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中的主体确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注:本文系安徽省社联2002年课题研究成果。
市场经济变革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这是我国谋求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以变革其经济体制的根本思路。邓小平说:“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5—116页。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以进行我们的经济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根本规定;“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根本规定。
市场经济改革,就是以市场经济的办法变革传统的计划经济方式。“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3页。),“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规定,阐述的社会发展理念:就是要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工具理性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性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创新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创造“一种全新的人”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 )这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实现的理论预设。但它不是抽象的预设,而是实践的指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的理想悬设,应该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展示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视界,对于认识并超越市场经济的工具局限,认识并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的完整含义,尤其是对其价值理性的本质的审视,是具有重要的理论认知意义的。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依据与前提、目的与归宿,可以归结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属人社会最后与最本质的规定;由人而组成之社会的最高判断:是一以大写的“人”为其根本支撑并以其为根本旨趣的人的生活共同体。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实现程度取决于现实的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发展程度,人是社会发展的尺度;这个尺度,内涵着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要素,质言之,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无庸置疑,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终结意义应该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类业已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进程来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性启蒙,大概始于哲学对人的关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开启了哲学关注人的传统。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复以“以人为目的”的道德律令承接了这一传统。哲学关注人,并从总体上研究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实践的探讨,其实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伴随着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不懈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不是“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是社会实践和由此而构成的社会历史的主体。这就是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它开显和确证的是人类认识史上关于人为社会实践主体、人为社会历史主体的科学理念。
人是社会实践及其历史过程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由此确立的实践主体性视界,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类的主体存在方式已经并将依次发生三种形态的迁演和提升:第一形态,人是以对自然、地域、宗族权力的依赖为其基本特征的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人的依赖关系”,是这种生存方式下的人的主体特征。第二形态,人是以对商品和货币的依赖关系为基本特征的异化劳动的生存方式;“以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这种生存方式下的人的主体特征。第三形态,人是以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为其基本特征的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自由个性和自由自觉的活动”,是这种生存方式下的主体特征。马克思以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辩证思维,严谨而科学地揭示了人类主体存在方式三大图景。作为否定之否定结果的第三形态,正是人类活动不断确认自己本质不断提升自己主体地位的逻辑终点。至此,“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自由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60页。);人的主体性不再以异质统合的方式存在, 它否定前此的必然王国而进入一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历史的自由王国。
马克思关于人类主体存在方式三种形态的研究,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由原始的主体状态向未来的高级的主体状态迁演的全部历史过程。而造就全面占有自己本质而自由自在发展的新人,则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人的际遇的科学预测,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特征的最高形式的科学设计。迄今为止,人类发展的总体进程已经证实并正在创造条件实现这一伟大的理想。总的来说,那种历史性的“人的依赖关系”的主体沉沦状态,已渐成昔日黄花;而当下的“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主体异化状态,则正在创造否定它的条件而步入“自由个性和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主体存在状态。这是一个客观而必然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说:将来的社会将创造“一种全新的人”;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人——全面发展了的人。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存在方式的历史分析和逻辑确证,科学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从沉没到崛起进而至完整展开的人本关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的活动业已构成和必将达成的否定与超越的“历史”则在于全面实现占有自己本质的人的主体存在。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存在定位于人的历史实践,把人的本质实现定位于人的自由自在的劳动;强调人作为历史实践的主体性,强调人作为历史价值的主体。这是一种洋溢着实践精神的人本关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社会是人的社会;“作为主体的人必须是出发点”。可以说,马克思用属人世界的“价值理想”确证了人类哲学的新视界:即人不仅是社会实践社会历史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价值主体。
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否定和超越理念的认知和把握,是其不断走向新的自觉而最终步入高级形态的历史实践的内在动因。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并要求人成为人之生产的目的,正是属人社会对于人的类本质的科学确认;而建立一个以人的创造性劳动为根本要求的自由自觉的生存方式。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的理论意义,与其说它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毋宁说它总是现实地服务于为人的本质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揭示出人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人为社会历史价值主体的全部涵义;指示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最后实现占有自己全面本质,乃是人的最高和最后的理想境遇。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超越物的依赖而确认主体,显然是具有哲学运思的支撑意义的。因此,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掘和提炼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体性哲学基本内容以探索一个具体的能够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价值体系,乃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实践基础性理论建设的需要。
二
市场经济是以具有自主性的主体间交换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方式。这种经济方式运行的基础之一是等价的交换,交换双方共享公正公平平等的原则。马克思说:交换行为“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2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它要求并造就经济活动的个体成为具有自由意志的经济主体。可以说,以市场经济为契机的社会主体变化,首先是人的一次解放。但是,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利益导向性的经济。在这种经济方式下,“人自己还没有成为他自己劳动的主人”;人的生存方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又是以对商品或货币的依赖为特征的异化劳动的生存方式。概括地说,走出“人的依赖关系”而获得的人的独立,却又在物的依赖下发生着人的主体性的异化。这正是市场经济所有的社会品性。那么,从人是社会历史价值主体的根本要求,市场经济所有的这种人的主体性的双重甚至悖反的效应,可以说正是它否定和超越自己的根据所在。
市场经济是一个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其社会主体首先必然是经济的主体。而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逻辑,无疑构成这个经济中心时代的强势逻辑。但是,一旦这个经济中心时代的行为归结于唯一经济逻辑,那么,这种经济主体在“天赋人权的乐园”中,膨胀出的个体自由意志将往往与主体的责任性道德产生紧张与冲突。这种经济主体自由意志与主体责任性道德的紧张与冲突,在表象上,呈现出的是一种物的追求与精神的追求的经济——伦理失衡。然而,表象之下的底蕴不啻是一种目的与意义的缺席,不啻是一种人的主体体认的缺度。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关于责任性道德的基本理论指出: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依据,个体自由意志的实现,是以道德责任的自律为前提的。而责任性道德,则是主体对人精神需求的本性和社会要求的合理性的主观自觉认定。要之,责任性道德不仅是主体对一种社会要求的承诺,同时也是主体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本性的体认。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自由意志与主体责任性道德观念紧张与冲突表象的本质,乃在于道德实践主体中的“人”的自觉的贫困与缺席。这无疑说明,剖析并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伦理的表象问题,必须深入主体认知的哲学层面。确认主体,确认主体对人精神需求的本然之性——主体确认的哲学运思,将为现实的伦理构建奠基认知的原点与终点。
就现在学科界限而言,揭示道德主体的要素构成、规范道德主体的行为原则,属于伦理学范围。但是,一旦进入道德主体本质体认层面,就需要一个关于人的本质认知的哲学的支撑。具体而言,主体性道德是基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世界,不断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需要而形成的,这是一种价值的追逐。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与一种人类精神理想和终极价值目标作出关联分析。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实践哲学,叩问的正是人在实践中的主客关系,揭示的正是道德实践主体中的“人”的自觉。因此,从认知把握本质,从认知超越自发的直觉而进入理性的自觉,我们说:一个培育和塑造以道德理性自觉、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批判精神为指向的道德主体素质建设命题,就应该亦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中的主体确认——这一关于人的本质探索的哲学领域切入。唯此,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归结于它的经济主体与道德主体的高度统合,归结于它的社会主体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合理命题,才可能获得坚实的理论立场。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以巨大的历史跃迁幅度,展开了一场深度、广度乃至历史时速都令世界注目的社会变革。伟大的变革,改变着社会改变着变革者精神世界,亦改变着变革者的主体存在状态。旧的蜕变与新的更生,正以全面的方式进行着:一方面,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已渐成历史过去式;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 即又在膨胀其有形交换价值崇拜的拜物过程中销蚀着他的独立性。弗洛门指出:“现代人已经把自己转变成货物了。他将自己的生命能力当作一项投资。他要借这项投资获得最高利润,他是在人的市场上考虑自己的身份和行情。他跟自己疏远了,他跟自然界疏远了。”(注:转引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第488-489页。)人,在回避他的本质拷问:经济理性的单向度冲动,汩没了他应有批判精神和创造魅力;感觉替代思考,遮蔽了他关于价值资源与意义归属的审视;单面置换全面,全面发展的人走向“单面人”,全面发展的社会走向“单面社会”。单面的经济冲动,正在消解着人的独立性和丰富性;物化的冷漠,正在淹没着人的精神与情感的古老家园;人为物役的生命景观,正在日益遮蔽着他作为社会实践、社会历史以及社会历史价值主体本质内涵。无庸讳言,这种市场经济共在的关于人的解放的悖论的阴影,亦覆盖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的实践。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伊始,便确立了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并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确认“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科学理念。
三
市场经济变革,在中国是一场创新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变革。中国开启这一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创新的成功起点,在于消除了计划和市场作为意识形态基本构件的认识误区;这首先表明了中国创新经济制度的务实性。然而,经济制度创新层面的切实举措,不是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创新的完整含义。市场经济改革,只是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的一种方式。我国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创新的总体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注:《党的基本路线重要文献选编(1978—1992)》,第260页。), 以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具有内在活力和完整意义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的人为社会实践社会历史主体的意义,于此凸显。“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社会主义全部事业在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为社会历史价值主体的意义,于此凸显。我国创新社会主义历史运动的完整内容,洋溢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统一的智慧之光。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经济与人的解放,是发展中国的现实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根本内容。然而,促进这一现实运动的根本条件则在于实践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惟有内涵两个文明要素的主体的充分发展,才切合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根本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化过程的现实展开,必须通过既是中介又是目的“人”——这一实践主体的确证来实现的。
市场经济变革的“历史”,终究只是社会主义“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是达成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本质要求的工具手段。如前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启动于计划和市场作为意识形态构件的认识误区;这在当时是一种无须“理论”的重大突破。然而,当这种经济层面创新的务实行动取得其发展中国的历史证明之后,邓小平有理由从经验总结层面进入理论概括阶段——这就是1992年“南巡讲话”的著名判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市场是社会发展的经济手段。这是社会主义改革总设计师关于“市场经济”工具意义的设定。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存在物。任一属人社会合法性存在的理性证明,都不是一个单一的物性指数可以涵盖的;它必然要触及人们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等精神层面。中国创新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部理性,决不是也不可能是单向度的工具理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质朴表述,说明社会主义旗帜的光辉不仅要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应该洋溢着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光。“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庄重宣言,揭示着我国经济改革的科学社会主义底蕴!中国共产党人双手擎起的社会改革旗帜标识着熠熠生辉的大字——“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具理性必须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性——共产主义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它的实践依据和理论逻辑,在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前者是从资本主义中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后者是这个新社会的更高阶段。”(注:《列宁全集》第4卷,第10页。 )既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同属一个社会形态,而只是处在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因此,要有一个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就必须战略性地将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社会理想建设与共产主义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要在其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发展目标论的根本一致;它们坚持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明的奋斗方向和目标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唯此根本一致,才可以谈得上是一脉相承。邓小平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具有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些,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41页。)邓小平讲的理想是联系“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理想”(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于一体的社会理想。理想总是内涵着人类关于自身生存目标生存意义的关怀,理想总是内涵着人类批判现实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理想总是制导并提升着人的精神境界。正是这种超越市场经济关系原则的社会发展理想为在理性的自觉层面把握个体价值的历史含义,超越“物役”、超越“物的依赖”对于人的本质实现的现实羁绊而走向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价值认知的基础。从理论上讲,共产主义理想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但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联系上讲,社会主义社会理想构建的当下实践则必须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科学预测作出长远的战略的统合。邓小平说:“我们干的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选》第1卷,第87页。)由此可见,我国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行蕴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它所内涵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是现实的可能的;它的科学本质,在于它不仅是理论逻辑的预设。
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变革的现实基础,已不是原始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环境;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传统——现代变迁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可以说,任何国家任何类型的市场经济制度都不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目标”模式。中国的市场经济变革注定具有中国特色,乃是现实与历史的必然。它既表现为对于人类既有的市场经济共有知识的应对与挑战;同时,更集中地表现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完整含义的历史创新。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创造,不是永恒和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创新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形式。它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基本要求的结合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活动的基质,同样是物的生产。但社会主义社会的物的生产和物的发展,决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后或唯一的目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活动,取择其发展经济必要杠杆,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无疑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物的丰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的需要,但这不是全部含义;它的完整内涵及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体性哲学关于人的价值设定的最高理念。它的科学价值,在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预设;它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应该洋溢着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的精神归依为终极关怀特征的理想建设,呼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条件下的主体确认。这不仅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应有的理论阐释,更应是社会主义超越市场经济局限而迈向共产主义不可或缺的战略实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主体性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