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基于“云平台”的高职院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实践-----以**学校助产专业为例
项目编号:2018XGJPF4007
摘要: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是一种心灵教育。学生工作者要搞高认识,重视主题班会的作用,不断创新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创新主题班会模式,有助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善思想政治的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主题班会;现状;对策
主题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根据学校教育的要求、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且围绕一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班会活动称为主题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舞台。[1]对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主题班会现状分析
1.主题班会被班级管理事务所取代。部分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时,忽略了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而主要用来处理日常的班级管理事务,例如在班会上处理学生评优评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入党积极分子等日常事务。使得主题班会活动形同虚设,有效性无法正常发挥。
2.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主题班会的高效开展同样需要辅导员做好教学设计,从主题班会的内容、开展方式、学生特点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通过开放式讨论交流、引导感悟等方式,增强对学生德育教育。
3.缺乏辅导员的指导和比较。部分辅导员采取教师单向式的说理教育,“全程包办”的呆板程式;还有的辅导员当甩手掌柜,直接交给学生全权处理,导致整个活动只有学生干部在参与,其它学生无所事事,了然无趣,便会对班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参加或不配合等,从而产生很多不良后果。辅导员对主题班会的指导不足,致使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达到解决问题和教育的目的。主题班会缺乏相互观摩、竞赛,没有比较、研究,就无法取长补短,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提高本班主题班会的效果。
4.德育宗旨不够突出。主题班会最重要的宗旨便是开展德育教育。通过对班务的解读、对学生的了解,提练出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去展开讨论和思考,从而更好地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辅导员常常会忽略主题班会的德育宗旨,使得班会缺乏德育的内容,无法发挥有效的德育作用。
二、提高主题班会实效性的策略
1.主题班会主持人轮流做,培养全班学生应变能力。主持人是班会的灵魂人物,良负着穿针引线,组织串联,传情达意、组织引导现场观众的重要作用。主持人更要有机智的谈吐,深邃的思想,良好的修养。改变老师主持或固定某学生主持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轮流主持,不同的主持风格给班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策划和组织能力、随机应变能力、道德情感、人格、气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2]通过自己报名和组织推荐,确定每次班会主持人,并且每次用不同的两个同学。按照主持人搭档、配合的原则,两个主持人应用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并认真做好主题班会的准备工作。争取让每个同学在读大学期间都能当一次主持人,让全部学生都能够得到机会,展示自我。
2.全员参与,提高积极性,体现学生主导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题班会要求内容详实,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多样并富于变化,而且要求尽量使全班学生都能够进入角色,即师生全员参与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特别是注意让不爱说话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随了学生全员参与个,还可以请授课老师、家长、优秀毕业生参与进来。
作为辅导员,应抓住时机,让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策划、组织中来,使主题班会从筹划到实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积极参演力所能及的节目。为实现团体中的自我教育,要吸引人人参与,做到点面结合、动静结合。[3]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第一,活跃的同学带动安静的同学融入其中;第二,可以策划的过程中除了安排小品相声之外,还可以安排唱歌、跳舞、团体游戏等,第三,安排后勤服务、电脑设计、画画等。这样,尽量做到每个同学在班会中都有事可做,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从而使主题班会更有效果。
3.在形式设计上,要创新。主题班会按活动目的来分,有十二种形式:即模拟扮演式;咨询答疑式;专题报告式;节日纪念式;现场体验式;经验交流式;成果汇报式;才能展示式;专题辩论式;实话实说式;娱乐表演式;总结归纳式。[4]其模式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常见的主题班会形式可以有所突破,鼓励创新,可以在其中引入以下几种形式,如演讲、辩论、游戏、讨论、抢答赛、猜谜语、知识竞答等。[5]还可以穿插生动活泼的情景剧、小品、故事会等等。使学生在自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注重主题班会的效果。完成一个主题教育并不意味着能够实现全部的教育目标,百分百解决问题不可能,但至少要有解决百分之六七十的效果预期。[6]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做大量的、耐心细致的工作,通过多次教育过程的循环更替才能实现,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班会结束后,重视会后的跟踪,随时对主题班会的作用和效果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信息,总结经验,并在日常的教育与教学中将班会所倡导的主题给予深化与强化。作为辅导员,要随时在班会结束后广开言路,接受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方便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5.互相观摩主题班会,取长补短。可以实行多种形式对主题班会来进行组合,可以平行班级、非平行班级联办等。主题班会还可以邀请平行班级和高、低年级同学、班团主要学干互相参与、观摩、评价等。听课、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互相观摩主题班会与此类似,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要善于准确地评价各种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班级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提高本班主题班会的效果。
6.组织主题班会大赛,以赛促学。举办主题班会大赛的意义在于促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展示德育工作者的风采。参赛的每一节班会都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它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提升当下大学生主题班会的品质和效率。在大赛中,几乎每节主题班会都有亮点,有的感动全场,有的新颖别致。可见,主题班会竞赛可以为我们今后设计班会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从而会多出特色精品班会。
总之,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班主任必备的专业技能,是班主任组织、管理、教育学生的有效形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一堂精彩、成功的主题班会,会直抵学生心灵深处,能引起班集体成员的触动或共鸣,为他们的成长注入营养。
参考文献
[1]刘清林,王文清,甘正德.高校主题班会的创新研究[J].理论导报,2008(7):52.
[2]刘明珍,常文贵.全员参与,提高高校化学类班级主题班会的实效性[J].教育与管理.2015.(43):216-217.
[3]胡云斗.主题班会:提升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82-84.
[4]刘建德.主题班会竞赛活动的总结与反思[J].中国德育,2012(9):19-21.
论文作者:刘秋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班会论文; 主题论文; 学生论文; 辅导员论文; 德育论文; 形式论文; 效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