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社会学科师生互动研究_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德育与社会学科师生互动研究_品德与社会论文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师生互动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品德论文,师生论文,学科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综合性的显性德育课程。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拓展和深化儿童生活经验为目的,具有强烈的生活性。课程基本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不局限于课堂,而是体现为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课前,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筛选、整理信息;课中,学生要进行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应的行为方式;课后,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信息和道理运用于社会实践与日常生活中。在校内,学生可向教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在校外,学生可向父母长辈请教,从书籍、互联网中获取信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获得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在现有生活范围内获得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角色的转变。课堂上,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转变,更要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中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我们要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心理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

生成教育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在教育中智慧和人格的不断生成。学生的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各种有效的互动中生成的。互动的质量决定生成的质量。

我们着手进行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师生互动的研究”,这包含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之互动、生生互动三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尝试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中落实课题的研究,力求通过多重互动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并逐步推广。

一、生本互动,重组经验,让教学在体验中提升

“品德与社会”课程,大多采用体验性学习,改造和重组学生的经验,这对于实现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的多维目标具有特殊意义。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而,从“体验”入手,是解决知行脱节的关键。而文本是学生进行体验的重要载体。

一个好教师,不能仅会教教材,更要会用教材。学生在与文本的互动中通过想象、联想、记忆,把自己经历中最值得重视的事件进行过滤和反思,以引发相应的体验。如教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一位老师把课本中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让学生通过画面与文本进行互动,感受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看着多媒体来念儿歌,激发情感,让教学在体验中提升。又如,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楼上楼下》一课的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看书,交流不利于邻居间和睦相处的行为,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之中,然后通过联想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一步明确哪些行为是不利于邻居间和睦相处的,从而产生相应的体验,为学习与邻居友好往来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学生在与文本的互动中,从心理层面上亲历或模拟某个角色,从中体验与该角色相符的思想、观点、情感与行为。《敬礼,五星红旗》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亲手制作国旗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国旗的含义;在《楼上楼下》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学会与邻居沟通和往来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小品的方法,让学生在自身的表演中体验并学会与邻居往来的正确行为,培养良好的情感。

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以外,还有师生之间的交往,它包括学生个体与教师的互动及学生群体与教师的互动。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个体遇到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点拨;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此时,可能会有思维敏捷的个体悟出答案,也可能仍然需要群体的合作探讨,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个别点拨。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是单纯的给予者,而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经验,交流相互的情感与观念,并获得共识与满足,从而促进师生间感情的进一步融洽,谋求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比如,在《敬礼,五星红旗》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黄老师就不仅是指导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她手捧国旗与学生一起感受,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制作国旗,在“小小交流会”这个环节中,她收集的资料与学生的资料穿插着共同分享。又如,在《楼上楼下》第二课时第三板块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想想说说自己可以为邻居间和睦相处做些什么。基于我们目前实际生活中邻居间相处比较冷漠、互不相干的情况较多,要激发学生这样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先动情地向学生讲述自己与邻居间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晒在窗口的被子被楼上扔下来的烟头烧坏以后……”在学生交流了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邻居间摩擦的事后,启发他们思考:当不可避免的摩擦发生后,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可以怎么说、怎么做?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打开了思路,交流自己的想法,感悟出自己可以为邻居间和睦相处作出努力,激发了良好的情感。

师生互动中,一方面,“互动”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与空间,激活了他们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学生通过亲身的感知、体验、参与等方式,培养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还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摒弃了旧教学模式中“一言堂”的方式,也改变了“依纲靠本”的停滞和依赖状态。学生带进课堂的大量信息中必然夹杂着不为教师所知的知识,这就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接受挑战,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工作,从而达到“一课一得”乃至“一课多得”的效果。而且,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反馈的信息,有利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并能收集到实现“教”的创造性的第一手资料。

三、生生互动,合作学习,促进学习新活力

教育是发展人的活动,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渠道,应确立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观,把学生主体性发展放在一切发展之首。因为主体性发展在学生素质发展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正是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正如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这样才能使学习效果最大最优化。

在小组学习合作的过程中,体现的是一个生生互动的过程。生生互动使学生不再是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而转变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每个学生都能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与方法中得到启迪。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获取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这就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活力,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如《楼上楼下》的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邻居的情况,同学们有的采用表格式,表格的设计内容完整,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爱好、性格等;有的拿出邻居的照片来介绍;喜欢画画的就动手画幅漫画来介绍邻居……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认识了自己的邻居;在小品表演和设计“邻里互助卡”的两项活动中,学生们在小组内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意见不同时,彼此争论;认同一个观点时,频频点头;赞赏一份奇思妙想时,振臂欢呼。孩子们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通过生生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个极富创新意味的小品通过孩子们的表演精彩呈现;一张张极富创造力又很实用的“邻里互助卡”叙述着孩子们为邻里和睦相处所做的努力。课堂教学达到了“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去”的效果。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研究,让多重互动贯穿于课堂始终,这样的课堂气氛是活泼生动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各种互动是自然有效的,学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生本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互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在教学中如何客观地、科学地测定互动的有效性,对互动作理性的评价,这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就让互动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吧!

标签:;  ;  ;  

小学德育与社会学科师生互动研究_品德与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