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徐慎林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徐慎林

徐慎林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清水混凝土是一种施工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的建筑材料,尽管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仍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清水混凝土成型效果,依旧是目前业界值得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一种固、液、气三相复合的材料。但在日常施工应用过程中,受原材料、气温、施工技术、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材料的表面很容易出现气泡、蜂窝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进而剪短工程寿命,使得工程安全问题得不到充分的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工程中逐渐开始应用,并且由于清水混凝土技术有着质量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市场中应用日益广泛。

1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

从实际中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能发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施工质量的重要威胁,主要存在几个层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上受到方案的限制。具体的施工中,由于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平整以及光滑,对提高施工的美观有着保障作用,但是这些功能特色的体现,也是和建筑设计的特色相结合的,如果在设计的方案上存在着不合适的情况,也会影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模板的安置和裂缝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好,这样在施工中存在着不足进行采用抹灰的方式修饰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施工的美观度。另外,施工过程中在模板的安装方面没有专业化,这也会限制混凝土的施工进度,不利于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材料的选择方面存在着相应问题。清水混凝土施工材料中,涉及到水,外加剂以及骨料等内容。这些材料的质量对具体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就有着很大影响。但是在实际材料的管理环节,没有注重水泥的质量控制,水造成水泥的含碱量超标的现象。从而使得集料以及碱产生了相应反应,这对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施工后使得混凝土的颜色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浇筑振捣的施工中也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的环节,每个环节的连接度比较紧密,所以当一个施工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的时候,就会造成相关的施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其中浇筑施工涉及到摊平施工以及捣实施工和抹面修正施工等诸多的内容。从具体的施工现状能发现,清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的高度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从而就出现了离析质量问题。在进行捣实操作过程中,由于对振捣工作的时间控制不合理,就比较容易出现混凝土孔隙的质量问题,这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就会造成影响。

2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的选用

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把模板这一关键过程,首先尽量避免选择造成墙体染色或者影响混凝土的均匀凝固而导致墙体的额颜色不一致的模板。这样的模板会给中各施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造成墙体的非自然染色,给工程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就必须要对墙体进行重新的修复,使用新的混凝土以及建筑保护材料;其次,避免选择造成木质纤维粘在墙体上的模板,这样的模板给墙体带来的损伤不比涂色低,而且这种粘在墙体上的木质材料会给建筑内部造成损伤,墙体会因为内部损伤而逐渐脱落,即使再好的建筑装饰品或者建筑装饰的保护层也都没有效果了。因此,选用的模板必须要是质量上乘的模板,发挥清水混凝土的各种优良特性,因此选择好的模板也就成为了在施工操作中的基本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较为常用的是涂膜胶合板模板,这种模板质地很轻盈,涂有聚氨酯等材料,可以很好的保护模板。雨天施工或者模板被雨水打湿等情况时,这层涂料可以保护模板不被雨水浸润。同时这种材料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绝空气,减缓模板材料的氧化,甚至在火灾中起到隔绝高温的作用。因此在一般的工程中都会选择这种模板。但模板景观多次使用,表面聚会变得粗糙不平,甚至开裂。因此尽量选择使用次数少最好是初次使用的模板,这避免操作失误以及因模板问题而造成的墙体施工问题。

2.2抓好浇筑过程

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掌握振捣的时间,因为一旦振捣时间出现问题,将会造成混凝土分离。而且在特殊位置,比如接缝、出入口以及窗口等位置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些地方极易形成蜂窝。因此振捣中要严格把控制质量关,确保关键位置不会出现较为集中的蜂窝;其次,冷接缝。在一般的混凝土浇筑中,严禁形成冷接缝,一旦出现冷接缝,墙体的稳定性将会大打折扣,同时给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在要对每层墙体进行认真连续的浇筑作业,确保不会出现冷接缝;最后,模板不能歪斜不整,甚至是在模板有了裂缝漏洞时依旧使用,这样做出来的浇筑墙体不会符合基本的要求,更不会提达到稳定性安全性及所要求的抗压性、承载力。

2.3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艺

混凝土养护工艺也是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做好清水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其表面很容易因失水而出现细小的裂缝,对清水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清水混凝土养护时,首先要将粘性薄膜或其他喷涂型的养护膜在裸露混凝土表面进行铺设,将混凝土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工程施工在冬季进行,在进行养护膜的铺设后,还要将草帘、岩棉被等保温性材料在其上部进行覆盖。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将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控制在20~25℃。在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时,可以在混凝土内部预埋的测管孔中插入水银温度计,或者使用电子测温仪来测量。

2.4后期的缺陷修补

当清水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还要对成品进行后期修补。拆模后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胶带纸和砂子等杂物;对于清水混凝土模板拼接缝隙和梁、柱等的接头部位,需要使用批灰刀或砂轮磨光机进行微磨处理;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蜂窝、气泡、露石和露筋等现象,还要对其进行修补、抹面和修整,修补砂浆应当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混凝土浆。

2.5加强清水混凝土钢筋技术的质量控制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钢筋工程的施工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一施工中就要将箍筋框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采用定型模具保障钢筋的稳固性。再有就是要有相应的人员检查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障钢筋的焊接操作工艺的质量,以及对钢筋的疏密距离的质量控制。后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会有大量的钢筋使用,保障密集梁柱节点的控制,以及位置的秩序化,才能将钢筋的施工质量得以控制,对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结束语

清水混凝土技术相比较传统混凝土技术有着成本低、质量高等优点。所以,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潜力,要加大对这项技术的推广和研发工作,使清水混凝土技术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为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在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所以在对其具体的建设中,还要加强对施工的条件的审查,必须要设有监督管理人员来对建筑工程进行实时监督管理,确保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每一步都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海鸥,芦海燕.浅谈房屋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7(05):141+145.

[2]江杰云.新型清水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研究及应用[J].广东建材,2017,33(09):1-6.

[3]游晓蓓.建筑工程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376.

论文作者:徐慎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徐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