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论文_刘红果

刘红果(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500)

【中图分类号】R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47-01【摘要】目的探讨眼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相关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眼耳鼻喉科接受治疗未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干预的患者412例为对照组,其护理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针对这一现象,综合评估并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专科特点制定风险干预措施。将2014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4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和表扬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结果观察组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表扬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得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眼耳鼻喉科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对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眼耳鼻喉科;护理;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眼耳鼻喉科护理操作相对较多,且专科性很强,在护理实践中往往面临较大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增加了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1],如何对护理工作中现有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甚至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降低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是做好眼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笔者以我科于2014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455例眼耳鼻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风险防范措施干预手段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眼耳鼻喉科接受治疗未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干预的患者412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23例,女189例,年龄2个月~81岁,平均(42.3±5.5)岁。2014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干预的患者455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55例,女200例,年龄3个月~80岁,平均(41.7±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护理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针对这一现象,综合评估并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发现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法律意识淡薄、护患沟通缺失、专业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患者的心理因素风险和生活能力降低风险、手术风险等,针对专科特点,制定风险干预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防范干预措施,对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具体内容:①加强感染防控和手术风险防范,术前做好卫生宣教,定期清洁病区,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实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于咽喉疾病及咽喉部手术患者常规备吸引装置、气管切开包、呼吸气囊等抢救设备于病床旁,并悬挂警示标识。对于眼疾病患者,督促患者按时换药,滴眼药水时避免将药水直接滴入角膜,防止因挤压眼部出现创伤,并嘱咐患者安静休息,促进其早日康复。②在护士长带领下,从影响护理安全重点环节入手,基于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根据眼耳鼻喉科患者临床特点,制定详细的护理安全制度细则,建立专科安全目标以及突发事件抢救制度、意外事件处理制度、检查监督机制和奖惩保障机制,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③加强法律法规、沟通技巧、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抗风险能力、专业操作技术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严格防止因护理人员自身各方面原因带来的护理风险。④根据眼耳鼻喉科护理技术专科性强的特点,在查阅资料、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各项操作,对于具有创伤性的操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可能存在的风险,获得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执行,最大限度降低各种专科操作的安全风险。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1%(5/455),护理投诉率为0.2%(1/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19/412)、1.9%(8/412)(P<0.05)。观察组护理表扬率为50.1%(228/455),高于对照组的10.2%(42/41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比较(x±s,min)

3讨论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护理人员在实践中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眼耳鼻喉科护理操作相对较多,且专科性很强,在护理实践中往往面临较大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增加了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众所周知,护理安全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有效也是最敏感的指标,只有确保护理安全,才能减少患者并发生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保证患者安全[2]。因而,如何对护理工作中现有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甚至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降低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保护医院形象,是做好眼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以及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和应对护理中各种风险的能力。

我科针对护理风险发生率较高的问题,针对患者疾病类型、临床特征以及专科特点,制定风险干预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防范干预措施,对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表扬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得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眼耳鼻喉科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对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杨萍.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3,33:4402.4403.[2]胡秋珍,王莹.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04:558.559.

论文作者:刘红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4

标签:;  ;  ;  ;  ;  ;  ;  ;  

眼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论文_刘红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