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属于大型基础设置的一种,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农田灌溉,人们生活用水提供较大的便利,同时也可起到防洪抗灾的作用。因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在社会上的关注度较大。国家方面也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其中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阶段的水利施工中较为常见,可以有效提升水利施工的整体质量,为此被作为水利施工中的重点技术内容,文中就对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容和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水利施工;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的技术上,相关的施工技术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混凝土作为水利施工的要点组成,其技术内容也在逐渐完善,在以往的施工作用中,在施工控制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混凝土离析的现象,对混凝土结构性能造成较大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工程安全问题。相关人员针对此类问题,推出了新型的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改善了原有施工技术中的不足,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优势,提升水利施工的整体质量。
一、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业机理
从以往的混凝土施工作业来看,混凝土离析的现象较为常见,离析表现为混合料中的粗细骨料分离,产生明显的分层现象,致使混凝土的原料极为不均,这种混凝土被使用到具体工程中,将会造成结构部分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在受到外力的影响下,极易产生开裂或者断裂的问题,严重威胁工程安全。而不离析施工技术,则是在充分分析离析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在混合料中添加适当的强化粘合剂来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使其始终保持在原料拌合均匀的状态,进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性能。
二、施工准备工作
1、材料配比与搅拌
不离析混凝土对原料配比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确定原料配比参数的基础上,应遵循一定的原料添加顺序,依次添加原料,并且做好原料的搅拌工作,在确保原料全部搅拌均匀的基础上方能执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对于搅拌设备的选择,应使其与工程量和搅拌作业强度相适应。在进行施工作业前,还应采取搅拌强度较大的搅拌设备,对混凝土进行预处理,通常是在其中添加适当的水,持续搅拌2-3分钟,观察混凝土的粘稠度,在其能够符合混凝土施工的流动性时,便可停止搅拌操作,反之,则需要继续搅拌,直至其流动性与工程需求相符。
2、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运输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离析问题,为此应优先选择离析几率较小的不离析混凝土进行施工。相关研究显示,不离析混凝土材料比普通混凝土材料的凝结时间长,大概会延迟0.5-1.0h,究其原因是,不离析混凝土材料的粘稠度较大,其中的水分含量较少,被一些粘结材料所代替,因此可以表现出离析率低的优势。在进行材料运输时,可以结合材料生产区域与施工场地的距离适当选择运输路线和方式。具体而言,运输方式可以被分为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两种,大部分情况下均以陆地运输为主,相对来说海上运输的成本较高,仅有极少数的特殊工程会采取海上运输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1、支持水中浇灌施工
这种混凝土技术遇到水之后出现离析现象,水泥流失也不过多,能直接用于水中下落和浇灌。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减少水下工种使用的临时建筑如筑岛、围堰等,也可将地下工种采取的人工降水措施取消,此外,精简常规的泵送法、导管法等施工方法,促使施工工艺可以陆地化、水下操作可以水上化,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在已完成的施工项目中,除去深度在十米以上的深水区使用泵送法、导管法浇灌水下混凝土;在浅水区也可使用手推车浇灌法、自流灌浆法、吊罐法以及溜槽浇灌法等,无论是深水区还是浅水区应用的方法都保证了工程可以高质量地完成。
2、无需振捣施工
当在深水区,水深在几十米以上,且同时没有其他的振捣施工设备时,此时的混凝土可以达到水下自动流平和密实的目的,不振捣的混凝土和振捣混凝土的效果基本一样,没有差别。如在水深为11米的某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普通常规的施工技术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于是使用水下不离析混凝土才使得施工得以完成,直至竣工后工作人员将现场的样品送至水电院检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26MPa,满足施工规定的18MPa,符合设计的标准。目前,国内外针对水利施工都有规定,已经浇灌的水下混凝土禁止再次搅动。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从工程实际需求出发,在振捣器规定的范围内对水下混凝土实施振捣,其效果明显,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提高,且不会出现离析现象。
3、自流灌浆
以前因为没有水下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导致一直不能开展这类工程的优化施工。但是,现在已有小车、应用泵等设备可以将不离析的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浇灌到水下狭窄缝隙中,并发挥了固结、填漏、充填、锚固等功能。自流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到间隙0-200mm的板桩、码头导梁、大坝加固等施工中,并且效果十分良好。实践表明,用UWB-2的絮凝剂配制水下不离析混凝土,可促使其施工更加便捷、整体性能好、外观更加光滑密实没有蜂窝等。
四、不离析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1、合理设计施工流程
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合理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并且严格落实施工方案内容,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规范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的要点施工内容,已经推出了较为明确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具体工程中,要求相关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内容,以免由于施工操作不合理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常见病害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裂缝防治方案,从根本上降低裂缝发生率。在不离析混凝土施工中,极少出现结构开裂的问题,在混合料配比合理和拌合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不离析混凝土可以不借助振动就可完成自流施工,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技术优势,这也是其在水利施工中得以大范围推广与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2、确定科学配比
配合比通常指各个原材料的加入比例,水利工程的建设要考虑混凝土的稳定性、强度、延展性以及防渗性等,所以水利工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十分重要。配合比随着工程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固定的标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状况的需要进行调整。
结语:
水利施工与其他施工项目不同,需要面临更为复杂的施工环境,这就为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自身必须具备较好的粘结性和流动性才能保障浇筑质量,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抗分散能力,确保在遇水后不会产生混合料分散的问题。而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兼具上述性能,可以有效适应水利施工中恶劣的施工环境,从而保障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延涛,朱建伟.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217.
[2]罗维.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陕西水利,2017(S1):27-28.
论文作者:巴金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水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原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