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绿色发展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破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将绿色发展确立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优先战略。本文主要针对绿色供应链助推企业节能减排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助推;企业;节能减排
1部分企业未能对其供应链污染问题做出有效跟进
本期评价发现,一年来共有734家供应
商在绿色采购影响下,对自身的环境问题作出公开说明,呈现放量增长形势,反映出品牌企业推动力度的加强。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21个省、75个城市,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及其它东部沿海省份。在中西部地区的湖北、重庆、江西和湖南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推动。它们中多数对违规问题作出了说明,并有272家企业通过绿色选择环境审核(GCA审核)撤除记录566条。对改善当地环境有所帮助。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品牌首次形成了行业推动。2016年6月,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和中城联盟、全联房地产商会,联合朗诗、万科共同发起“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宣布钢铁及水泥两大品类的采购,将使用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今年8月,在朗诗、万科等领先企业的带动下,16家中国房地产企业梳理出了数百家钢铁和水泥的供应商名单交于IPE,以便与蔚蓝地图数据库收录的企业超标违规记录进行比对。中国房地产业的这一行动,不仅是中国品牌首次以行业合力推动供应链环境管理,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官员评价为“全球首例”。
本期CITI指数评价报告也凸显了现阶段绿色供应链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本期评价中,还有部分中外品牌,未能对其供应链污染问题做出有效跟进。也有部分公司通过与环保组织沟通,识别了其供应链存在的环境问题,发生积极转变,值得仍在敷衍和回避供应链污染问题的品牌借鉴。面对水污染的严峻挑战,废水负责任处理依然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短板。198个被评价品牌企业中,多达191个品牌未能有效跟进自身供应链废水集中处理中出现的漏洞,导致废水管理成为9个评价分项中得分最低的一项。
本期报告显示,环保、工信、发展改革等多个部委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报告同时建议,发展改革委、工信、建设、统计等多个部门,借鉴环保部门所建立的信息公开体系,以此为起点完善政策基础设施,协助建立环境守法基础上的公平竞争环境,让市场动力有效引导绿色供应链建设。同时,作为品牌提升供应链透明度的解决方案,报告披露IPE正在升级的蔚蓝地图网站和APP,不但可以协助品牌更加透明和及时地应对供应链环境风险,而且能方便公众了解品牌产品在生产环节的环境表现,促进绿色消费。
2整合资源全面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陈默表示,面对当前紧迫的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形势,除了进行行政管理以外,如何利用经济、市场、技术、法律以及信用创新型的手段提高中国企业环境自觉性,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课题,绿色供应链管理将市场机制作为行政手段的有益补充,可以使得环境治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通过绿色采购、绿色金融财税政策、绿色贸易、环境信用评级、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以及等配套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推行绿色供应链,将有效提升供应链整个工业生产的绿色化水平,达到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但同时绿色供应链目前在我国是新的领域,面临着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并不是很清晰;二是企业并不知道怎么做;三是地方政府有前期试点但是并不知道怎么推;四是企业做不做、地方政府做得好不好,目前还没有评价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议做好顶层制度设计,需要继续深化试点工作,围绕构建绿色供应链的体系,做一些认证标准效果和评价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合作平台,平台上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各企业间交流分享和评价指数体系、技术体系的方面,整合资源能够系统全面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
3.节能减排主要措施
3.1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
为加强组织领导,某地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并在机构系列中设置安全生产部为节能减排主管部门,同时根据节能法规定设立了能源管理负责人。每年初某地与所属各单位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将国家主管部门下达的公司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结合公司绩效考核工作,按月对节能降耗主要指标实行月度监督考核,并于每年底开展节能减排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评价考核;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以月度指标完成促进年度目标完成,以年度目标完成确保“十二五”目标的完成。
3.2推进技术进步,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十二五”期间,某地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一系列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主要项目有:一是某地盐矿能源管理中心项目,项目是工信部2011年度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和某省2013年度省级重点节能项目,项目于2014年通过某省工信委组织的竣工验收,项目实施建成有效促进了某地“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技术水平。二是某地盐矿烧碱装置电解槽膜极距改造项目,新型高效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节能技术;某地盐矿结合生产装置停车检修工作,陆续实施了电解槽B槽、E槽、F槽和D槽膜极距改造,使得烧碱电解单元交流电耗下降了4.5%。三是某地盐矿锅炉烟气脱硫和脱硝技改项目,其中脱硫项目于2014年建成投运,脱硝项目于2015年建成投运,通过技改使锅炉烟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大幅下降并达到更高更严的国家新排放标准要求。四是某地盐矿电石渣浆乙炔回收改造项目,项目于2014年建成投运,使得聚氯乙烯单位产品耗电石下降了5.4%。五是乔后盐矿锅炉节能技改(更新)项目,项目于2011年建成投入运行并通过验收,项目节能效果显著,改造后乔后盐矿吨蒸汽耗标煤下降了11.7%。六是普洱制盐分公司800m3/d乏水回收利用项目,项目于2011年建成投入运行,项目每年可回收乏水12000m3并减排化学需氧量35.4吨。七是普洱制盐分公司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改造项目,项目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项目于2015年实施建成。八是一平浪盐矿氨冷凝器更新改造项目,项目于2012年建成投入运行,项目可节约淡水157万m3/年并节约电力37万kW•h/年。九是普阳煤化工电石生产尾气回收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是某省2012年度省级重点节能项目,项目于2012年建成,项目通过某省节能监察中心审核年节能量达15000吨标准煤。
通过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工作,极大提升了某地节能减排技术装备水平,并使企业单位产品能源资源消耗大幅下降,为某地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能减排是工业企业推行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工业企业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首先要做好做实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治理等基础性工作,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厚实的基础;其次应与时具进,充分借鉴与运用新时期国际国内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创新企业管理机制,提升企业节能减排绩效和绿色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煦.工业领域绿色供应链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7(Z1)
[2]梁光源.尴尬的绿色供应链[J].环境.2016(11)
[3]李敏.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研究[J].当代经济.2017(03)
[4]唐瑞霞,马丽.我国绿色供应链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05)
论文作者:黎艳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供应链论文; 节能论文; 项目论文; 盐矿论文; 企业论文; 环境论文; 品牌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