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161000
摘要:慢性肺心病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氧疗和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力衰竭的措施中降低肺动脉压力的扩血管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右室压力负荷,改善右心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文使用川芎嗪的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肺动脉高压明显下降,能明显抑制肺动脉胶原纤维的沉积;调节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合成;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心功能改善。给予易消化低盐或无盐饮食。合并肺心病时,在护理中要注意安排患者休息,限制活动,避免过劳;保要保持病人居室的适宜温度,整洁及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因感冒引发上呼吸道发炎、肺内感染等症状的出现;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有变化及时报告主治医师。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治措施;护理配合;观察疗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由于吸烟的年轻化和广泛化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大气污染的加重,目前我国COP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此导致的慢性肺心病患者也大量增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临床上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我们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抗感染、氧疗和抗心力衰竭治疗外另加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加强了临床护理,收到了可喜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1年7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96例,所有病例全部符合1977年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NYHA)1974年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功能分级、体循环压力(以肱动脉平均动脉压表示)和肺动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氧疗和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商品名:天泉川舒,生产企业:龙岩天泉生化药业有限公司)100 ml(含川芎嗪80 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抗感染、氧疗和抗心力衰竭治疗,两组均用药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体循环压力(以肱动脉平均动脉压表示)和心功能情况。
1.3临床疗效判断:心功能:治疗后心功能恢复至1级或改善2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用药前后心功能无变化为无效。
2.结果:
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率26.53%,有效率69.38%,无效率4.08%,总有效率为95.91%。对照组:显效率17.02%,有效率59.57%;无效率23.41%。总有效率为76.5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未见明显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电解质紊乱及其他不良反应。
3.护理配合
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病人产生恐惧、疑虑、烦恼、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本身疾病,有时是工作忙而造成的紧张气氛,一时不能彻底解除病痛而引起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多数病例多疑和敏感,多疑有2种情况,一种是不相信自己患的病,另一种则认为自己的病情比医生说得更严重,此心理多在发作缓解后出现,别人在低声说话,自认为是在议论自己或隐瞒自己的病情等。因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他们认为此时患病是否意味着衰老,疑老实质上是怕老,是心理上的衰老表现。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入心理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多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赖,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要高度负责,处处为其着想,各种操作果断、利索,如遇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言行上表示信心,丝毫不能流露出不利于病情的言语和表情。要有把病人当亲人的同情心。依赖心理增强的病人,急需得到亲人照料与医护人员的关怀,然而亲人照料只能在病人心理上起一定的安慰作用,而医护人员的关怀同情,却可减轻或消除痛苦。为其欢乐而高兴,为其痛苦而忧愁,为其怀恋而追思。对有自持心理的病人,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发挥病人对治疗的主观积极性。发现病人角色减退或缺如时,则耐心向病人说明逐渐增加活动量的重要性,以争取病人合作,保证他们安全与顺利康复。发现行为减退或角色过度时,则恰当地向其介绍病情,鼓励其循序渐进地活动,并讲明不活动的危害。同时应言语亲切、态度和蔼,使其感到自己的活动是在护士的监护下进行的,绝对安全。
病人进入病人角色之后,大都产生一种被动依赖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一个人一旦生了病,自然就会受到家人和周围同志的关心照顾,即使往常在家中或单位地位不高的成员,现在也突然升为被人关照的中心。同时,通过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变得软绵绵的不象以往那样生气勃勃,变得被动、顺从、娇嗔、依赖,变得情感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只要亲人在场,本来可以自己干的事也让别人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去;一向意志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即使做惯了领导工作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人,现在对医务人员的嘱咐也百依百顺。这时他们的爱和归属感到增加,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坚强的意志是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医护人员一方面要使病人感到医院、医务工作者是可以信赖的,另一方面也要帮助病人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一旦他们觉得失去同情,得不到足够的照顾时,就会变得心情沮丧,以至加重病情。当前护理学新的理论观点认为,病人患病后所产生的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故提出“健康自控”说,主张发挥病人在病程转归当中的积极主动性。他们认为,医院都喜欢病人照医嘱办事,唯命是从,并以为这就是好病人,而坚持“自理权”者往往受批评。实际上,后者比前者的疾病恢复快、效果好。因此,他们主张不应迁就姑息病人的依赖心理,而应尽量鼓舞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自理。
论文作者:周丽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病人论文; 功能论文; 肺动脉论文; 肺心病论文; 心脏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