成就,正在激励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怀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研究和思考唯物史观的科学含义及其对历史学的指导意义,重新审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严格的科学含义,重新审视什么是规律,什么是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些都是涉及科学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在上世纪50年代的百家争鸣热潮中,实际上都或多或少触及到了,当时是以“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名义和命题进行讨论的。不幸的是,随着“左”的倾向逐步升级,“争”和“鸣”都渐渐销声匿迹了,而疑窦和困惑的阴影却继续在人们脑海中萦绕。在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和西方敌对势力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猛烈攻击的冲击下,那些阴影被激活起来,像冲破堤堰的洪水一样冲垮原来就不很坚实的信仰和信念。这正是我们应该记取的深刻教训。我们也正是从这一教训当中可以找到重新振兴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康庄大道,即像马克思那样坚持严格、彻底的科学态度,开展实实在在的百家争鸣,针对科学哲学和历史哲学的那些根本性问题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含义,紧密联系现实和历史的实际,展开畅所欲言的自由讨论和争鸣,切勿再犯把学术争论当政治问题对待的历史性错误。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一定会重新赢得科学的声望,而且在人类思想史和社会历史科学史上攀上一个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