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发展与中国现代文献学的创立——以师陀作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中国论文,报刊论文,文献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报刊:作品生产的主要载体
19世纪下半叶,随着域外报刊的涌入和冲击,中国固有板刻方式的书坊业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以机器印刷为特征的商业性现代出版企业的兴起。中国现代报刊① 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中国文学变革的催生剂。报刊的出现使新的文化思想迅速传播,营造了日益扩大的读者市场,诞生了适应市场需要的作家群,在精神上与传统文化人有着本质差别的现代知识者脱颖而出。由现代知识者、现代作家所掌控的报刊,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直接改变着文学的生产方式、传播手段、文学样式。作家的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开始了缓慢有时又是激烈的蜕变。一句话,确如本雅明所言:在工业化的社会里,“日常的文学生活是以期刊为中心开展的。”② 鲁迅一生的创作活动几乎与报刊相伴。赴日本留学之后,他与友人许寿裳、 陶成章等人,筹组出版了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浙江潮》,并在1903年6月《浙江潮》第5期发表了《斯巴达之魂》。1906年,鲁迅又计划出版文学刊物《新生》。 据《鲁迅全集》③ 不完全统计,从1902年到1936年,鲁迅主编、与人合编的刊物、鲁迅发表过作品的中文报纸、刊物共约457种,外文报纸、刊物34种。 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的文学实践表明:报刊已经成为当代作家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作家作品的主要载体。
这里用图表的形式、通过对现代作家师陀创作与报刊关系的剖析,进一步说明报刊对现当代作家创作的重要作用。
表一:师陀短篇小说创作与报刊
序号
篇名
刊载情况
发表情况
使用名字
1
请愿正篇
《北斗》第2卷第1期1932.1芦焚
2
请愿外篇
《文学月报》创刊号1932.6芦焚
3
决堤 《文艺》第1卷第3期1933.12
芦焚
4
阴影 《大公报·文艺》第35期
1934.1芦焚
5
一九二八
《春光》第1卷第2期1934.4芦焚
6
老包子《现代》第5卷第1期1934.5芦焚
7
江湖客未在报刊刊载
8
侦探 《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
1934.7芦焚
9
金子 《文学季刊》第1卷第4期
1934.12
芦焚
10
劫数 《水星》第1卷第1期1934.10
芦焚
11
太行行《太白》半月刊第1卷第9期 1935.1芦焚
12
雾的晨未在报刊刊载
13
寒食节《水星》第1卷第5期1935.2芦焚
14
父与子未在报刊刊载
15
归客 《文学》第4卷第2期1935.2芦焚
16
边沿上《文学季刊》第2卷第1期
1935.3芦焚
17
鸟的归来
《文学》第4卷第4期1935.4芦焚
18
嘘
《文学季刊》第2卷第4期
1935.12
芦焚
19
寨主 《水星》第2卷第2期1935.5芦焚
20
谷
《文学季刊》第2卷第2期
1935.6芦焚
21
落雨篇《大公报》1935.7芦焚
22
头
《文学》第5卷第2期1935.8芦焚
23
过岭记《太白》半月刊第2卷第11期 1935.8芦焚
24
巫
《文学》第6卷第1期1936.1芦焚
25
酒徒 《文学》第6卷第4期1936.4芦焚
26
倦谈集《文学》第6卷第6期1936.6芦焚
27
里门拾记·过客《大公报·文艺》第70期
1936.1芦焚
28
里门拾记·过客之二
《大公报·文艺》第123期 1936.4芦焚
29
百顺街《文学》第6卷第3期1936.3芦焚
30
里门拾记·丁祭--路上 《大公报·文艺》第143期 1936.5芦焚
31
村中喜剧
《作家》第1卷第2期1936.5芦焚
32
牧歌 《文学》第7卷第1期1936.7芦焚
33
春的梦《文季月刊》第1卷第1期
1936.6芦焚
34
卑微的巨人·里门拾记 《大公报·文艺》第194期 1936.8芦焚
35
里门拾记·受难者
《文季月刊》第1卷第2期
1936.7芦焚
36
迷茫 《文季月刊》第2卷第1期
1936.11
芦焚
37
一片土《大公报》1936.12
芦焚
38
落日光《文季月刊》第2卷第1期
1936.12
芦焚
39
莱亚先生的泪 《文丛》第1卷第1期1937.1芦焚
40
寻金者《大公报》1937.6芦焚
41
苦役--掠影记 《文丛》第1卷第4期1937.6芦焚
42
无名氏《文丛》第2卷合订本
1939.1芦焚
43
果园城香港《星岛日报》 时间不详
芦焚
44
葛天民香港《星岛日报》 时间不详
芦焚
45
颜料盒香港《大公报》
时间不详
芦焚
46
鬼爷 《文学集林》第3辑 1940.1芦焚
47
桃红 香港《大公报》
时间不详
芦焚
48
傲骨 《文艺界》时间不详
芦焚
49
阿嚏 《正言报》副刊《草原》
时间不详
芦焚
50
贺文龙的文稿 香港《大公报》
时间不详
芦焚
51
塔
香港《大公报》
时间不详
芦焚
52
刘爷列传
《文学集林》第5辑 1941.6芦焚
53
期待 《文艺杂志》创刊特大号
1942.1芦焚
54
说书人《文艺杂志》第1卷第4期
1942.4芦焚
55
邮差先生
《文艺杂志》第1卷第5期
1942.7芦焚
56
灯
《文艺杂志》第1卷第5期
1942.7芦焚
57
生与死《大众》创刊号
1942.11
芦焚
58
狩猎 《万象》月刊第3年第1期
1943.7芦焚
59
孟安卿的堂兄弟《万象》月刊第3年第2期
1943.8芦焚
60
一吻 《万象》月刊第3年第3期
1944.7康了斋
61
三个小人物
《文艺复兴》第1卷第2期
1946.2师陀
62
北门街的好汉 未在报刊发表
师陀
63
写信 未在报刊发表
师陀
64
前进曲《文艺月报》第12期1953.12
师陀
65
印象记(包括四个短篇) 《文艺月报》第9期 1954.9师陀
66
胡进财的故事 《文艺月报》第2期 1957.2师陀
67
公园记事
未在报刊发表
1958 师陀
68
“政治教师” 未在报刊发表
1958 师陀
69
老故事未在报刊发表
1959 师陀
70
党锢 未在报刊发表
1959 师陀
71
曹操《故事新编》
《文汇报》1959.3师陀
72
出奔 《文汇报》1959.4师陀
73
青州黄巾的悲剧《文汇报》1959.6师陀
74
西门豹的遭迂 《上海文学》第10期1959 师陀
75
李贺的梦
《人民文学》第6期 1979 师陀
表二:师陀长篇小说、多幕剧与报刊
序号篇名
刊载情况
发表情况 使用名字
1
雪原(长篇小说,未完) 《学生杂志》第1卷第1-6期 1940芦焚
2
荒野(长篇小说,未完) 《万象》月刊第3年第1期-第4年第7期1943.7-1945.6
芦焚
3
结婚(长篇小说)
《文汇报》连载157次
1946.9-1947.4
师陀
4
马兰(长篇小说)
未在报刊发表(《马兰》内容介绍载《文学
1943芦焚
杂志》第2卷第3期)
5
历史无情(长篇小说) 《文汇报》连载87次
1949.11-1950.4
师陀
6
大马戏团(四幕剧)
未在报刊发表
1948师陀
7
夜店(四幕剧) 《万象》月刊第4年第3期-第4年第6期1944.9-1944.12
师陀
朱梵
表一说明,师陀创作的78篇短篇小说,在报刊上发表69篇,涉及报刊25种,在报刊发表的短篇小说占师陀全部短篇小说创作的百分之八十八点五;而未在报刊发表、以后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则只有9篇,占百分之十一点五。表二又告诉人们, 师陀的7部长篇小说、多幕剧本,在报刊连载5部,占百分之七十一;只有2 部未连载直接出版,占百分之二十九。每位现当代作家作品发表的情况当然不会完全相同,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师陀的个案代替整个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生产过程。但是,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报刊在现当代作家创作中所具有的极端重要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现代文学文献研究的新课题
报刊在现当代作家创作中所处的地位,带来了现当代文学文献研究的新课题。以文献的校勘为例,传统校勘多围绕着文字正误进行。如“校以当代史实,而知书中有后人妄改字”,“校以当代史实,而知书中有特殊缺笔字”,“校以行文义例,而知注语误入正文”,“校以文字形声,而知注中有讹误字”,“校以史传,而知作者时代之误”,“校以他书,而知作者姓字之误”④。六项之中,主要涉及文字及作者姓字的校订。现代校勘当然有着传统校勘经验的直接继承。但也要看到,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文学作品的规模、样式、传播方式、作者写作手段的变化,就必然出现与传统校勘不同的新的校勘任务。
第一,现当代作品、特别是许多叙事作品卷帙浩大,动辄洋洋百万言,原有的以字、词、句为主要校勘内容的格局被打破,原有的某些规范难以适应变化了的文学研究对象的需要。
第二,就作者来说,传统文学的校勘对象,多为已作古的作者的作品。现当代文学的校勘对象,则大部分是活跃于文坛的现当代作家的作品。由于政治的、社会的、个人的多种因素,一些作品自诞生以后,作者就不断地进行着修改,造成了文本的不确定性,使作品的初刊本和以后各版发生了很大的差别。传统校勘学在这种不断修改的文本面前也显得无能为力。
第三,就传播方式来看,作家以报刊为中心开拓着自己的文学疆域。而报刊众多,天南地北,国内海外,这也和进入现代之前作品的流通手段有了根本的不同。
第四,新的时代要求校勘和社会调查、访问知情者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并运用新的校勘手段,扩展自己的研究空间。师陀作品就出现了较传统文献研究远为复杂的情形,较为突出的有如下类型:
一是同名异文。即作品的篇名相同,而内容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篇文章。抗日战争时期,师陀以芦焚的笔名发表了散文《八尺楼随笔》。师陀的散文集子里没有收录过这篇作品。我写信给师陀,打听这篇作品的刊载情况。他回信说,自己记不清了,好像在解放区的什么刊物上发表过。《八尺楼随笔》这个新颖的题目召唤着我的热情。经过不厌其烦地翻检期刊,我终于在豫皖苏根据地1940年出版的《文艺战线》第2、3期合刊上,找到了《八尺楼随笔》。找到《八尺楼随笔》的喜悦刚刚过去,麻烦接着又来了:《八尺楼随笔》题目下赫然写着“上海转载”。文章是从上海哪个刊物上转载来的呢?我当时心想:当然是最好能找到上海的那个刊物,把散文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但万一找不到呢?此时也心存侥幸:既然文章找到了,把《文艺战线》上的《八尺楼随笔》收入师陀全集完事,这个“上海转载”可以忽略不计了。虽然这样想,心里不踏实。最后,我又跑到上海,终于找到了刊于上海的那篇《八尺楼随笔》。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散文却不是《文艺战线》的那篇作品。刊于1941年7月30日《奔流》文艺丛刊第6辑《激》的《八尺楼随笔》,署名君西。散文的论题、风格和《文艺战线》那篇迥然不同。前一篇《八尺楼随笔》在四个小标题下,以辛辣的笔触向侵略者投以无情的嘲讽;而后一作品则是一篇豫皖苏根据地的热情颂歌。
《奔流》和《文艺战线》所载《八尺楼随笔》是两篇内容完全不同的同题散文。如果糊里糊涂地把《文艺战线》的《八尺楼随笔》当作是转载于上海的这篇《八尺楼随笔》,那显然就是张冠李戴。何况, 《文艺战线》的《八尺楼随笔》发表于1940年7月,哪里会有没有出版就被转载的事呢?亲眼看见了两篇《八尺楼随笔》,才没有造成一次纰漏。
二是异名同文。这种现象在师陀的作品里出现较多。如短篇小说《一九二八》发表于1934年4月1日《春光》第1卷第2期,1936年5月收入短篇小说《谷》时改题目为《谷》;短篇小说《里门拾记·过客之二》发表于1936年4月6日《大公报·文艺》第123期,收入1937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版《里门拾记》时改题目为《秋原》;短篇小说《春的梦》发表于1936年6月1日《文季月刊》第1卷第1期,收入1938年8 月文化生活出版社版《野鸟集》时改题目为《春梦》;短篇小说《卑微的巨人·里门拾记》发表于1936年8月9日《大公报·文艺》第194期,收入1937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版《里门拾记》时改题目为《巨人》,收入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版《芦焚散文选集》时又改题目为《老抓传》;散文《关于死》载1937年4月5日《中流》第2卷第2期,收入1938年11月开明书店版时题目改为《死》;随笔《〈里门拾记〉的前后》载1936年12月21日《大公报》,收入1937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版《里门拾记》时改题目为《里门拾记·序》;散文《虹庙行》发表于1937年4月21日《大公报》,收入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版《芦焚散文选集》时改题目为《除夕的虹庙》;短篇小说《鬼爷》载1940年1月《文学集林》第3辑《创作特辑》,收入1946年5月上海出版公司版《果园城记》时改题目为《城主》,收入1958年新文艺出版社版《果园城记》时又改题为《“鬼爷”》。作品题目的变化,有时一篇文章作者甚至三次改换题目发表,在阅读作品时不一一加以考辨,就很容易造成新的文献差错。
三是作者的署名相同而实际上是不同作者之文。1942年3月15日上海《中华日报》《文艺》第22期、1942年4月15日《中华日报》《美音》第5期,发表有署名芦焚、而实际上是假芦焚的论文《诗与节奏》。文中大谈中国诗人胡适、朱湘、徐志摩、法国的波特莱尔、英国的白朗宁、俄国的大钢琴家和德国的浪漫派作家,还论列商籁体、湖畔诗人,洋洋洒洒,招摇过市。如果没有师陀的声明⑤,读者是很难辨析《诗与节奏》作者的真假的。据师陀透露,假芦焚当时并非仅活动于上海一地。在大后方,就有又名“向烽”的芦焚在活动;在杭州的刊物上也还出现过一个“芦焚”。对于文坛上这种鱼目混珠现象,只有加强作品的考证工作,才能避免此类差错的发生。
四,出于生存策略,作家有意掩盖真相,以假乱真。梁启超认为,文献研究要求“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⑥ 事实也确是如此。非客观考察,实难辨真相。1943年3月,芦焚写了一篇通讯《华寨村的来信》,人人知道, 华寨村是师陀家乡村庄的名字,即河南省杞县华寨村。《华寨村的来信》中除了说明自己在乡间的苦闷心境外,还特意抄录一段上海小报消息:“名作家芦焚日前返里,临行有以报章间读其文字为言者,芦初微蹙其额,继徐言曰:……今后当常住乡间,养鸡种豆,弃绝笔墨,直至战争结束。呜呼!此君斗室一榻,枯处数载,如居饿夫墓中,日常过从者不过三四人,而三四人者,固素知也。……今且行矣。江南秋老,夫复何言!”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师陀都躲在上海他自称的“饿夫墓”内,他什么时间返回过故乡呢?没有回乡,又怎么会从华寨村给上海写信,并有小报记者的这段消息?带着这些疑问我专程去请教过师陀先生。他笑着诡秘地回答:“抗战时期我没有回过老家,那是为了骗人。《华寨村的来信》是为了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我已经离开了上海,以躲避敌人的搜捕。”原来,这篇以假乱真的小报消息,完全是师陀自己一手炮制,以便在生存空间逼仄的上海保护自己,迷惑敌人。多亏我及时地向作者求教,这团乱麻才没有打成死结。鲁迅说过,“装假固然不好,处处坦白,也不成,这要看是什么时候。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⑦ 这个《华寨村的来信》,就是师陀穿在身上的甲。
第五,重视师陀创作中出现的作品体裁互换现象,加强对作家创作个性研究。师陀突出的艺术风格,是小说的散文化,散文的小说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写出来的短篇小说有点像散文,散文又往往像短篇小说,没有一篇合乎规定的标准”,“既然没有一篇合乎规定的标准,我便把它们称为‘四不像’”⑧。仅收在江苏人民出版社版《芦焚散文选集》中被师陀当作散文的短篇小说,就有《说书人》、《灯》、《邮差先生》、《老抓传》等多篇。我们应该尊重作者对文体的理解;但在文献研究中则要核对作品发表时的情况,原发表时是小说归类于小说,是散文编入散文集,而不应在意作者后来的变更。
还有一个版本问题。20世纪中国社会的急剧动荡和文化变革,使现当代文学的版本研究呈现为极复杂的情形。现代文学研究家樊骏认为,造成现代文学版本不确定问题特别突出的原因是:一、现当代作家思想艺术经常处于迅速发展中,他们不断以新的态度审视旧作,因而也就不断地对作品进行增删、修改。二是在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环境下,作家抨击现实的作品内容往往被当局任意改动,甚至被改得面目全非;而作家出于生存策略有时也将作品改头换面重新印行,造成了作品版本的紊乱。三是盗版猖獗。还有,解放初期政治语境下作家修改旧作成风;作家为了创造优美文体对过去作品无休止的美化,“实现自己的权利”⑨,等等。这样,就造成了“现代文学的版本问题,在密度上反而比古代高,在难度上反而比古代大”⑩。这话也许并不完全准确,但的确也道出了研究者对现当代文学版本问题复杂性的忧虑。师陀作品的版本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如《果园城记》、《无望村的馆主》等作品,从字句到内容都有大的修改。具体考察作品可以看到,初版本作者着意于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本身似乎存在着一种耐人寻味的距离感,文字更见光泽,有隐蔽在字里行间的活力;而修改本则往往增加了贴近现实的功利性表述。即以语言而论,出于对流行的大众化风格的追求,向往于使自己的作品明白如话,大众一看即懂,修改后的语言在通俗化的同时,也就丢失了特有情境下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感情冲击力,作品的思想力量也随之被弱化、稀释。如果不重视文献,不对版本进行认真辨析,师陀研究就必然会陷于困境。
一个呼吁:创立中国现代文献学
现代报刊的发展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引发的现当代文学文献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古代文学研究中需要急迫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现代文献学尚未建立,研究规范滞后,从而成为影响研究质量提升的一个制约因素。当然,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中出现的文献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决定的。因此,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相适应,应该在实践(包括古人和今人的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从传统文献学向现代文献学的转变,创立中国现代文献学。对诸如现代文献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现代文献学的原则与方法,现代文献学的基本操作规范等问题,均应进行深入论证,以取得一致或比较一致的认识,总有一天,一部比较成熟的现代文献学终会呈现于读者面前。
其实,在本文写作之前,笔者已经看到过不少研究者有关建立中国现代文献学的动议。朱金顺对建立资料学新体系(资料学和文献学的内涵当然有大的差别,但朱文所论资料学的大部分内容和文献学有一致之处)的要求是:它“不应当是旧的考据学的搬用,也不该是外国一些东西的照抄”,它应该是继承“我国旧有传统,并加以发扬的东西”(11)。潘树广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应该实现“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12)。这些有新意的倡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讨论阶段,而应逐渐变成一种现实的学术实践。目前,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些有创见的文献研究经验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杨义在《文献还原与学理原创的互动》一文提出的文献研究《八事》(13),就预示了现代文学文献研究的丰富内容和广阔前景。
注释:
① 据研究者考察,中国古代报纸,大约出现于唐朝开元(713—741)年间。这里说的现代报刊,则指的是近代以来创刊的报纸(含文艺副刊)以及各类定期不定期的文化、文艺刊物。
②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44页,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③ 参看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鲁迅全集》第16卷的相关部分。
④ 张舜徽:《清人的校书工作》,《中国文献学》第123—12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⑤ 参看《致“芦焚”先生们》,载1948年文化生活出版社版《马兰》。师陀在文中声明,要将笔名芦焚,奉送给“汪记《中华日报》上的‘芦焚’”。
⑥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⑦ 鲁迅:《致萧军、萧红》(1935年3月13日),《鲁迅全集》第13卷第7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⑧ 师陀:《谈风格》,《文艺报》1983年第12期。
⑨⑩ 樊骏:《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中),《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2期。
(11) 朱金顺:《新文学资料引论》第11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12) 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3) 杨义提出的文献研究“八事”,主要是指:现代文学的版本鉴定,作家思想表述与其他材料的印证,文本真伪与作品风格鉴赏,文本搜集阅读与文本之外的调查,印刷文本与作者手稿、图书馆藏书、作家自留版本之间的互补互勘,文学材料和史学材料的互证,现代材料和古代材料的借用、引申和旁出,图和文互动等问题。该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