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牙牙髓炎根尖周炎对固定修复体的影响论文_黄雪水

基牙牙髓炎根尖周炎对固定修复体的影响论文_黄雪水

【摘要】目的:分析基牙牙髓炎、根尖周炎对固定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42例,观察诊断时确定患牙的体征依据,统计治疗后固定修复体保存情况。结果:医生诊断时,以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为依据28例,占66.7%;以牙片为依据6例,占14.3%;以根尖部瘘管为依据5例,占11.9%;以犬齿凹压痛为依据3例,占7.1%。经治疗后,修复体保留且根管治疗顺利完成,保持原本的固定义齿功能患者19例,占45.2%;原固定修复体去除14例,占33.3%;姑息保留9例,占21.5%。结论:临床诊断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时,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及牙片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不过经治疗后固定修复体的保留率尚不足50%,固定修复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基牙的牙髓情况。

【关键词】固定修复;基牙;牙髓炎;根尖周炎

【中图分类号】R7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105-02

近年来,口腔科逐渐的增加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病例,由于金属或烤瓷全冠覆盖患牙,提高了临床检查及诊治该并发症的难度,因此,口腔科医师要经常面对诊断如何及时、准确作出,且治疗有效开展的问题[1]。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共接收42例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根尖周炎及牙髓炎的患者,通过观察患者确诊患牙时的体征、统计固定修复体保存情况,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3~68岁,平均(46.7±2.5)岁;固定修复后至基牙并发症发生时间37d~11年,平均(21.7±10.8)个月;急性根尖周炎21例,急性牙髓炎19例,慢性根尖周炎2例;2单位桥3例,3单位桥26例,4单位桥6例,5单位桥5例,6单位桥2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诊断标准相符合,固定修复方式均为联冠形式,知情同意。

1.2 方法

收集患者全部病历资料,观察医生诊断患牙时的体征依据。患者病患基牙能够确定时,固定修复体尽量保留情况下,在金属或金属烤瓷冠面利用高速涡轮牙钻进行钻孔、开髓处理,接着根管治疗常规开展,完整治疗后,采用银汞合金、光敏树脂分别充填封闭后牙、前牙修复体的钻孔。患者患牙无法确定时,可口服抗生素,止痛药物酌情应用,使患者疼痛减轻,同时,对患者情况仔细观察,待患牙确定后再行上述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统计诊断时的体征依据;观察经治疗及处理后固定修复体的保留情况,治疗中无损取下修复体、治疗后重新永久性粘固患者也视为修复体成功保留。

2.结果

2.1 诊断时确定患牙的体征依据

医生诊断时,以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为依据28例,占66.7%;以牙片为依据6例,占14.3%;以根尖部瘘管为依据5例,占11.9%;以犬齿凹压痛为依据3例,占7.1%。

2.2 经治疗后固定修复体保留情况

经治疗后,修复体保留且根管治疗顺利完成,保持原本的固定义齿功能患者19例,占45.2%;原固定修复体去除14例,占33.3%,其中,完成根管治疗后固定修复体重新设计制作8例,因严重破坏基牙,将基牙拔除后利用其他方式修复患者6例;姑息保留9例,占21.5%,其中,根尖炎症经多次治疗后根本控制并未实现4例,患者自愿放弃专科治疗,仅在严重炎症时应用抗生素1例,患者拒绝利用其他修复方式治疗严重损坏的基牙并坚持保留原有固定修复体3例,所有患者均已经完全无法使用固定修复体正常功能。

3.讨论

在口腔科临床中,固定修复为常用方式,修复后基牙如并发根尖周炎或牙髓炎,其症状表现会相同于普通的根尖周炎或牙髓炎,因此以症状作为诊断依据时,能够准确的诊断,但确定疾病后,患牙却较难确定,导致治疗不能及时的开展,增加患者痛苦程度[2]。传统确定患牙的方法包含牙片、叩诊、冷热诊等,不过效果都不理想,如叩诊方式,连冠固定单位超过2个时,叩击痛现象会出现在所有的基牙中,导致此种诊断方法基本无参考价值[3]。本研究结果显示,固定修复体未去除情况下,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为主要确定患牙的体征依据,其次为牙片,临床诊断时,可充分将常规检查方法与这些体征相结合,以能准确确定患牙。

患牙确定后,治疗需要及时开展,促进患者疼痛减轻,并将修复体及其功能尽量保留。从本研究得以保留修复体的治疗效果来看,利用钻孔、开髓方法治疗该疾病具有可行性,但在治疗前要能够对患牙做出明确,同时医生对每个牙齿的髓腔解剖特点要准确掌握[4]。然而本研究中仅有45.2%患者在治疗后保留了修复体,且功能正常,这说明,固定修复治疗后,一旦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发生在基牙中,破坏修复体的可能会超过50%,此时,新修复体的设计、制作需要重新开展。为使修复体保留率提升,修复体粘固固定前,医生应尽可能的对基牙牙髓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尽量以健康活髓牙作为基牙,无法达到此种目的,如果选择的基牙存在牙髓疑点,可先利用氧化锌将固定修复体暂时固定,固定后给予患者一段时间的密切观察,若根尖周炎或牙髓炎症状并未出来,粘固再永久进行[5]。

综上,口腔科给予患者固定修复治疗后,如果基牙并发根尖周炎或牙髓炎,尽管能够实施相应的治疗,但固定修复体的保留率比较低,导致患者需重新进行固定修复治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且会一定的影响牙齿功能,进而影响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琦.烤瓷修复后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7):20-21.

[2]陈学祥.烤瓷桥修复后并发基牙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9):110.

[3]袁泉.后牙隐裂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治疗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21):3249.

[4]姜涛,胡坤.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失败的教训[J].临床军医杂志,2006(01):61.

[5]胡霞,廖俊.隐裂牙所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烤瓷冠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03):55-56.

论文作者:黄雪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基牙牙髓炎根尖周炎对固定修复体的影响论文_黄雪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