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 杨少帆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项目中十分常见的,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造成裂缝问题的原因众多,可能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也可能是建筑结构的材料、施工的工艺技术不合适造成的。楼板裂隙的出现将降低钢筋混凝土的寿命,如若放任裂隙加大加深,将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承载重力的能力下降,进一步造成危害,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充分了解建筑工程中形成混凝土楼板裂隙的原因,并及时地对症下药,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
1几种普遍的楼板裂缝
1.1分布在线管附近的裂隙
这种裂隙常发生于建筑物楼板采用分离式配筋的情况下。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线管将会形变,对混凝土产生牵拉力,导致混凝土也同步形变,一旦钢筋无法抗衡混凝土的形变,即钢筋无法对混凝土起到制约的作用的时候,混凝土将会出现缝隙。另外,在对线管进行预埋处理时,如果操作不规范或者本身设计不合理都可能造成此种缝隙。
1.2分布在支座附近的裂隙
通常这种裂缝呈与支座平行的方向分布,有时也会出现呈环形分布的情况。在客厅等楼板跨度面积较大的地方容易出现这种缝隙。分布于房顶的四面角落的裂隙。这种裂隙通常出现在房屋四面墙与房顶的交界处,与相邻两面墙体呈四十五的的夹角,即与墙角形成一个三角形。此处裂隙常常不是单个存在,可能达到一个房角出现两到三条裂隙。
2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发生的原因
2.1裂缝与混凝土的湿度保养的关系
浇楼板的裂缝和混凝土的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具有适当的湿润度的混凝土的延展性要更大,而干燥的混凝土的裂缝发生率更高,有关学者研究认为对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对浇楼板的裂缝现象有改善作用,混凝土的水分更多才能保证自身的拉伸度变大,而失去水分的混凝土的拉伸力度比较小,容易出现裂缝。保持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的水分平衡,能使浇楼板不会发生由于湿度差异引起的表面开裂,裂缝的产生会通过楔劈作用出现收缩力集中,使裂缝延伸至内部,混凝土的干燥现象加重会进一步加大裂缝的深度。
2.2裂缝的形成与混凝土早期扰动的关系
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4.5.4条规定“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此时能否在其上进行砌筑活动,值得讨论。而目前的普遍状况是第一天浇筑混凝土,第二即开始砌筑,而且施工荷载严重超标,养护随即停止。混凝土楼板在停止养护的干燥环境下受到过载的扰动,影响了混凝土的致密性。板并非理想的连续匀质体,它的物质组成很不均匀,加之施工扰动,内部存在很多不均衡点,这些点的集中应力,当受到变形作用时,极易产生裂缝。裂缝出现的部位与薄弱环节的关系。
3土木工程楼板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3.1强化工程设计质量
强化工程设计质量,是控制楼板混凝土裂缝的首要环节,要求设计师认真做好设计调查工作,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并采用针对性设计,有利于提高裂缝控制效率。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合理控制楼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在对梁板砼进行设计时,其强度应控制在C30以内,并合理增加配筋率,可采用双层双向的设计方法。在对楼板内进行设计时,应防止楼板内存在管线交叉的情况,并对建筑物的梁板和墙体进行重合设计,以提高楼板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形变问题。同时,在基础设计方面,除了要保障各个柱的尺寸、结构相一致之外,还要保证荷载力相同,避免出现沉降差异。另外,每个地区的气候、温度等不同,对楼板混凝土的影响效果也不同。在进行设计时,应考虑地域性差异情况,可适当增加保温设计。既可以提高建筑物保温效果,降低建筑能耗,又可以减少环境差异、温度差异,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合理搭配材料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浇筑阶段会发生水化反应,增加了水分的蒸发率,导致楼板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等问题。对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调整水泥灰的配比值,应控制0.5以内。由于混凝土的输送方式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制水量,以泵送混凝土为例,其制水量应控制在180kg/m3以内,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配比值,有利于提高楼板混凝土的塑性,强化抗裂性能;第二,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商品砼材料,将其与外加剂一起使用,能有效降低水泥灰的使用量。同时,在楼板混凝土调配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膨胀剂和聚乙丙烯纤维,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防止出现早期开裂等问题;第三,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浇筑规范进行工作。在振捣环节上,应确保振捣均匀、密实,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防止出现开裂情况;第四,在混凝土运输阶段,应严格控制运输时间段,对于冬季来说,应在早6点前或晚6点后。当处于春季时,应在早5点前或晚8点后,并采用喷洒冷水等方式来进行保温,有利于控制水化反应,防止出现收缩裂缝。
3.3优化施工管理
当处于施工阶段时,应做好预埋管工作,将其设置在楼板中间位置处,并采用捆绑等方式进行固定。在预埋前,需要对钢筋撑脚的各项数值进行计算,合理确定施工高度,将预埋管线绑在撑脚上可提高其稳定性。同时,当楼板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延长其空载养护时间,有利于控制楼板混凝土早期裂缝。各个管线之间的距离应在30cm左右,对于管线重合地区应适当增加配筋率,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防止出现裂缝。为了提高楼板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可在楼板上下处设置钢丝网,并与各管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增强楼板的安全性和抗裂性。另外,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浇缝的处置与管理,通常浇缝间距在25m~35m以内,其保留时间应在两个月以上,以便于后期处理裂缝问题。
4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4.1表面处理法
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4.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4.3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注入砼裂隙,达到闭塞的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很好。也可利用弹性补缝器将注缝胶注入裂缝,不用电力,十分方便效果也很理想。
5结束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相较于以往的建筑模式具有较多突出优势,其抵抗渗漏的能力以及易于把握的整体性都使得这一建筑工艺广为利用。然而,混凝土楼板容易出现裂隙这一问题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防治。由于行成裂缝问题的原因众多,可能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也可能与建筑结构的材料、施工的工艺技术不合适有关。所以工作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因素科学的应对混凝土楼板裂隙问题,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实际施工、环境因素、设计等方面施行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栋.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109-110.
[2]周鹏,甘斌.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6(01):93.
[3]刘亮.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技术[J].建筑安全,2016,31(02):49-51.
[4]王海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2):171-172.
[5]陈永鹏.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以及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5(01):153.
论文作者:刘跃,杨少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裂缝论文; 楼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裂隙论文; 建筑论文; 管线论文; 表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