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现代性与无根据人_现代性论文

流动现代性与无根据人_现代性论文

流动的现代性与无根基的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人论文,现代性论文,根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流动的现代性

如果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现代人生存的基本事实,那就是流动性。可以说,流动性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一方面,现代性表征着与传统的彻底决裂;另一方面,断裂的社会生活推动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形成和深入发展。生活于现时代的人们再也感受不到传统社会中的人们所体验到的年复一年相对平静不变的感觉,现代人越来越被一种变化的愿望和对分崩离析的恐惧所驱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变动不息的世界。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现代性是一个从起点就已经开始“液化”(liquefaction)的进程;“溶解液体中的固形物”(melting the solids)是现代性主要的消遣方式和首要的成就。简言之,现代性从萌芽时期起,就一直是一个流动性的过程。①

现代性通过与过去的不断决裂而使自身非定形化。现代性力图表达这样一种信念:不要成为过去的奴隶,不为过去所累赘。现代社会就是要打碎束缚个人自由的外在枷锁,在不断批判和否定中,在与传统的决裂中凸显人的价值和尊严。人被确立为世界的中心,人性取代神性,人权取代神权,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

现代社会在对传统进行激进批判,高扬人的价值的过程中,呈现出三种基本情形:② 一种是启蒙运动以来在绝对理性的支配下所造就的现代意识。这种现代意识一方面激烈地批判千年基督教对个体自由与价值的否定,另一方面,又将基督教千禧年的理想追求继承下来,并将其发扬光大。这种具有强烈理想追求的现代性,力图将理性发挥至极致,在裁减和否定现实中建构一种绝对理性支配下的理想王国。这便是启蒙主义的现代性。它以知识的更新和人类进步的信念为支柱,以经验和科学方法为基础,“力求在人类经验或理性的基础上,建立有效认识世界的原则。”③

与之相反,另一情形则放弃理想追求而着迷于否定和批判,将现代性看作一项转瞬即逝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审美主义的现代性。审美主义的现代性既包含着对主体性的捍卫,又包含着对理性化的反抗。它既是现代性的建构性因素,同时更多地则是充当着现代化过程中的异已性力量。一方面,它与整个现代性的目标相一致,表达了人力图按照自身的逻辑而不是外在的神启或传统指令来行事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面对启蒙现代性造就的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它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特审美感受。它更愿意假定一切都是偶然的、刹那的,醉心于否定的快感而追求一种平面化、无深度感的生活方式,对宏大的理想建构毫无兴趣。在波德莱尔看来,“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这种过渡的、短暂的、其变化如此频繁的成分,你们没有权利蔑视和忽略。如果取消它,你们势必要跌进一种抽象的、不可确定的美的虚无主义之中……”④ 审美主义的现代生活方式突出了现代性的否定性、批判性和当下性的一面,无非是将启蒙哲学否定的向度片面化为极致而已。

较之前两种现代生活方式,第三种现代生活方式则具有稳妥性。这种生活方式尽管具有否定和批判传统的一面,但是与传统的决裂并不是其最终的目标和一贯的追求。对传统的批判仅仅是追求进步所必须采取的一个必要步骤,因此对未来的追求过程必须时时返回到过去,在求得与过去的关联中来反观自身。这便是反观自身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较为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将现代看作是一种新的时代意识,一种与古典的过去息息相关的时代意识。它既肯定了启蒙哲学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的一面,同时也对其理性的片面化所导致的作茧自缚的后果予以深刻的反省,从而力图保留两者的因素,为人类走出现时代的困境寻求一条积极稳妥的道路。

三种不同的现代生活理解方式,都蕴涵着对时间的不同理解。它们正是通过对时间含义的不同理解来展示自己关于现代与传统问题的基本看法。启蒙的现代性代表了对现代生活的高度肯定,通过对传统的扬弃来展现自身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追求,因而“在时间的安排和构思上是一条有着一个不安定的或不确定的起点但没有终点的直线。”⑤ 审美主义的现代性将当下抽象为一个个瞬间的点,时间破碎了,启蒙现代性视野中不断发展进步的直线在审美主义现代者的眼中退化为零散的、无规则的点的堆积。反观自身的现代性则可以看作是二者的综合。它将时间发展看作一个绵延过程,绵延之流中的任何一个瞬间都必须通过不断返回过去才能辨认自己,只有通过与传统的联系才能获得对自身相对独立价值的理解和把握。

尽管三种现代性模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通过比较,我们还是能够比较清晰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都包含着一种永不满足于传统的欲望和追求,都在不同程度地追寻新的特质的过程中表征自身。简言之,现代性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景象、新的时代意识的产生,意味着人们在反思和批判传统的过程中,在变动的现实中寻求新生活的基本状态。流动性成为贯穿现代性过程中的一条主线。

历史发展到今天,“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观念已广为现代人所接受。现代人日益明显地感受到当代社会流动不居的现实:资本冲破国与国的界限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资本所到之处,田园诗话般的宁静与祥和被机器的轰鸣所取代;人类从自然的主宰中解放出来,理直气壮地成为大自然的主人,自然的神秘面纱被揭除,自然被祛魅化了;大规模的劳动力大军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开放的城市,浩浩荡荡的生产力大军成为当代大工业生产中一道蔚为壮观的景象;个人走出狭小的共同体,个体对共同体的物质依赖和人身依赖消除了,由共同体的庇护所带来的安全感消除了,个体在市场经济,在全球化的漂泊中深陷于认同焦虑之中。

资本主义大生产驱动下的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沉寂,生活于现时代的人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作的经典概括:

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⑥

二、现代人的无根基生存

如前所述,现代性理想是一个觉醒的时代意识,它以主体自由权利的获得及高扬为基本标志。现代性不再将社会和共同体看作首要的东西,而更多地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随着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宗教来世意识的衰退,个人日益将个性化作为人生理想,并以此来筹划自己的生活,自我实现成为了人们生存的标尺和追求。同时,科学和文化日益摆脱传统宗教和形而上学的羁绊,把目光从超验的上帝转移到自然和社会生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人们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自由。

获得自我意识的自由和自我决定的自由的现代人,将自我的实现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人因之成为关注的中心。人的一切特征的满足成为了社会运动的全部内容,外在的一切社会制度都为人们自由地追求欲望满足创造着条件。在上帝和形而上学的权威消失以后,人类经历了一个辉煌时代。人类在依靠理性的力量,完成着上帝曾经给予人类的许诺。于是,对彼岸天国的追求转变为对尘世幸福的渴望;对宗教文化的维护转变为对尘世生活的创造。天国的实现原先是上帝的事情,现在则成为了人类行为的目标。人类历史在凯歌中前进,人类充满着前所未有的豪情:既然上帝的存在已被证明只不过是人类理想的幻象,那么我们不如将目光由虚无缥缈的上帝转向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在此,人的现实欲望追求成为推动现代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在欲望的推动下,人们对自然进行着大规模的开发,对一切不合乎人之欲望实现的外在传统、习惯和制度进行着彻底的改造。资产阶级在此充当了黑格尔所言的“绝对精神”发展环节中的进步工具。对于资产阶级在这一伟大历史变革中发挥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⑦

随之,人类社会的价值秩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先被人们倍加尊崇的价值观念如今被一种不同的甚至全然相反的价值观念所取代:笼罩在大自然之上的神秘面纱被解除了,自然由一位仁慈、善良的女性,由养育众生的母亲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共同体所具有的温情脉脉的庇护功能,变成了人们伸张自由权利的基本的工具;笼罩在个体头上的公共之神——国家,只能在公共权力领域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私人领域范围之内,每个人都是自我决定的上帝。个体的权利在不断伸张,个人的自主空间在不断扩大,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现代社会,人类的自由解放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尽管现代性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示自身的强大的作用,但是伴随这种工具理性高歌猛进的同时,人们却同时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即价值和意义的丧失。由于人类将发展的目标定格为欲望的不断满足和实现,而人们的欲望是不断发展的,欲望的满足不会是固定的,感性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不断推动新欲望的产生,同时新欲望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更多欲望的产生,因此以个体自由权利的追求为基本目标的现代性,其最终的结果将是人类欲望的永不满足和永不确定。由于欲望的不断满足成为现代社会衡量发展进步的一个最重要标志,进步因之也带有了不确定性的因素。在古典时期,进步始于对一个确定性的目标的追求,秩序、纯正成为进步的基本目标。当人们摈弃复杂多变的现象世界而遵从背后的“逻各斯”,摈弃变动不居的感性欲望而屈从于永恒的上帝时,人们无疑是在追求一种确定的目标,从杂多当中归整出一个纯净单一的立足点。但是,当天国的神圣感消失,当上帝的神圣面纱被解除以后,人们的理性不再成为论证上帝崇高、压制个体感性欲望的基本手段,相反,理性变成了追求个体物质欲望的有效工具。现代人凭借强大的理性工具,对自然进行着无限的索取,通过外在的规范制度建构起有效的人际关系协调工具,通过理性化的论证为自己的感性欲望争得应有的位置。外在的一切都成为服务于个体欲望的工具,进步的标志就是个人欲望满足水平的高低。

永恒的宁静感与确定感消失了。自我作为一切活动、一切文化的准绳,被提升到了神的地位。曾经被信奉为神的东西被亵渎了,曾经被视作肮脏的东西被推向了神坛,成为人们竞相追逐和崇拜的偶像。以自我为中心的现代性“以世俗文化的姿态去拥抱、发觉、钻研它,逐渐视其为创造的源泉。在争取艺术自治的呐喊声中,形成了以经验本身为最高价值的信念,它要求探察一切。允许所有试验,至少是那种不在生活中加以实践的想象。行动一旦合法,历史的钟摆不免朝着松弛放纵的一端移动,日益远离节制和约束。”⑧

这样,现代性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对立和矛盾中曲折前进的。一方面是永不满足的欲望和冲动、不断的革命、无限的发展、一切生活领域中不断的创造和更新;另一方面是虚无主义、永不满足的破坏、生活的破碎和吞没、黑暗的中心、恐怖。具体说来,现代性围绕着这种人之欲望的满足过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显见的矛盾和冲突:

首先,现代性意味着人的理性能力的增强,宗教和迷信权威的式微,但是当反思和批判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时,理性又体现了现代人在根本的生存信念面前的脆弱和无能。因为外在的一切权威都要经受理性法庭的批判和考察,因之,理性反思所蕴涵的怀疑主义向度使得现代人具有一种终极性的不安全感。

其次,现代人摆脱了上帝和天国的沉重负担,但又重新背上了金钱崇拜的重负,放逐上帝之后的现代人又成为了受商品和货币所支配的空心人。人们生命和精神的一切意义与价值所依赖的绝对的根基被瓦解了,曾经以为永恒的绝对者只不过是人类自我的幻想和自我欺骗的假象。一种比以往历史上任何形态都更为彻底、更为根本的虚无主义伴随着人类自身的觉醒也出现了。

再次,现代人试图利用工具理性的力量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进行确定性的控制,试图将世界的一切作为一个解剖和实验的对象。但是祛魅化了的自然由于它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对人类的盲目开发和掠夺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人为的风险和危机作为潜在的破坏力量,对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着严重的威胁。

最后,现代性不再将社会和共同体看作首要的东西,它更加强调个人相对于他者的重要性,原子化的个人主义是现代人自由权的重要标志。但是,原子化的个人主义却又使得价值共识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离,使得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等道德信仰完全成为个人之事。于是,较之传统社会,现代人将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的权力收归为自身,主观的自我成为价值的重要立法者,由此而导致那种普遍性、客观性的价值权威失去了约束力,造成价值诸神逃遁的现象。

大自然的神秘面纱被揭除,共同体对人的价值规约失去了效力,人的超验性追求沦为片面的物质享受,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的生存处于一种无根基的状态。当自我从一切外在的束缚当中摆脱出来,将自身与自然、共同体以及神圣的实体隔离开来之时,自我所面对的是一种无家可归的境地。

流动的现代社会与人的无根基生存,将我们时代当中的非确定性一面明显地表现出来。“在其他任何社会中,那种确定性和安全性——尤其是这种‘肯定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给人以保证的感觉——都没有像在这个新的世界主义者栖息的界线不明、制度化不足、管制不足而且太频繁地失范的超国家性的领土上一样,崩溃得那样引人注目、突如其来……”⑨ 自由的现代人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地域,伸张着自身权利的同时,也背负着非确定感和非安全感。

三、构建现代人生存根基的基石

现代性弊端的纠正需要借助现代性自身的力量,现代性的核心——理性仍然是当今人类面对严峻的生存现实所唯一能够借助的力量。人类在追求自身生存根基的道路上先后经历了神话思维、本体论思维、宗教神学和理性自我的建构等不同的阶段。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人类所希冀和寄托的力量是不尽相同的。在人类自身力量不够强大的前现代阶段,人类只能匍匐在自然和自身塑造的神面前,在将自身的理性成为论证神圣力量的过程中求得内心的安宁。尽管人类成长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是,总体上说来,人类的理智在不断发展,人类的理性能力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也在不断增强。科学在蹒跚中终于突破了神话和宗教的藩篱,成为引导人类寻求生存根基的最重要力量。解铃还需系铃人。现代人类所造就的不确定性因素是人类在力图寻求更高的确定性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面对当代严峻的生存现实,现代人需要立足于理性自我这一根基寻求确定性的生存世界。

首先,摈弃绝对理性观念,自觉维护生存家园。如前所述,现代是一个科学凯旋行进的时代。在科学的不断进步中,人们越来越相信,原则上没有什么是人类不可认识的奥秘,没有什么是人类不可驾驭的神秘力量。然而,科学的凯旋使人类忘记了自己的有限存在。现代人在将自身的理性力量虚幻化、片面化为极致的过程中,却遭受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生存家园的丧失。实际上,世界本身并没有人们所认可的那种严格的统一性。在自然和宇宙当中,简单性只是一种非常态性现象,任何一个看似简单的系统当中都包含着惊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管人类的理性认知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提高,但是相对于复杂的宇宙,人们的认知领域毕竟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人类虽然在不断地揭示自然中所隐含着的奥秘,但是这种奥秘并不是有朝一日就可以穷尽的事情。无论人类认识进步到何种程度,人类之所知相对人类所未知的世界奥秘都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宇宙间永远存在着人类所无法驾驭的力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并且也只有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世界是神秘的。承认了这一意义上的世界的神秘性,人类对自然就应该心存敬畏,而不能妄言彻底征服自然。对自然保持一种尊敬的心态。自觉维护人类的生存家园,并不等于让人类放弃对大自然的认识而退回泛灵主义当中,而是让人们以一种合理性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存实践,对待自己本身。

其次,超越纯粹的感性物质享受,提高生存境界。无疑,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也同其他生物一样,受到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规律的支配和作用。然而人的存在又不是一种纯粹自然的存在,自然性的存在主要是一种当下性的存在,是与个体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在一起的存在,它不具有自我超越性的一面。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同时还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这种超自然的存在就表现而人的生命活动的超越性过程当中。动物难以超出其本能需要的范围而使需要的层次得到升华,而人则在满足自身本能需要的同时,依靠意识的力量获取一种意义和价值世界。将人完全归结为纯粹的自然存在物,势必将人贬低到动物之列,而将人做庸俗化的处理。也正因如此,人的存在不应当仅仅受经济价值驱动,还应当受奉献价值、成就价值的驱使。“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能量……我们需要实现我们的潜能,依靠我们自己去获得某些东西。更进一步说,我们需要对他人作出贡献。这种动机同接受性需要及成就需要一样,也是人类本性的基本方面。”⑩

最后,超越原子化的个人主义,构建对话式的人际关系。启蒙哲学将构成自然的最基本的成分分解为完全独立的实体,这些实体不受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的内在影响。也就是说,由于没有进入它们当中,引起他们改变的道路,因此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完全被看作是外在的。与之相类似,人的灵魂,也是完全独立的,是不需要任何事物就能成为它自己的东西。诚然,原子化的个人主义是现代性的一个突出标志,它表明了现代社会对个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度认可。但是,承认和尊重个体的自由权利,并不能否认自我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这一基本事实。人的实践活动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当中展开的,人不仅要现实地处理与自然、自身的关系,更需要现实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始终以个体、群体和类的方式存在着。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人应当摆脱原子化个人主义观念和行为方式所带来的人们相互之间的隔膜,在彼此交往和对话基础上,使独白状态下仅对每个分别的个人而言的善转变为对我们大家而言共享的善。

总之,人的存在是个体、社会、类的统一,是一种个体的人、社会化的人、类的人的三位一体的生存结构。自我、自然以及他人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合作共生的关系,以此解决自我与自身、自我与自然、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夯实现代人的生存根基。

注释:

①⑨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版,第3、72页。

②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激进批判,因而与现代性具有迥然相异的品格;有人将其看作是现代性否定性一面的极致。由于在西方话语当中,现代性就意味着与中世纪不同的一个时代的诞生,因此,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色彩本身就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内在品格。本文在探讨当代人的生存状态时,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一并考虑在内。

③韩震:《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新视野》2002年第1期。

④波德莱尔:《波德莱尔论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页。

⑤唐文明:《何谓现代性?》,《哲学研究》2000年第8期

⑥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75、277页。

⑧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5页。

⑩大卫·格里芬:《后现代宗教》,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

标签:;  ;  ;  ;  ;  ;  

流动现代性与无根据人_现代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