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早期介入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分娩的高龄初产妇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之上,增加助产士早期介入护理。观察组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出血量、产程用时等。结果:观察组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高龄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用时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缩短(P<0.01)。结论:对35~39岁高龄初产妇采取助产士早期介入护理,能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出血量,从而有效促进了母婴健康。
【关键词】助产士;干预护理;高龄产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87-02
高龄产妇临床上是指首次怀孕时年龄≥35周岁的产妇。高龄妊娠分娩风险较高,可能会导致产程延长、产后大出血等不良事件。目前有研究指出,年龄在女性分娩中是一个独立的危险性因子,这也是高龄产妇阴道分娩率较低的重要因素。而对于35~39岁且无剖宫产术指征初产妇而言,阴道分娩仍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1]。我院产科为了进一步做好高龄产妇分娩护理工作,由助产士对35~39岁高龄初产妇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在提高阴道分娩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较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入院分娩的高龄初产妇48例,均不具产科手术指征,产妇与胎儿情况良好。48例产妇年龄范围35~39岁,平均(37.9±2.4)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39.4±1.3)周;教育年限在12~18年,平均(14.3±2.7)年。随机将入组的48例高龄初产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之上,增加助产士早期介入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支持。在产妇入院后,助产士尽早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告知产妇,助产士会在分娩中全程提供护理服务,以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2]。②分娩前教育。产前向产妇讲解阴道分娩时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以及产前准备等;详细指导产妇掌握减轻产前疼痛的方法、指导产后如何正确哺乳、产后早期锻炼、产后饮食结构等,以提高产妇分娩认知。③分娩时干预。助产士对分娩产程的进展以及胎儿情况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且对产妇进行安抚、鼓励,提高分娩信心。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高龄初产妇最终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中选择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观察组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来,国内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临床中高龄产妇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高龄妊娠会提高妊娠并发症率、提高分娩风险等,因而在高龄产妇中,剖宫产率较高也是具有一定的医学合理性。然而,同时也存一些非医学的因素致剖宫产率升高。目前有研究证实[1],35~39岁且无剖宫产术指征初产妇组,自然分娩的安全性与20~34岁组产妇的安全性相当,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因而对不具有产科手术指征的35~39岁高龄初产妇,应鼓励自然分娩。本组研究对24例35~39岁高龄初产妇采取助产士早期介入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出血量减少,产程用时缩短。表明了对35~39岁高龄初产妇采取助产士早期介入护理,能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出血量,从而有效促进了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钟小雁,朱彩霞,黄水燕,等.心理干预护理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的相关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65-2066.
[2]黄雪霞.加强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0):71-72.
论文作者:曹卓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初产妇论文; 高龄论文; 产妇论文; 助产士论文; 阴道论文; 产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