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EPC管理
引言
对于建筑业来说,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体系与运作方式的整体变革。装配式建筑是涵盖了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的系统工程,其相对于传统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互相割裂的“碎片化”建造方式,是质的进步。因此,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为精细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工程EPC总承包方式是一种适应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特点的承发包模式,有利于形成统一利益主体,打通全产业链壁垒,实现技术系统集成和管理高效协同,体现装配式建造的综合优势。
1装配式建筑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意义
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角度来说,实现了技术和管理的跨界配合,即建筑业和生产制造业,实现了设计和制造以及施工、采购的有机融合。采用的装配式建造方式,不仅是技术创新,同时也是管理创新。开展装配式建筑建造实现了技术前置和管理前移,在设计环节需要同步设计和协调合作,建造要求标准化和精细化,超出了传统模式下的设计工作范围,这需要各个单位的相互配合,实现协同设计。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使得装配式建筑建造克服了各个环节的交叉以及协调问题,促使此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基于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说,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能够带动建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助力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总的来说,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装配式建筑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
2.1业主层面
项目目标与范围清晰,质量品质明确,风险分担合理。在EPC模式下,业主往往对装配式建筑不够熟悉,业主应重点做好项目的预期目标、功能策划定位和交付标准的确定工作,而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进度、安全、造价等则由总承包企业负总责。业主需要在合同中明确总承包商的承包范围、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对品质要求细化、量化、具体化,才能在后期施工中减少管理难度,提升整体品质。EPC工程总承包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由承包商承担,业主应该与总承包企业合理划分风险的承担,这样有助于今后项目的开展。
2.2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
目前,大多数装配式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并没有考虑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仅仅是简单地将现浇构件拆分为预制构件,并没有做到“正向设计”,也没有统筹考虑后续构件生产与节点连接等一系列工作,使得预制构件品种繁多、节点复杂、构件开模数量增加,影响构建使用的经济性。所以,鉴于目前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现状,总承包商需要加快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水平,对预制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使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模数化,减少构件种类,不仅减少了设计阶段的工作量,还能提高后续生产阶段的模板使用率,降低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
2.3工程项目方面
一是重视项目优化和策划。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一般涉及专业、环节与参与单位也较多,因此,最初的策划和组织对于项目运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对参与建设各方的质量、安全、进度作出明确要求,在项目开始前将一系列可能存在的问题都一一罗列出来,提前做出预判和方案筛选,从而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并保证项目的职工、设计、采购等计划,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全过程。二是充分发挥项目的设计功能。应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地位和重要性,鼓励设计和施工的无缝沟通,同时借助 BIM平台及时解决存在于项目施工现场的诸多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改进项目施工的管理和制度。EPC 项目是一个多方参与的体系,需要制定一系列关于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制度和管理模式,以保证施工阶段预期实现的各项目标。四是加强 BIM 技术的应用。EPC 项目应通过 BIM 技术把设计、采购、生产、配送、存储、施工、财务、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在信息化数据平台上,实现各参与方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对建筑建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BIM 技术作为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其强大的信息共享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专业任务处理能力,能够准确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将信息化全面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应用,从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业主、设计与施工等各方的对接。
2.4构建BIM信息化管理平台
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运营来说,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需要构建一个集成各个专业和部门的信息化平台,辅助设计和采购以及施工的一体化管理,助力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为五化一体的体系化以及集成化建筑,即标准化设计、工厂预制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以及信息化管理,基于预制构件模型,通过拼装组合,进而实现集成化应用。基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借助BIM软件平台的功能,能够实现工程设计和采购等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若想保证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强化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管理工作开展,需要编制实施流程,结合项目投资和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等相关内容,做好BIM工作部署工作,强化各个岗位工作的有效衔接,实现实时化动态管控。这需要加大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完善配套管理制度,进而保障其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2.5使用EPC模式可促进专业分工合作实现社会化大生产
总承包企业对承包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各阶段全面负责,因此,促使其将工程建设从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逐步向专业化、协作化和集约化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同时,由于工程总承包是生产出系统化的产品,建筑的建造、生产必须兼具专业化和标准化,具有一定的精细程度和规模化要求。因此,发展工程总承包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分工合作,在深化技术精度的同时,更好地实现技术集成,全面改造传统的、粗放的生产方式,并逐步实现建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6政府、行业层面
行业层面,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逐步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在装配式建筑推广初期采用联合体的形式组建EPC总承包企业推动EPC模式的发展;推动有实力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构件生产企业向EPC总承包企业转型;以技术促进管理水平提升,通过规范BIM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不断完善EPC管理模式。政府层面,应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监管保障。制定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出台税收、土地等方面激励政策,培育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示范工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建立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制修订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等计价依据。
结语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装配式建筑会迅猛发展,投资规模将日益增大,对工程工期、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的良好发展局面也为工程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通过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建造方式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把现有的成熟技术固化下来,进而形成系统的集成技术体系,打造工业化时代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全过程的资源优化和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伟芳.基于SWOT分析的装配式建筑下EPC模式适应性初探[J].建筑技术,2018,49(S1):229-232.
[2]苏宝安.实行EPC总承包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关键[J].施工企业管理,2018(09):38-40.
[3]李锦华,李雪强,马辉.基于成本最优化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模式选择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7):33-36.
[4]王华.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J].江苏建筑,2018(03):9-11.
论文作者:董卫红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建筑论文; 总承包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项目论文; 技术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