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外交倾向: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_大西洋论文

俄罗斯的外交倾向: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_大西洋论文

俄罗斯的外交走向: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亚论文,大西洋论文,主义论文,俄罗斯论文,外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俄罗斯走向何方,是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或者说是融入西方,还是独立自主 ,保留自己的民族特性,在外交界和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俄罗斯尽管在冷战后 实力有很大的削弱,但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高素质的人口、雄厚的科 学和技术基础、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实力、传统的国际影响和独道的外交技巧,仍不失为 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它的外交走向必然会对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 而深远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起

俄罗斯的外交,在其立国之初曾有过一段大西洋主义,即西方主义占上风的时期。但 时间不长,一、二年后俄罗斯外交摆向欧亚主义。1996年普里马科夫任外长后,俄罗斯 外交的欧亚主义色彩更浓,明确宣布其外交目标是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大国地位、推进 世界多极化进程、争取成为世界独立的一极和全方位地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普京19 99年底当政后,全面继承了这一路线,并且批准了新的《国家安全构想》和《军事战略 》,进而使俄罗斯外交欧亚主义性质在理论上和法律上得到确认。然而问题发生在2001 年“9·11”事件之后。“9·11”事件后,普京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向美国和北约接近 的方针,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步骤:无条件支持美国反恐,赞成美国在中亚和格鲁 吉亚驻军,平和地对待美国退出反导条约,默认北约第二轮东扩,等等。普京同美国和 北约的接近得到了一些回报:美国宣布不再视俄罗斯为对手和敌人,给予俄罗斯“八国 集团”正式成员的资格,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对俄罗斯打击车臣分裂武装开始 沉默继而又将三个车臣分裂组织列入恐怖组织名单,俄美关系因而取得重大的进展。由 于以上情况,俄罗斯国内和国外不少人对普京对外政策原先的欧亚主义性质产生了怀疑 ,认为普京已放弃欧亚主义,接受了大西洋主义,奉行的是一条融入西方的路线。当然 ,还有一些人持不同的看法,认为普京对外政策的调整是一种策略需要,俄罗斯并未改 变原来的对外政策方向和目标。现在人们对普京对外政策调整和俄罗斯外交走向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

二、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俄罗斯现在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国。但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古称罗斯)在公元7—8世 纪是居住在东欧平原上的斯拉夫民族的一支。它公元9世纪又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 曼人的一支瓦兰基亚人融合,吸取了北欧文化。公元10世纪末,俄罗斯人皈依拜占庭基 督教——东正教,接受了拜占庭文化。13—15世纪,俄罗斯人被蒙古人统治了两个半世 纪,接受了东方专制制度,打上了亚洲文化的烙印。16世纪,俄罗斯人跨过乌拉尔山脉 进入亚洲,不断东渐南侵,征服了直到太平洋的西伯利亚和远东辽阔疆域和直到兴都库 什山的中亚大片土地。17世纪,俄罗斯开始同欧洲(即西欧)交往,直到18世纪彼得大帝 才打开“面向欧洲的窗户”。此后,俄罗斯才正式进入欧洲,参与欧洲的事务和大国争 夺,一个时期还成为欧洲的霸主和镇压欧洲革命的“宪兵”。俄罗斯的这一历史经历, 使得它在地理上,横跨欧亚大陆,成为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在血统上,俄罗斯人是 一个以斯拉夫血统为主的混血民族。在文化上,它既打上了斯拉夫村社文化、东正教宗 教文化、北欧文化和蒙古东方专制制度的烙印,更受到后期西欧文明的影响,形成了俄 罗斯独特的文明。

俄罗斯这种亦欧亦亚、非欧非亚的地缘、种族、文化特点,使得一些欧洲人不承认俄 罗斯人是欧洲人,许多亚洲人也不承认俄罗斯人是亚洲人,就连某些俄罗斯人也不知道 自己究竟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的奇特现象。这就引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俄罗斯国家和民 族的属性是什么,俄罗斯国家今后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是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还 是欧亚主义。

大西洋主义也称西方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崇拜西方的文明和价值观,强调俄 罗斯的欧洲属性,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同欧洲的历史没有本质的区别,俄罗斯应该全面仿 效和融入西方。有些人还以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认为俄罗斯的历史是一片空 白,俄罗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有的只是愚昧、野蛮和黑暗,俄罗斯要走向光明,只 有向西方学习。

斯拉夫主义与大西洋主义同时产生。它认为俄罗斯拥有自己的独特的历史,崇尚东正 教和俄罗斯村社文化,认为俄罗斯负有救世使命,主张以俄罗斯为中心实行斯拉夫民族 大联合,建立斯拉夫帝国。

大西洋主义和斯拉夫主义这两种思潮在俄罗斯知识分子中产生和流行,引发了俄国政 治思想史上一场西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的大争论。这场大争论在此后的二百多年内时高 时低,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立国。这两种思想流派相互对立,但 都认为俄罗斯负有救世使命,他们在让俄罗斯在世界上起特殊作用这一大方向上是完全 一致的。

欧亚主义的产生和传播要比大西洋主义和斯拉夫主义晚一百多年。它产生于20世纪初 俄罗斯移民和知识分子中间。它介于大西洋主义和斯拉夫主义之间,认为俄罗斯是一个 独特的欧亚人种群体,既不同于欧洲(即西欧),也不同于亚洲,既不属西方,也不属东 方,俄罗斯人繁衍生息在不欧不亚的欧亚大陆,其文化也是不欧不亚。欧亚主义是大西 洋主义的反对者,认为俄罗斯不能盲目追随西方,而应该走自己的道路,创造自己的独 特文明。欧亚主义者既批判所谓欧洲文化代表全人类文化的观点,认为欧洲文化腐朽、 没落,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同时它又不同意斯拉夫主义的关于俄罗斯人具有单纯斯拉夫 血统的观点。它强调俄罗斯民族传统中包含有“成吉思汗的遗产”,认为正是蒙古人的 统治才奠定了俄罗斯横跨欧亚地域和对这一地域进行统治的政治基础。有些人甚至还称 “没有鞑靼人的统治,就不会有俄罗斯”,认为莫斯科王朝是蒙古金帐汗国的继承人, 俄罗斯肩负成吉思汗一统欧亚地域的使命。

这三大思想统派,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们仅仅是思潮,没有建立政党,但是它们在知 识分子中的影响很大。例如欧亚主义在移民和知识分子中间传播很广。二是它们都产生 在俄罗斯内外矛盾交织,广大民众和知识阶层彷徨歧途、探求救国之路的历史时刻。例 如欧亚主义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之初,这时俄国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 贫困、饥饿笼罩全国,各种思潮纷纷登场,欧亚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在苏联存在的70 多年里,随着苏联国力增强和共产主义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这三大思想流派也就失去了 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走下坡路:经济下滑,人民生活困难 ,民族矛盾尖锐。在此情况下,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重新抬头。戈尔巴乔夫在20世纪80年代中提出“新思维”,幻想建立“共同的欧洲家园 ”,表明了他对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和对大西洋主义的 认同。苏联解体实际上是在彼得大帝打开“面向欧洲窗户”后俄国历史上又一次打开“ 面向欧洲窗户”,标志着大西洋主义的胜利。

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立国在俄国历史上首次为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提供 了驰骋的宽阔空间。以代总理盖达尔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高举大西洋主义的旗帜,主 张走西方的道路,同西方建立盟友关系,进入西方大家庭。叶利钦总统在初期也倾向于 大西洋主义。他在经济上按美国专家的建议推行休克疗法,在政治上抄袭西方的民主制 ,在外交上向西方“一边倒”。推行大西洋主义的结果,俄经济不断恶化,政局混乱, 国际地位跌落,国家利益受损,居民生活状况恶化,因而大西洋主义声名狼籍,其头面 人物在第一次国家杜马选举中纷纷落马。斯拉夫主义以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 为代表,坚持大俄罗斯主义和对外扩张主义,主张恢复对波罗的海三国和中亚的统治, 要求收回阿拉斯加、芬兰、乌克兰和波兰的部分领土,宣布要联合斯拉夫民族重建俄罗 斯帝国。斯拉夫主义在1993年12月俄罗斯第一次国家杜马选举中获得了22.7%的选票, 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是它的主张极其危险,其首领日里诺夫斯基被人们称作“狂人” 。在第二次杜马选举中,自由民主党的得票率急剧下降,现在在俄罗斯政坛已无足轻重 。欧亚主义在俄罗斯立国之初在俄政坛就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倡导者是俄前驻美大使, 后来又先后任国家杜马外委会主席和副议长的“亚博”集团领袖之一的卢金。欧亚主义 认为俄既是欧洲国家,也是亚洲国家,要在东西方、南北方之间求得平衡,应把俄美、 俄欧和俄中关系放在同等优先的地位,不要搞亲美主义。随着大西洋主义的失势,欧亚 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甚至最后也被叶利钦总统所认同。1992年底,他调整俄罗 斯的对外政策,强调俄罗斯的外交应像它的国徽上的双头鹰那样,一头看西方,一头看 东方。1996年1月他任命普里马科夫为外长,取代亲西方的科济列夫。普里马科夫推行 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使得俄罗斯外交完全转向欧亚主义。这一外交政策一直执行到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提前辞去总统职务为止。

三、普京上台后推行的是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

俄罗斯国内和国外几乎一致的看法是,在“9·11”事件前,普京完全继承了其前任的 对外政策,倾向欧亚主义。因为他在上台后的近二年内,始终坚持其前任定下来的三条 原则:把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大国地位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坚持外交的全方位性 ;争取俄罗斯成为多极世界独立的一极。当然,普京的外交除了继承之外,还有调整和 发展。调整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外交为经济服务,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 ;发挥大国作用要考虑俄罗斯的国力,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处理对外关系,既要 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妥协,避免对抗。在具体做法上,普京面对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一 面不失时机地力图缓和同它们的关系,避免对抗,一面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一、批准 新的《国家安全构想》和《新的军事学说》,视西方为主要威胁和竞争对手;决定扩大 使用核武器的范围,加强核威慑力度,确定:如果对俄罗斯及其盟国使用核武器和大规 模毁灭性武器,如果俄及其盟国的安全十分危急,如果俄遭到大规模常规武器侵略,俄 有权使用核武器。二、决定增加军费,加强军力。将军费提高到占国民生产总值3.5%。 继续部署白杨M第五代洲际导弹,发展多种新式战略武器。三、反对美国修改《反弹道 导弹条约》和建立国家反弹道导弹系统,在同美国就此问题的谈判中不作让步。四、顶 住西方的压力,不停顿地对车臣分裂武装进行清剿。五、针对国际恐怖主义在中亚和外 高加索的蔓延和美国、北约在这一地区不断渗透,加紧做独联体国家的团结工作,并取 得了成效。六、发展同中国、印度、日本、伊朗、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关系,加强俄罗斯 外交的全方位性,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从上可以看出,普京在“9·11”事件前的所 作所为都是为了强化俄罗斯外交的欧亚主义特性。

“9·11”事件发生后,普京为了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改变俄罗斯被美国视为敌人 和对手的不利地位,大力向美国靠拢,全力支持美国反恐,并不惜在许多关系俄罗斯国 家利益的问题上对美国迎合和让步,使俄美关系取得了突破。对这一阶段俄罗斯外交的 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普京接受了大西洋主义,推行亲西方外交。 持这种看法的人主要是亲西方的民主派和某些西方学者。普京总统的助理亚斯特任布斯 基也持这一看法。他认为,“欧亚主义没有给俄罗斯带来任何好处。只有选择欧洲道路 ,俄罗斯才能尽快进入正常生活的国家和社会的圈子”。另一种认为,普京仍然坚持欧 亚主义,普京同西方接近,对美国迎合、让步,是在美强俄弱的形势下被迫采取的“不 情愿的措施”。其目的是改变不断受美国打压、遏制的处境,为振兴经济创造一个有利 的外部环境。普京原定的东西兼顾的全方位外交并没有改变,普京的对外政策调整是策 略手法不是战略目的。2002年6月俄罗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同笔者和其他中国学者谈到 普京“9·11”事件后对外政策调整的性质时说过一段有份量的话。他说,俄罗斯现在 所处的环境与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所处的环境相似。那时莫斯科公国臣属不可战胜的 蒙古金帐汗国。莫斯科公国当时一面委屈求全,对蒙古汗国俯首称臣,一方面积蓄力量 ,联合其他汗国壮大自己,经过两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最终推翻了蒙古汗国的统治, 造就了一个统一、强大的俄罗斯帝国。莫斯科公国的这一政策为后代执行灵活、务实的 对外政策提供了依据。普京的对外政策就是根据莫斯科公国的榜样制定的。这种看法认 为,普京外交的实质仍然是欧亚主义。

普京现在推行的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欧亚主义,也可称作新欧亚主义。这种新欧亚主义 既有原欧亚主义的某些基本特征,又吸收了大西洋主义和斯拉夫主义某些合理的成份。 新欧亚主义的特点是:一、同西方接近、搞好关系,但不亲西方;二、要爱国主义,但 不要极端民族主义;三、搞平衡的全方位政策。既重视西方,也重视东方;既重视北方 ,也重视南方。当着西方的面,强调俄罗斯是欧洲的一部分,俄罗斯人是欧洲人,俄罗 斯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俄罗斯要融入欧洲。但是当着亚洲人的面,又强调俄罗斯 是亚洲国家,俄罗斯是亚洲的一部分,俄罗斯的目标是融入亚洲,汇入亚洲飞速发展的 经济大潮。但是从根本来说,普京重视欧洲胜于亚洲,但并不意味着倒向西方,其外交 会有更多的欧亚主义的成份。

四、决定俄罗斯外交走向的重要因素

决定俄罗斯外交走向的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和非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主要包括总统的政治意向、中央政权的行为与控制能力、国内政 治力量对比、社会心态等。这些是决定俄罗斯外交未来走向的最直接因素。

1.普京总统任职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他是一位务实的现实主义的爱国者。他的长远目 标是要把俄罗斯变成世界一流强国,他的近期目标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把俄罗斯的经济 搞上去。为此,他提出了外交为经济服务,对外目标服务于对内目标的原则。外交的全 方位性和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是他的外交的两个轮子。他处事冷静,机智灵活,在对美 关系上表现最为明显。“9·11”事件前面对美国的压力,毫不妥协,奋力抗争。“9· 11”事件后他为了改变受美国打压的地位,力排众议向美国靠拢,作出了令常人难以想 象的迎合和让步。然而,在俄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不再视俄是对手和敌人后, 他在许多问题上把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同美国据理力争。他在处理伊拉克危机和战争问 题上的表现就是突出的例子。看来,俄美关系发展的势头还会保持下去,但由于两国存 在诸多利益上的不一致和观点上的分歧,俄罗斯不会同美国搞到一起,更不会结盟。

2.俄罗斯实行的是总统集权的多党民主制,总统握有巨大的权力,议会权力十分有限 。普京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国家权威措施。例如:建立七个联邦区,规定联邦主体 (即州和自治共和国)的领导人不再兼任联邦委员会(上院)成员,建立国家垂直领导体系 ,强化了总统的权力。打击金融寡头,震慑媒体,使金融寡头及受其控制的媒体受到制 约。现在普京牢固地控制着政权,改变叶利钦时期一直存在的“令行禁不止”的状况。

3.普说上台二年多来,俄罗斯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得到普京支持的 、倾向于欧亚主义的“团结”党等中派组织已取代左派在国家杜马占有优势,自民党失 势,主张西化的激进民主派一蹶不振,普京牢固的掌握着国家杜马,改变了叶利钦时期 政府与国家杜马相互对立的局面。

4.俄罗斯的社会心态,总体说来对俄罗斯外交向大西洋主义倾斜不利。根据2002年3月 进行的民意调查,俄罗斯多数民众和80%的社会精英怀疑和不赞成普京推行的向美国靠 近的政策。他们认为,普京向西方靠近得不偿失。2002年底,俄罗斯52%以上的被调查 者认为北约是俄罗斯安全的威胁。56%被调查者对北约成员国有恐惧心理。俄罗斯的这 种社会心态是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2002年下半年以来普京对美国违背俄罗斯利益 和观点的做法作出了反应。例如:建立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同三个“邪恶轴心 国”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发展关系,在吉尔吉斯建立空军基地,联合法、德反对美国对 伊拉克动武等等。普京采取以上措施除了有国家利益和俄罗斯国际影响的考虑外,还有 社会民情在起作用。

非政治因素。非政治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国际因素等。

1.经济因素对俄罗斯外交走向的选择影响甚大。俄立国之初,俄经济陷入困境,俄罗 斯曾把希望寄托在西方的支持和援助上。这是俄罗斯采取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的经济原因。但是后来西方的援助口惠而实不至,美国人建议的休克疗法失败,俄经济 跌入万丈深渊。这时俄罗斯猛醒,决定改弦更张,采取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今 后,经济因素仍将对俄罗斯的外交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

2.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俄罗斯外交走向。俄罗斯是欧亚国家,未 来地缘因素在俄罗斯外交选择中虽然起重要作用,但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因素的作用也 会很大。俄罗斯是一个个性很强的民族,即使在蒙古人统治的两个半世纪里仍然保存了 原有的文化、习俗和东正教。彼得大帝打开“面向欧洲的窗户”,仿效西方,并一度参 与欧洲的事务和争夺,成为欧洲的“霸主”和“宪兵”,俄罗斯虽然吸取了欧洲的文明 的某些方面,但仍然保持了俄罗斯民族固有的民族特性。而这些对俄罗斯外交走向的选 择将起无形的巨大作用。

3.国际因素,即国外因素,也是决定俄罗斯外交走向选择的重要因素。俄罗斯立国之 初投靠西方,但为其所拒。于是,俄罗斯被迫与之拉开距离,转而采取全方位的外交政 策。之后,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打压加重,俄罗斯同美国的关系紧张,为欧亚主义的得 势创造了前提。今后美国对俄罗斯采取何种态度和行动,也会对俄罗斯外交走向产生重 大的影响。

五、俄罗斯向何处去

俄罗斯向何处去,是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是融入西方,还是独立自主?在探讨 这一问题时要明确一个问题,即什么是西方。在二战前,欧洲在世界舞台唱主角,这时 的西方是以欧洲为中心。二战后,美国取代了欧洲,成为西方的领袖,这时的西方是以 美国为中心。具体来说,接受大西洋主义,融入西方,不仅要在政治上接受美国的民主 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经济上建立美国认可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且还要在国际 政治和军事上同美国保持一致,加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为北约合格的成员。按照美国 的标准,俄罗斯还不是一个完全符合标准的民主和市场经济国家。它虽然实行多党民主 制,但美国有些人认为俄罗斯实行总统专权,新闻不自由,人权无保证,甚至称俄罗斯 为半专制、半独裁国家。在经济上尽管欧洲和美国已先后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 但承认只是一个姿态,认为它还未真正建立市场经济。至于俄罗斯要求加入北约,美国 认为它条件不够,发展前景不明,因此只是口头表示北约的大门是朝着包括俄罗斯在内 的一切国家敞开着的,但实际上并不打算吸收俄罗斯入约。根据以上情况,本文试图对 俄罗斯接受大西洋主义,融入北约提出以下看法:

1.俄罗斯人意念中的融入西方,主要是融入欧洲,而融入欧洲则是俄罗斯未来不可避 免的发展过程。这是因为从历史、文化、人种来看,俄罗斯基本上是一个欧洲国家,或 者准欧洲国家,俄罗斯部份人,主要是一些知识分子对欧洲有认同感;俄罗斯的社会制 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欧洲相近,或同大于异;欧洲的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至少在15—20年内将高于俄罗斯,对俄罗斯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具有吸引力;在历 史上俄罗斯同西欧关系密切,曾参与乃至主宰欧洲事务,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才退 出欧洲事务。

2.俄罗斯即使融入欧洲也不是近期的事,这将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史发展进程。俄 罗斯与欧洲既有诸多的相近之处,又有不少自己独有的民族特点,俄罗斯融入欧洲不会 一蹴而就,会遇到持有欧亚主义学派和斯拉夫主义学派观点的人的强烈抵制。现在欧亚 主义学派在俄罗斯某些阶层占相当的优势,今后大西洋主义和欧亚主义之争会持续一个 相当长的时间,难分高下。

3.俄罗斯加入北约难度很大,依目前的形势看,不容乐观。难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美国会提高门槛,设置障碍。北约二轮东扩吸收的中东欧国中,有的在政治民主化 和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不及俄罗斯,但美国出于填补战略真空和扩大自身利益范围的考虑 ,降格吸收。但对俄罗斯要求加入不会高抬贵手,因为美国多年沉积的对俄罗斯的不信 任、猜疑和防范意识根深蒂固,短期不会消除。在俄罗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完全 达标前,在美国对俄罗斯的疑虑完全消失前,美国不会接纳俄罗斯,以免“引狼入室” 。二是俄罗斯加入北约是有条件、有目的的。条件就是北约要由军事政治组织变成政治 军事组织,由集体防御组织变成集体安全组织,实现欧安组织化。目的主要就是通过加 入,改变北约的性质,消除北约对自己的威胁。美国和北约断然不会同意俄罗斯的入约 条件,更不会让俄罗斯通过加入,达到改变北约性质和破坏、搞垮北约的目的。

4.从理论上来说,俄罗斯即使在将来能成为北约的一员,那么也将是一个拥有独特的 民族特性和历史文化传统、独立地位和大国影响的一员,决不会甘心充当美国和西方的 小伙伴。俄罗斯的加入有可能使扩大了的北约更趋松散,促进北约性质的变化。在此情 况下,俄罗斯即使加入北约,也不会改变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5.“9·11”事件以来,尤其是美国提出要攻打伊拉克以来,美欧内部矛盾发展,裂痕 加深。它们之间往昔的磐石般团结已成昨日黄花。今后形势如何发展,人们有各种不同 的估计,最极端的估计来自布什政府的思想库“美国新世纪”的成员罗伯特·卡根和美 国著名学者查尔斯·库普线。前者认为美欧分裂日益扩大最终可能导致北约“边缘化” 。后者认为“下一次文明冲突将在美国与欧洲之间发生,这可能导致西方的终结”。这 未免危言耸听。但是要承认,当前世界处在大变革时期,国际形势在变,大国关系在变 ,美欧关系也在变。问题仅仅在于变的幅度有多大。这些变化必然会对俄美、俄西方关 系以及俄罗斯融入西方问题产生影响。可以断言,在5年、10年、15年以后,人们将会 以全新的角度和视野来讨论俄罗斯外交走向和融入西方的问题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俄罗斯的外交倾向: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_大西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