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桩基础施工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点步骤之一,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施工条件复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地质、水文以及环境等的影响。因此,在桩基础施工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对工程建设施工造成很大的难度,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施工,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所以,对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认真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对提高桩基础施工的工程质量、保证建筑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建筑施工的基础技术进行论述与分析,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桩基;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技术概论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推出了有关建筑施工技术的十项新技术,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防水施工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混凝土技术等各项建筑施工技术。本文主要对防水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搭接技术与深基坑技术进行论述与研究。
2.建筑施工中基础技术分析
2.1 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防水技术实际上就是防止产生墙体的裂缝以及因墙体裂缝产生的雨水渗漏的技术,在防水施工技术设计中,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采取多种方法设置防水层、促进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用各种新型的防水复合材料,对防水层进行全面的设计,并采用适合的防水材料与防水方法,提高建筑施工中的防水技术。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
对于外墙防水,应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墙施工,即防止抹灰层开裂中空。另外,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石膏之前,在两种不同的材料之间挂接金属丝网的接口。钢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工作,用20%的108胶水,再掺15%的水泥配成一定的糊状物体进行刷涂。再次是基面抹灰施工。砌体时不要使用干砖或饱和砖,不可以边浇边砌砖。水平缝厚度和垂直缝宽度控制在10 + 2cm范围内,砂浆填充砂浆水平> 80%。一般来说,使用钢筋砼过梁铺设到顶三次。在随后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基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平整层上交叉刷一层,厚度为3mm,施工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及养护。
2.2 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现浇框架容易发生根部混凝土渗漏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露筋”和“孔洞”的问题,即“豆腐渣”现象。为了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进:例如,在框架的接缝处,浇筑一层1:0.4的水泥砂浆浇在顶部和倾倒的框架,并且在最后浇筑后,添加相同的规格框。从板面开始继续上浇前支横模,并将厚度控制在25〜30mm,将1:2的水泥砂浆浇在混凝土上,可以有效避免出渣或烂根质量问题,并确保框架成为自然密集的排列模式。但混凝土框架柱的浇筑施工中,要注意克服配料计量、搅拌以及时间短、距离远、摇晃离析现象,严格遵守现行施工规范,更要注意不允许二次混水,漏浆等现象的发生。
2.3 框架柱纵筋的搭接技术要点
原则上,应严格根据有关规定允许进行合理的搭接,一般对于异形柱纵筋可优先应用机械连接或对接焊技术。但在实际工程中,有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更多的利润或贪图方便而应用搭接,此类做法会造成柱在纵筋搭接部位的截面过小,且由于此部位箍筋尺寸没有发生变化,导致形成柱纵筋难以紧靠箍筋的问题发生。这一现象在柱截面较大时,表现不明显,但随柱截面的减小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按规范柱纵筋容许搭接时,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延伸下部柱筋搭接部位末端且向外弯折,这样,上部柱纵筋就可借助此弯折段与下部柱纵筋轴线对齐,更方便在弯折段增加构造焊。
2.4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
建筑深基坑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度高等特点,所以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一直是该领域严重的重点,近几年该技术发展的也比较快。我国在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中的基坑支护计算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成熟的计算程序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难度,主要是受到建筑施工当地条件的影响,所以在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建筑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首先要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对施工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并做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将作为深基坑施工的主要依据,所以必须确保其准确性。深基坑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相关要求,每一步都必须精确,否则将会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另外深基坑施工的维修难度比较大,所以应尽量减小深基坑施工的维修率。
3.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3.1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桩属于灌注桩技术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桩技术,人工挖孔桩,顾名思义,操作流程的进行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其具有成本低廉、质量过关、制作流程简单的特点。另外,人工挖孔桩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也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其制作过程不但不会影响周边环境还能节约成本。因此其环保、健康、省钱的特点非常符合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的发展需求。
3.2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有很多种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锤击法和振动法。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将管桩通过击打的方式使其下沉。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底部桩的方向发生偏离,就要在施工之前将桩的位置和方向调整好,如果桩顶部的高度和方向没有调整好,就会导致桩底部的方向存在问题。因此,施工之前桩方向的调整非常重要。其次,为了防止管桩出现不结实的情况,要保证操作程序连贯、有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管桩之间的距离,防止由于振幅较大将周围的土层挤爆的情况发生。
3.3灌注桩操作
灌注桩的操作方法多样,而且通常需要机械操作完成。其中沉管制作法和冲击制作法,是灌注桩最主要的制作方法。软土适合冲击制作方法,湿土适合沉管制作方法,比如说淤泥多的地方。在制作灌注桩的过程中,桩的硬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桩的使用年限,因此要尤其注重对桩的硬度的把握。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失误,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由于管桩埋藏在土内的深度严重影响桩的承载力,所以要按照规范严格控制管桩在土层内的埋藏深浅度;第二,混凝土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管桩的质量、工程的顺利展开以及整个工程建筑的总体质量,如果对混凝土的质量把关不严,就很容易混入劣质的混凝土,其直接后果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将管子堵住或者直接将管子埋藏等。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言是较大的提升,在促进建筑行业规模扩大化的同时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建筑施工技术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入,提升防水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搭接技术、深基坑技术等的应用是目前较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 龙云.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5):27-28.
[2] 周浩,王志敏.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7,(07):82.
[3] 张亮,杨灵峰.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16-17.
论文作者:李贵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深基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防水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