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丁小宏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丁小宏

哈密市腾达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为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以及城乡住房需要和生产建筑的需要,我国还需要兴建大量的房屋建筑,现阶段我国以及获得了十分丰富的地基处理技术相关经验,很多房屋地基处理技术的水准已经可以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因此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但是现阶段对于房屋建筑环境以及建筑要求等方面的限制非常多,因此,房屋地基处理技术的难度不断增大,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以及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1.1困难性

房屋建筑施工和其他项目的施工相比要求较高,因此增加了施工中的难度和问题,尤其对于地基的处理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的空间和相关的处理技术受到严格的限制,一旦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房屋建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1.2潜在性

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关系着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地基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对建筑结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地基处理不牢靠,将对影响其他环节的施工,并发生许多潜在的问题,进而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造成重大的影响。

1.3严重性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寿命,如果地基处理存在问题,或者是其他施工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埋下隐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地基问题时,施工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对此问题进行处理,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1.4多发性

地基问题是房屋建筑设计中最常见的问题,若地基处理中采用的实用技术和施工方法不正确,容易导致施工中出现房屋建筑坍塌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安全隐患。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2.1强夯法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先对碎石桩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地基土进行排水固结的目的,然后选定具体的强夯点,在冲击力作用下能够击散碎石桩,然会沿着碎石桩的桩径将地面的碎石挤入填土层当中,从而增强地基上部的密实度,进一步满足房屋建筑对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要求。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关键,有效把握夯实的次数、深度以及夯沉量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地基夯实的效果。夯击加固深度的确定是根据土层的厚度和地基湿陷程度来确定的。单位夯击量的确定要根据地基的结构类型荷载大小以及计划夯击的深度来确定,综合考虑土壤的属性以及夯击的深度,才能够确定合适的单位夯击量。通常情况下,地基土的性质能够确定夯击次数的多少,在夯实的过程中,先夯实两到三遍,然后降低强度再次夯击,从而加强地基的承受能力。

2.2粉煤灰吹填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粉煤灰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将粉煤灰吹填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能够加快地基表面水泥的固结速度,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降低整个工程的加工费用。实际应用中,将一定比例的淤泥和粉煤灰进行混合,确保粉煤灰混合的均匀性,达到改善土的固结性质,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的稳定性的目的。

2.3排水固结法

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中,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应用于应对地基的稳定性以及沉降问题。其原理是在软土地基中,利用构建垂直方向上的排水结构,来逐渐的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使得软土水分明显下降,进而时期固结成形,提升了房屋建筑的地基的承载力。而且这种方法还能提升地基的抗剪切力性能,提前将地基的沉降完成。具体的说来,有三种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1砂井法

砂井法是指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设置一些砂井,然后再设置的砂井上安放砂垫层、砂沟等结构,利用其来作为土层中额外的排水通道,提升排水效率,加快土层中水的排除,利于土层固结,实现土层强度的增加。

2.3.2电渗排水法

电渗排水法是在土层中设置接有直流电的金属电极,通过直流电的电场作用,使得土层中的水分从阳极向阴极流动,然后再将在阴极汇集的水排出。

2.3.3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是指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之前,在施工的场地内事先堆放一些同房屋建筑负载相当的砂石等,来预先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压,在施工前就完成软土地基中大部分的沉降过程,是软土固结,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3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3.1施工应用

3.1.1进行测量定位

首先使用钢管打300mm的深度,钢管直径为30mm,然后在钢管中灌入石灰粉,最后将钢筋插入其中复核检查打好桩的位置是否对应,保障所有打好的桩能够对应桩位。

3.1.2钻机的使用

首先要检查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对于土质较硬的地基不用增加支腿的面积,对于土质较软的地基需要将钻机稳定再在处理。在钻机钻进土层的过程中,动力头的工作电压、电流以及动力头要根据土层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采用间接式的进钻方式。

3.1.3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的配比与地基的牢固是分不开的。要想保障地基的牢固性,就必须按照一定的工程标准配比混凝土,保障混凝土配比均匀且搅拌合理。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和易性和质量,混凝土浇灌后及时封顶,保护好桩头。

3.2施工质量控制

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基础轴线发生偏移、基础标高误差较大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地基的施工的质量,因此应当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3.2.1基础轴线偏移

基础轴线偏移主要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先砌山墙和外墙,在砌横墙时无法找到基础槽中线,从而致使轴线发生较大的偏移。或者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保护好控制桩,现场施工人员没有控制好轴线。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外墙角处设置保护措施,防止槽边碰撞而发生偏移。或者在基槽内设置中心桩,并对其进行审核。

3.2.2基础标高控制措施

砌筑地基之前,基础标高应当仔细检查,在不平处使用细砂石找平。首先使用皮数杆检验测量,并且使用水准尺进行校准。砌筑地基时要确保双面挂线横向方向水平,每砌一层确保各个方向水平。

3.3控制好地下水

主要内容:①承压层的含水渗透系数从上到下会展现出不断变化的情况,一旦有着相同的降幅,这样就说明具有越深的降水井,进而就有越大的单井出水量。而井的深度如果超过标准值,会将出水量对水位降幅的正面影响降低。通常基坑的挖掘深度要比管井的深度浅6m左右才合适;②一般含水层的土质由粉土、粉砂土和粉质粘土交替组成,这些土质有着较差的渗透性,对出水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基岩的底部控制了井深,通过底部的卵石层和砂层,进而能够将渗透系数提升,这样完整的井就形成了;③一旦开挖出的基坑面积较大,在坑内如果具备布井的条件,这样可以对坑内布设沉水井的方法进行应用,进而降低对四周环境的影响和管井的数量。一旦基坑的面积不够,应该选择将井布设在基坑内外,控制其对四周环境的影响与降幅。

结束语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的处理作为关键的环节,地基结构的稳固性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寿命,通过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不同技术的分析,探讨了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地基的情况选择最优的处理技术,从而保障地基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道.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 256.

[2]李宇男.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09: 105+112.

论文作者:丁小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丁小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