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张银艳

江苏省丰县中医医院 江苏徐州 221700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9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均较护理前下降,且对照组下降程度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率,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201-01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现象,主要由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及血管老化引起,当患者出现情绪激动或体力剧烈损耗时,其发病率和致死率普遍升高,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治疗脑出血疾病多采用治疗结合护理模式,通过有效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承受力,缓解其心理压力,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早日改善。本研究现就其在术后护理中取得的疗效做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9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排除术前术后深度昏迷、意识不清、脑疝、并发心肺疾病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1:13,年龄42-75岁,平均(58.37±4.18)岁;基地区出血7例、脑叶出血5例、丘脑出血8例、小脑出血1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0:15,年龄43-746,平均(59.49±4.35)岁;基地区出血6例、脑叶出血7例、丘脑出血9例、小脑出血13例。两组基线资料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基础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及生活指导。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行有效干预:①患者入住神经内科后,针对其病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记录。②制定护理计划,并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护理内容、目的和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③依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特别饮食护理,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增强患者体质。④密切注意患者心理状态,通过交流询问其生活需求,并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叮嘱家属给予精神支持,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⑤向其普及疾病和健康知识,叮嘱患者养成良好习惯,并注意个人卫生清洁,以预防疾病。⑥讲解卧床翻身或下床活动注意事项,指导其定期翻身、肌肉按摩及下床活动,以避免肌肉麻痹、坏死或静脉血栓的形成。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总分80,与疗效成反比;以生活质量评分表(GQOL-74)评估,总分100,分值与疗效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ab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生理机能、精神状态、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低于观察组评分(P<0.05),见表2。

注: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此也伴随着脑出血患者人数增加,为临床带来较大的治疗压力[3]。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临床结合护理模式发展,在其治疗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通过给予患者生理、心理、运动、饮食以及生活习惯指导,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改善,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4]。本研究现就2014年6月-2016年6月以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取得的疗效做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效果探究提供循证依据。

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后其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明显较对照组评分低;此外,比较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对照组生理机能、精神状态和物质生活状态各项评分均较观察组低;由此证实临床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此结果与邓永莲文献中研究结果相似[5]。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其是依据例如脑出血类似疾病患者病情制定的一套完整性、系统性和特殊性护理服务,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手段,协同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保留其治疗知情权,增加放心度[6]。通过临床护理可给予患者合理饮食调配增强其身体素质,提高治疗承受力,降低临床危险;心理安慰则可以增加患者心情愉悦度,消除其不安、焦虑的负面情绪;普及疾病知识及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感染疾病发生。此外,合理有效的运动训练可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并避免或减少肌肉萎缩或深静脉血栓的产生[7]。临床护理路径的推行极大地突出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主体”的现代护理服务理念,其是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多年护理经验所得,可以很好地的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受患者欢迎[8]。受例数限制和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尚未对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作详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综上所述,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并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孙艳杰.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7):33-34.

[2]岑益女,陈利波,卢筱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6):933-935.

[3]谢利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157-158.

[4]冯秀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2):2313-2315.

[5]邓永莲,陈宗宁.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1):1453-1455.

[6]霍云云,刘华,师雪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2013,53(10):75-77.

[7]韦丽萍,钟焕琴,韩锦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6,36(1):60-62.

[8]方萍,岳明,霍佳佳,等.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护士层级管理对脑出血患者安全效果的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7):2391-2393.

论文作者:张银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张银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