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巴中 636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5-07共144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SS得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T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SS分数,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治疗积极性,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尿失禁;心理压力;障碍;膀胱
引言:
国际尿控协会(ICS)对尿失禁的定义如下:尿失禁是由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膀胱的括约肌,导致自我控制的消失,从而导致尿液流出。产后尿失禁是由于孕妇分娩或妊娠过程中盆腔内肌肉、筋膜、韧带等支撑组织牵拉过度,而使盆底和尿道周围组织结构受损、功能失常,导致膀胱颈部和尿道周围的组织支撑减弱而发生的妇产科常见疾病,产妇最常见的尿失禁是压力性尿失禁,即指患者在增加腹压甚至休息时,膀胱颈和尿道不能维持一定的压力而有尿液溢出。该疾病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加上妇女产后易出现依赖、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状态,我们在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01~2015-07接诊治疗的144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38岁,平均(32.1±5.3)岁;病程2~8个月,平均(4.1±2.1)个月。其中剖宫产患者57例,另外87例患者为自然分娩。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表现:小便频数或失禁发生在产后1星期左右,初起多有排尿疼痛,尿时淋沥不断、尿中夹有血丝,继则小便自遗,苔薄白,脉沉细。产后尿失禁是属于张力性尿失禁。当分娩时,胎儿先露部通过产道,使盆底韧带及肌肉产生过度伸张;特别是初产妇及手术者,如臀位牵引,产钳.胎头吸引器等,可直接损伤盆底软组织,影响复旧可致尿道膨出,盆底软组织松弛,或有会阴切开裂伤等.张力性尿失禁可随产次增多而加重,中医称“产后遗尿”。[1]发病病因:产后尿失禁并不少见,它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骨盆底的肌肉群(或曰提肛肌)被拉伤或是支配它们的神经血管受伤,而导致提肛肌的松弛、萎缩。分娩过程中,胎儿先露部通过产道,使盆底韧带和肌肉产生过度伸张作用,特别是初产妇及手术助产如臀牵引术、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器助产术等,可直接损伤盆底软组织产后体力劳动、持续性咳嗽、便秘等均为增加腹压的因素,可影响盆底组织恢复,使盆底组织松弛,导致尿道膨出,膀胱颈下降,尿道上段失去紧张度而变为漏斗形,尿道相对变短而宽,泌尿生殖隔及浅层肌肉损伤如会阴深Ⅱ度裂伤可影响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容易发生产后尿失禁。辨证分型:分三型。①气虚型:多产后小便次数增多或失禁,尿液清,面色咣白,倦怠无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舌淡,苔薄白,脉细。②肾虚型:产后小便次数增多,甚至白昼达到数十次,或小便失禁自遗,尿色清,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薄,脉沉细。③产伤型:难产(滞产)或手术产后,不能约束小便,或尿液自阴道漏出,初起淋沥涩痛,尿中夹有血丝,继而疼痛,血丝消失,小便自遗,苔薄白,脉缓。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预防感染:包括敦促患者白天多喝水、如厕后及入睡前用清洁毛巾由前往后清洗外阴。②功能的锻炼:每日起床后以及入睡前平躺,进行45~100次的提肛以及紧缩肛门的活动,方法为:坐或卧位排尿,慢慢收缩肛门和阴道,使盆底肌肉出于收缩状态,但腹肌和腿部需要保持放松的状态,每次收缩的时间超过3秒[4]。③多休息:护理人员应嘱产后妇女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和运动时间。④饮食护理: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便秘,导致腹压增加的问题。[2]观察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放松训练、疾病相关健康宣教音乐疗法、暗示疗法等。首先向患者介绍产后尿失禁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清楚产后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需要感到羞耻,让病人放下心理压力,鼓励病人详细讲他们的临床症状和心理感受,坦率地接受治疗。在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边治疗边沟通,同步做心理放松练习(深吸气,屏气,快速呼气,反复练习)使病人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
1.3疗效判断标准
TSS主要包括心理障碍程度、尿失禁次数、睡眠状态三项,每项分别对象0~3分。根据相关的护理质量标准并结合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我们医院发展护理质量分数表,最高100分,最低0分,并由资深护理人员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取(珋x±s),组间数据对比t检验;计数资料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n=72)
3讨论
产后尿失禁的发病率在我国约为30.9%,这是一个比高血压更为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尿失禁与女性独特的生理结构有关。女性身体结构非常复杂,内盆筋膜,盆腔隔膜和盆底的三部分,直接关系到子宫、膀胱和内部器官。在正常情况下,骨盆底和内脏是密切相关的,即使腹部压力增加,也不会引起尿失禁。在分娩的过程中,膀胱颈、盆底和尿道和其他组织可能受损,导致盆底肌肉的收缩强度减弱,从而导致尿失禁。产后尿失禁的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致使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就医和有效的治疗,长此下去严重影响患病女性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以及预防产后尿失禁仍以无创的盆底康复训练为主,但即便是轻度的尿失禁患者,仍然存在极大的心理障碍,尤其在基层农村,广大的农村妇女对这类疾病仍然难以启齿,患者却常常觉得自己脏,有异味,从而产生害羞,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效果。本课题正是在局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由此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2%,明显高于对照组62%。观察组的TSS评分(1.05±0.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6±1.57)。总之,增强患者的求知率和对治疗康复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效果。综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可以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治疗的热情,心里状态更加放松,所承受的压力大幅减少,因此相应的护理满意度也就越高,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秀梅,蒋联群. 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12,19(03):49-51.
[2]张丽华,常晓红,范亚丽,郭春霞. 产后早期行盆底肌功
论文作者:杨芬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产后论文; 尿失禁论文; 患者论文; 尿道论文; 心理论文; 膀胱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