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40部队
摘要:运用汽车维修信息化建设,既是新时期我军思想政治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当下所面临的紧迫任务。鉴于此,必须要围绕着省时高效的发展路子,坚持以信息化推动汽车维修工作创新,为部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汽车维修;应用分析
0引言
当前我国部队车辆维修已从机械修理变成电子诊断,电子部件的检测和维修,只能由电子仪器来完成,单靠传统的眼看、手摸、耳听和拆拆装装等经验式的方法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和检查判断故障已经难以适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提高维修汽车水平,必须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汽车检测诊断及维修技术。
1信息技术在部队车辆维修中的重要价值
现代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使用,造成车辆损坏量大,而且车辆使用环境恶劣、使用强度大,使得车辆技术故障成倍增多,车辆维修任务重。战场环境复杂,要求车辆装备维修力量疏散配置,就地就近维修损伤车辆,使得维修保障任务可能遍布于战场各个角落。作战节奏快,使作战过程中车辆维修的时间明显减少,而且损伤车辆难以及时修复后送,导致修理要求紧急与可时间短的矛盾十分突出。车辆装备本身的结构日益复杂以及高技术武器的应用,使得车辆损坏的特征复杂多样,损坏程度更为严重,野战条件下现地抢修车辆,因地形复杂,展开困难,无电力保障,使维修保障更加困难。因此,强化部队汽车维修,必须要加强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部队车辆是部队作战的后勤基础保障,所以汽车一旦出现故障后,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故障定位以及实施维修工作。在以往的汽车维修中,针对汽车故障检测,需要进行排查式故障检测,对每一项硬件设施开展检测,增加故障排除时间,提升汽车修复效率。信息技术可以在最少的时间内对汽车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找到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定位。
2部队汽车维修特征
2.1部队汽车故障诊断特征
部队汽车不仅仅是简单集多种现代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工具,更是我军作战的基础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种汽车辅助系统在汽车的电控单元控制之下。而汽车的电控单元拥有对汽车的自我诊断能力,能够确定并记录下汽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同时将故障代码记录在存储器中。在维修过程中,只需要利用解码器将故障码从中提取出来,为汽车的故障诊断维修提供参考。
2.2部队汽车故障维修工具的特征
现代部队汽车维修设备不再只是以多机具类为主,维修过程中还需要用到四轮定位仪、汽车专用电表、解码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以及电脑平衡机等。这些设备自身本来就是高科技产品,是电子诊断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集成产品,技术人员需要在严格的技术培训之后才能够掌握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发挥其功用。
2.3维修管理技术特征
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我军车辆维修部门的业务部、维修车间、零件管理部门、经理监控以及收银等多个方面进行联网操作,使得整个汽车维修活动更加有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混乱局面,彻底将我军车辆管理人员从日常的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信息化条件下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对策
3.1探索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规律,实现保障力量的高度集成
依托军队指挥自动化网,对现有各类信息指挥、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开发边防部队车辆装备保障数据库,搭建车辆装备保障综合信息平台,构建平、战时车辆装备保障无缝数据链,实现各类数据资源共享,将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保障力量、技术资源等链接在一起,为一体化保障提供必要条件。将战役、战术和社会化保障力量进行有机整合,采取独立编组方式,组建若干相对独立的保障单元,并根据任务需求,适时进行模块化组合,实现车辆装备的精确化保障,发挥出最佳的保障效能。
3.2加强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软硬件建设
促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手段智能化。广泛使用计算机、微电子、人工智能和激光等技术,积极发展自动化检测系统、人工智能一体化维修系统,并大量使用机器人,从而使车辆装备保障手段不断向智能化发展。建立灵敏、高效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不断提高获取、处理车辆装备技术保障信息的能力,为车辆装备保障提供最佳的技术保障方案,使保障组织指挥者能够快速选择有效的保障方法和措施,实现保障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从而提高维修保障的整体效能。
3.3轻化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研究,创新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模式
研究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和力量对边防部队作战的全方位、大纵深实施立体保障的方法;研究根据边防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需要,以最少的环节、最快捷的方式和最精干的机构实施立体保障的方法;研究依托战略、战役级支援保障力量对边防部队急需的车辆装备和重点作战方向实施支援保障的方法,为部队提供及时、高效、不间断的保障。优化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总体布局。针对当前边防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存在的器材储备与保障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在器材储备建设上实施按级存储、集中存储和分类存储相结合;针对当前边防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与保障任务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按照各级保障的实际需求,做好保障力量的调整与补充,推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向(连)进一延伸,切实使边防营(连)形成维修保障能力,从而形成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网络体系。
3.4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一体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长效机制
抓好保障人员的基础训练。在按纲施训的基础上,结合军地结合、训保结合等方法,重点抓好指挥军官的指挥勤务训练和专业技术军官利用新工艺、新技术维修保障训练以及士官“一专多能”训练,了解信息化战争、电子战、自动化指挥、激光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打牢维修保障作业的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军,张金振.65583部队组织强化车辆维修保障人员“四种能力”集训[J].汽车运用,2012(8):50-50.
[2]汤晓军,陈思胜.提高通用车辆装备维修改革中部队级修理质量的几点措施[J].汽车运用,2017(12):23-23.
[3]杨建昆.汽车修理教学中自主引导训练的相关分析[J].低碳世界,2017(4):273-274.
论文作者:陆华笙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车辆论文; 装备论文; 部队论文; 汽车论文; 汽车维修论文; 故障论文; 边防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