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文山663000
【摘 要】: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脑血栓
脑血栓是由于向脑部供应血液的脑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变狭窄、动脉血液凝结形成血栓[1]。脑血栓对人体损害极大,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损坏严重,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药物治疗是该病的最主要治疗方式。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都是治疗脑血栓的主要药物,本研究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CT检查结果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脑血栓[2]。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有患者53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8例、25例;平均年龄为(52.34±6.05)岁。对照组有患者52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9例,23例;平均年龄为(53.04±6.0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叮嘱其卧床休息,并给予限盐、吸氧、利尿剂、神经营养药物、降压、平衡电解质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不同药物治疗。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新乡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2369,规格:25mg/片)治疗, 每次3-4片,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治疗6个月。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新乡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2369,规格:25mg/片)联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20050,10㎎/片)治疗,阿司匹林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阿托伐他汀每次服用1片,每天一次。采用两种药物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3]: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对其治疗效果做出判定。治愈:患者的意识障碍、头痛等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没有神经缺损;显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有轻微病残或神经缺损;有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患者伴随有较严重的病残或神经缺损;无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各种功能损伤严重。治疗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的结果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分别使用(%)和(±s)表示,对两组的数据比较结果采用X2、t进行检验,最终得出P<0.05,本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血栓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动脉主干、皮质支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脑部血管增厚,血管腔变得狭窄、闭塞,形成血栓,导致脑供血不足,局部脑组织因缺氧和缺血而发生坏死的现象。动脉硬化时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在老年人当中尤为多发,病情发展快,随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将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于脑血栓的治疗当中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开始在临床当中尝试应用。
本研究中采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与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显著,且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对脑血栓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都是治疗脑血栓的主要药物[4],阿司匹林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服用后容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他汀类药物,属于酶的抑制剂,对于血栓形成酶和胆固醇形成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能够防治血栓形成,促进板块的破裂。缩小颈动脉斑块。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与以上分析相吻合,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萍.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5,2(15):53-54.
[2]李艳军,邵宏元.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30-31.
[3]王本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9):26-27.
[4]谭俊杰,.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2):145-146.
论文作者:李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类药物论文; 对照组论文; 颈动脉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