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局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命运攸关的战略性的全局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三者关系。17年来,我们选择了以稳定为前提、改革为动力、发展为目标的体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渐进式改革战略,这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最佳选择,也是今后15年乃至下个世纪很长时期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今后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的重要时期。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就实现中共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十二个重大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摆在了十二个重大关系之首,成为总揽全局的关系。这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系,更不是应付当前形势的权宜之计。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一个命运攸关的战略性的全局问题。
一、能否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
当世界已由“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的历史时代,逐步让位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新时代,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遇上了极为有利于发展的历史良机。加快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实现现代化、早日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已成为社会主义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然而现实却让世人震惊,正如美国政府的著名智囊之一布热津斯基在1989年出版的《大失败》一书中预言的那样:东欧发生了剧变,苏联解体,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在时代交错点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曲折。根源何在?众说纷纭。但具体分析起来,最直接、最重要的根源是:思想混乱;决策失误;改革失控;经济滑坡。这几大根源又集中到一个轴心问题上,那就是没有把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并不是机械的公式,即只要改革就能发展,实现了发展就能保持稳定,而是一个含有多元变量的复杂方程式。从总体上看,三者的关系存在着二重性,由此而表现为二重的结果。一方面,在主旨上,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并不存在水火难容的根本对立,应该说完全可以彼此相容、彼此共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甚至可以说,三者必须也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但另一方面,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又都有各自不同的强调重点、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也存在着某种矛盾、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相互干扰的对立关系,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苏联的解体,就是佐证。
80年代初期,苏东各国相继进行了旨在推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改革,但由于“左”的教条主义僵化观念没有彻底改变,仍然固守早在30——50年代形成的苏联僵化模式,所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维持性的改革,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受到触动。直到80年代末期,国有经济仍占国民经济的95%以上,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表面上看,这一时期的改革很稳定,但实质上稳过了头,失去了及时改革的最佳时机,结果使得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动力,社会主义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没有上去,改革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相反,进入90年代以来,苏东各国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噪动下,一反常态,相继选择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所倡导的“休克疗法”式的改革,试图通过一次大爆炸式的改革行动,使整个社会步入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过于火爆的改革,看起来很彻底,实质上过了头,失去了社会稳定的支撑。其结果,国民经济不仅没有实现发展,反而衰退了,社会不仅没有因此而实现稳定,反而四分五裂了,社会主义事业最终被葬送。深刻的教训说明,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能否把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二、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根本经验
在当代社会主义改革史上,与以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为指导思想的前苏联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动乱、国家解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改革,却引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起飞,实现了社会的安定,社会主义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同是社会主义改革,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选择了以稳定为前提、改革为动力、发展为目标的体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协调、相统一的渐进式步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战略。
渐进式改革方略,就是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入、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成份,使旧体制通过逐步的改革平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体制的改革与转轨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
渐进式改革的成功,首先在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与统一,被作为一项根本原则,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得到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起来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充分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统一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质就是要求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发展才是目标。“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改革开放,强调了改革、开放是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源。二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了四项基本原则既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又是实现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协调、统一,为渐进式改革的深化和成功,提供了理论和路线上的保障。
其次,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采取了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增量后存量的改革、发展策略,避免了改革过程中因利益格局调整所带来的矛盾对立与冲突,实现了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全面推进改革。采取渐进式的改革,其基本策略是在改革初期巧妙地避开国有经济改革这一十分敏感而又十分重要的难题,使其资产存量保持相对稳定。在以往倍受压抑的非国有经济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进增量改革,尽快地在原有的传统体制旁边培育出一块市场经济的绿洲,使其在利益格局调整中减缓体制内和体制外各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对立与冲突,实现在稳定前提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求得发展。这种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增量后存量的改革,使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非国有经济的培育与发展,不仅对传统经济体制形成冲击、压力和示范的效应,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非国有经济这一增量利益的调整。这就为国有经济这一存量利益调整的补偿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条件,为国有经济深化改革提供了经验,开辟了道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在先易后难的推进中获得了成功。
再次,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原则下,注意发挥三者各自不同的社会功能,保障了渐进式改革的力度。第一,在改革上,始终坚持了改革是连续稳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这一基本点。17年来,改革迈出了三大步。在80年代前半期,改革的重点是放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题的农村改革,迈出了中国改革长期踟躇的第一步,成为华夏大地改革潮涌起的启动点。农村改革的成功,有效地推动了长期落后的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全面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在80年代后半期,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并着重从构造自主企业制度的微观细胞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新体制两方面,展开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迈出了以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第二步。在90年代前半期,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略由此从单项突破进入系统改革、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中国改革迈出了决定命运的第三步。17年来,正是在改革、开放两大主动轮的驱动下,改革由点到面、由农村到城市、由单项突破到系统的体制改革,推动着中国实现了长治久安的稳定局面、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第二,在发展上,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休克疗法”式的改革迥然不同,不是以中断经济发展、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以保证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才把“发展”说成是“硬道理”,并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政策得失、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即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17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速度达到了10%左右,远远高出西方国家2%—3%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强劲持续发展,又为不断深化的改革和社会的全面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成为深化改革、促进稳定的强有力杠杆。第三,在稳定上,始终坚持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政治保证。为了推进改革,在结束十年动乱之初,就彻底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有效地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改革与发展的起步奠定了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和社会环境。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期,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抬头、社会上出现的动乱苗头和其它不安定因素,我党总是旗帜鲜明地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化解了不安定的因素,保持了大局的稳定,为改革的深化、发展的持续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今后15年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态势下走过了辉煌的17年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后的15年将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重要时期内,我们不仅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而且要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要步伐,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15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作了总体规划和布局。江泽民总书记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这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这20字方针,包括了五个方面的要点,其中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是改革、发展、稳定三个要点的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保持三者之间的内在协调与统一,不仅是17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而且同样是完成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保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因此,为全面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必须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实现统一,这就要求改革必须是系统的改革,而不再是单项改革的推进;发展必须是适度持续发展,而不是超速发展;稳定必须是全面稳定,而不是消极的稳定。具体来说:
系统改革,就是在以前单项改革的基础上,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采取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的改革方式。这就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应实行企业制度、运行机制、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的整体改革;在社会机体改革方面,应实行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科技教育和文化观念变革四维一体的总体改革。
适度持续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上,避免单纯追求高速度,注重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长期发展。这就要求在适度的“度”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要与经济效益相一致;经济发展的规模要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的质量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协调。在发展的持续性上,要注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即要把经济发展中的波动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防止大起大落;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即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要避免差距扩大,甚至相互脱节、相互对立;要注重发展的后续性,即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稳定,就是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经济稳定、政治稳定、思想稳定、社会稳定,以保证全面改革、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我们的前景是辉煌的,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一定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胜利!
标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