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医患沟通和常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医患沟通方式(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判别护理效果。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医患沟通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医患沟通;常规护理;老年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会持续升高,其主要由于患者胰岛素的分泌量不足而导致的,可能是由于患者存在遗传病史,也可能由于患者进食量过大,缺少运动而导致肥胖,进而发生糖尿病病症,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年纪大,机体能力下降严重[1],长期受到病症影响,其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这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本实验研究就医患沟通和常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包含男患19例,女患20例,年龄为60-84岁,均值为(70.56±3.25)岁,病程均在1.2-15.9年,平均病程为(6.25±2.23)年;对照组中,包含男患21例,女患18例,年龄为61-83岁,均值为(71.12±3.06)岁,病程均在1.4-16.0年,平均病程为(6.58±2.18)年。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血液学检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使用禁忌,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肾脏、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排除意识模糊、精神异常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未签署知情协议的老人。经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在老年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叮嘱患者按时应用药物,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及时开窗通风,并对带领患者进行有氧运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组护理方式如下:
1.2.1 患者机体情况评估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退化严重,极易合并多种疾病,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家庭地位及角色、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基本情况进行掌握[2],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监控,以此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1.2.2 沟通疏导
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信息后,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在进行教育过程中,需要及时询问患者存在的疑问:比如患者会说自己平时饮食量很大,但是却消瘦,原因是什么呢?护理人员就可以对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若是患者担忧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可以对糖尿病治疗的成功案例进行介绍,以此通过解疑答惑的沟通方式,调整患者不良心态。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深入与患者交流,对患者的人际关系及不良心理情绪进行了解,并以言语鼓励方式激励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病症,融入社会环境,提升其用药的依从性[3]。
1.2.3 病症指导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病症指导,告知患者正确应用血糖仪监测血糖的方法,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对正确的饮食方式等进行介绍,比如患者应减少糖分摄入,应减少饮食量,并按时应用药物,在病症指导过程中需要耐心对患者讲解,若是患者存在不懂的地方,应主动帮助患者分析。
1.3 观察指标
采用血糖监测仪器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x±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血糖情况对比
组别n空腹血糖(mmol/L)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实验组395.65±0.856.11±1.23
对照组397.12±1.189.85±2.24
t6.6999.140
P0.0000.000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经常会出现饮水量增加、尿量增加、饮食量增加、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多种表现,病症本身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下,患者的肾脏、心脏、肝脏、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均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就需要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以运动、饮食和药物控制方式降低患者血糖,采用医患沟通方式进行护理,能够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把握,以问答方式解决患者内心疑虑,并耐心对患者进行病症指导,加强患者对血糖仪使用方式的掌握,合理患者的运动与饮食方式,以此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5.65±0.85)mmol/L与餐后2小时水平(6.11±1.23)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医患沟通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较高的血糖水平,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医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兰,杜婉怡,余坷坪.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7,18(5):555-556.
[2] 纪敏,叶永秀.中药食疗配合延续性护理对中老年糖尿病 患者SAS、SDS、SES评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3):63-66.
[3] 郝静,张玮,魏敏,等.中医穴位按压与食疗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1331-1332.
论文作者:刘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病症论文; 老年论文; 方式论文; 实验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