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背景下高校德育误区分析_政治论文

“德治”背景下高校德育误区分析_政治论文

“德治”背景下高校德育误区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治论文,德育论文,误区论文,高校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育是科学的或是具有科学性的。德育作为科学或学科,其真正建立及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反思德育理念、调整德育行为,才能不断丰富德育内涵,才能通过系统、科学的德育实践高效实现德育目标。

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发展、社会及个人对知识经济的普遍认同,使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国人更加关注非物质领域,重视精神世界、心理感受,特别是对自我、他人、社会及其相互关系有了认识上的飞跃。一定意义上讲,以法制思想为代表的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中包括对德治的社会发展历史及现实功能的认同。以德治国方略符合发扬中国优秀传统及现实发展的要求,也是对人性的基本尊重。德治的基础是牢固的,因为至少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中道德是首当其冲的。德育应该为以德治国奠定基础,德育应该反思、调整,以期呼应以德治国思想的贯彻及实现。

(一)德育外延扩大化

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看,比较而言,我国的德育的外延比较大,广及整个社会意识教育,甚至超出社会意识教育的范围。西方“德育”即道德教育,外延比较小。“大德育”是颇具特色的。其实,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讨论和研究德育,存在不少理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随着学校德育的外延的不断膨胀,日益暴露出来。总之,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甚至心理教育都归于德育其优越性是明显的,其“难题”也是不少的。仅就德育的政治教育性而言,就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误区。政治与道德的不同,势必造成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差别。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动性较强,而道德教育的内容则比较稳定。另外,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同,所以实施的途径、手段、方法上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总之,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上有政治性要求,但德育不仅是为政治服务的,它还应该为社会经济、文化及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德育必须以国家的政治要求为依据,但不应该是唯一。实践表明,德育政治化思维模式只会导致“政治第一”倾向的出现,从而使德育本身缺乏特色,影响德育科学的发展及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功能简单化、正向化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等,主要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性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总之,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不仅包括正面功能,还包括负面功能。德育具有使个体抗拒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又能为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还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把德育功能简单化、正向化的思想及作法,是方法论上的失误,但德育实践中,这种方法论中的“失误”还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德育目标的正实现,害处极大。

(三)德育价值不可选择性

德育工作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两者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德育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德育理念里也必然要有为人的道德发展服务的内容。尊重是改进德育内容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人类需要发展和持续发展,而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斗争。尊重实际上是要创造一种和谐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必须先尊重学生。总之,必须视学生为德育主体,而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就必须强调道德选择,让学生通过各种比较进行选择,再通过实践进行判断。选择的过程实质就是承担责任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知情意行”才会交知在一起,只有这样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准则才是学生自己的,这样的德育才能取得实效。道德选择教育的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创造条件,为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服务。

(四)德育内容泛化

德育内容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侧重于思想政治及道德知识的基本结构,要坚持方向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的原则。高校德育应以加强五爱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以集体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为核心,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信念教育为宗旨,以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基本内容。高校德育还应根据学生思想观念发展的具体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德育内容。但有一种倾向或者误区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盲目扩大或者错误理解德育工作内容或内涵,从而形成了所谓“万能”德育、德育包罗万象的局面,这实质上从客观上淡化了德育的科学性、淡化了德育的相对独立性,降低了德育的社会认同度。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等等都是相对独立的,也应相对独立,虽然他们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此就涵盖其所有,使教育自身难堪重负不言,造成德育科学化进程减缓、德育效果不良才是最应该深刻反思的。

(五)德育过程智育化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归结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但事实上,由于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出现了用智育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或者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总之,德育应该相对独立,牵强的德育观念、德育活动都不会真正意义上使德育科学化,实效性就更难以保证。

(六)德育形式课堂化

德育用课堂的形式或者教学的形式进行是国际性的,但德育课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则是中国特色。这里有个德育课的内涵及形式的问题,理想意义上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智育课的差异还是很大的,目的不一样,方法也不应该一样。但事实上,如果德育过分依赖目前的德育课而忽略了其它的德育形式,或者依旧沿袭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德育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利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除了专门的德育课,还应该包括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的讲授方式大致有两种:灌输训练式和问题讨论式。目前我国的德育课教学侧重于前者而忽视后者。主要原因有观念的问题,更有教学者的水平、能力、素质及教学环境、习惯等原因。实践中,关于德育形式的思索既有课堂教学与非课堂教学形式的协调问题,也有德育课特殊内涵的开发问题,如进一步完善实践课(或者称第一课堂延长的手臂,即第二课堂)体系的问题。另外还有要特别注重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才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教育效果,这对现实的中国德育有特别的意义。道德不是教来的,而是通过感染获得的。这可能有些偏激,但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学校的教育气氛至少也是影响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七)德育管理量化

这也是一个长期被争论的、关于学生道德评估形式的问题,因为量是科学的一种特征,所以德育的量化管理也被冠之以科学、系统的美誉。实事求是讲,德育的量化管理客观上对学生管理、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或者促进作用。但其科学性到底在哪里,准确性在哪里,意义到底是什么都尚未能得到比较完美的诠释。实质上,道德的教化性、强制性、不可选择性、非开放性都可以通过这种所谓的德育量化管理得以体现。但这并不是或不全是德育的根本目的。德育应该是科学的,至少应该有比较强的科学性。比如,大学生道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出发点,而其它则都是手段或者方法问题,都应为德育主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八)德育操作封闭化

强调加强高校德育小环境建设一直是高校德育的主题,但事实上这种思维及行为常常会造成一种局面:高校与社会、家庭“格格不入”。换言之,在操作过程中,高校德育是封闭的。封闭化思想的逻辑可以简述为:社会是复杂的,学生无限制接触社会、吸收各种媒体的信息会冲击高校德育的正常运行。表面上有一定道理,但显然是不充分的。在德育的封闭化操作下,可能会造成表面上的道德纯洁及繁荣而实质上并不乐观的局面,相关例证俯拾即是。我们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力差,心理发展水平低,特别是一跨出校门,其道德迅速“滑坡”,……。这对脆弱的高校德育是一种“反击”,也富有一定的讽刺意义。事实表明,封闭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比如关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问题,直线思维就认为,要控制学生上网,要加若干防护墙,以期阻止大学生思想“恶化”,但其必要性、可能性多大?其意义到底何在?人都会成长的,成熟需要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高校德育不应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九)德育行为功利化

德育的实效性不能简单地要求立竿见影,也不能够简单地理解为眼前学生在我们的严加管束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的水平就是我们的德育实效。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形成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道德判断、能够进行道德自律的过程。对德育实效性的认识不能简单化,当然德育实践中的确存在着投入与产出不平衡的情况,其实这正是德育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加强的根本原因。现实中,德育评估及评价导向科学性不强,使得德育工作及德育工作者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即追求显性的、外在的、形式主义的、可视可闻可感觉的、即时的德育效果,以求所谓政绩,这也是所谓的德育功利化的一种表现。事实上,这种功利化的德育行为与非科学的德育评估过程往往互相“促进”,从而使德育走入恶性循环的轨道,其负效应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极坏的,而其效应又是持久的。

(十)德育活动随机化

德育不是即时的或者是随机的工作,“防火”、“救灾”应该仅仅是德育的一个侧面,而不应该使之成为所谓德育轰动、德育实效的主要载体。这是“华丽”的德育的一种“华丽”的外在表现,但显然德育的本质追求及目标并不是这样的,跟着形势走、不断调整德育内容及方法是消极德育思想、非科学德育思想的外显。德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及系统,外部系统应该为其服务,这样才能规范德育行为,有效实现德育目标。

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误区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所概括或总结的仅仅是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的思索,难免牵强甚至不准确,意在抛砖引玉。

标签:;  ;  ;  ;  ;  ;  

“德治”背景下高校德育误区分析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