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备现场运维手册及配套软件探索论文_陈嘉杰

浅谈设备现场运维手册及配套软件探索论文_陈嘉杰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中国南方电网设备管理要求更加规范化和精益化配网设备。但是由于配网设备多、厂家多的各种原因,现场作业人员可能存在对某种设备具体操作细节不熟悉导致的作业风险。编写户外配网设备、现场运维手册这两个手段,以形象的图文形式,给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及时查询设备硬件参数、具体型号、定检记录、验收报告等典型作业的具体操作步骤,消除现场作业人员由于对某种设备不熟悉而形成的作业风险。同时,辅助开发一套辅助平台,方便在手机上查询操作手册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

关键字 设备管理、维护、维修

现代化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设备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企业的设备信息化程度与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当前,部分企业针对机械设备的重用轻管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机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管理,转变传统的观念,强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信息化设备管理专业队伍,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设备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点内容

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红菊和手段,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物质财富,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是重要的物质标志。企业的生产设备很大程度体现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为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企业设备管理在加强内部管理上作用重大。

(二)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保证。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设备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企业生产能够拥有经济且优良的技术设备,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拥有最好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经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产品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且,做好设备管理工作,能够为电力企业更好地节约资源,提高输电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社保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标准。电力企业设备管理能够保证企业产电量、效率。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都会根据合同进行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设备良好运行,则无法履行合同规定内容,违约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包括经济上与信誉上,最后失去市场竞争力,让企业陷于困境中。

如果电力企业向做好生产经营,前提必须要安全生产,否则一切工作都会无功而返。正对我国的安全事故调查表明,安全事故中除去个别因素外,80%以上是由设备因素造成,尤其涉及电器、压力容器、动力运转等设备,不合格的设备管理极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安全生产的前提是保证设备良好的运行,其中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对于消除安全隐患和避免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条件

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可以通过加大产量,增加劳动生产效益;二是节约消耗,降低成本,设备管理在这些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1 良好的设备有利于加大产品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明星提出,加强设备管理需要与企业开展“双增双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设备的良好运作,有效发挥新设备的先进性、确保设备得到高效的利用。因此要改造、更新老旧设备,进一步完善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2 通过提高设备生产效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3.3 设备管理是节约消耗、降低成本的前提。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一般设备维护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资,如常用部件、易损部件、假如设备管理工作没做好,零部件损耗快,设备的维修费用就会增加。在一定周期后设备要定时检修,费用也大。如果做好设备管理,可以延长检修周期,减少检测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二、设备维护、维修信息化的必要性

2.1实现对资产的保值增值

从监察部门角度看,通过监管设备生命周期各环节,有利于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可以规范设备采购申报、报废申请、使用申请的部分多个业务工作规范流程,实现管理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网格化、痕迹化;实现对设备采购、设备处理等环节的流程痕迹全过程记录,为设备资产监管留下第一手资料。

2.2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从设备管理部门角度看,信息化设备管理有助于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更实、更精、更细。

实物账目和财务同步的实现有利于解决设备实物账目与财务账目不相符的问题,有效减少资产流失。之前长期的手工管理模式使管理过程中存在设备分散、管理分离、账务不符、帐卡不符,管理与使用情况脱节等等问题。信息资料无法共享,无法全面准确、动态实时的反映设备使用、分布等的详细状况和信息。通过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强化设备实物与资产配套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减少资产的流失。

精细化管理设备体现在设备采购入库、报废处理中的所有环节。这其中包括包括采购记录,维修刻录,使用人变更记录,报废申请刻录,处置记录,价格折旧记录都实现基础信息动态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的生命周期式管理,方便的实现设备类型,使用部门,购买价格等的多维化和档案化。

2.3优化调配,服务决策

从决策部门角度看,设备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优化调配,服务决策。通过设备信息化动态管理模式,量化指标,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分析模型,以分析、统计等手段,时刻掌握企业设备存量、变量、闲置率等状况,实现设备合理调配,提高使用效率,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详实、科学的分析决策依据,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

三、信息化设备管理平台的搭建

3.1购置环节要做到统一部门、统一型号

购置环节是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统一部门,就是信息化设备必须由信息中心统一购置,其他部门如果需要添购设备,应先向信息中心书面报告,由信息中心核实并经过领导批审后再由采购中心购置下发。统一型号,就是按照省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里设备选型原则进行选择,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统一的型号进行购置。

统一部门和型号有利于解决近年来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导致的设备购置种类繁多,数量大,型号杂,不便日常调试、维修和管理的问题。

3.2 日常管理环节要严格户籍、定期核实

加强设备户籍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另一方面有利于设备的统一调度使用,提高利用率。

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登记。目前,设备来源渠道多,既有本级信息中心自行购置的,也有本级其它部门购置的;既有上级信息中心下拨的,还有上级其它部门下拨给对口部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全面登记的时候,要切实注意加强部门联系,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不漏登设备。要尽量做到登记项目齐全,包括设备名称、设备来源、使用单位、价值、品牌、型号、出厂编号、内存、硬盘容量、CPU个数。其中,出厂编号很重要,它是区别同类设备的有效标志。目前,小秘书软件没有登记出厂编号这个项目,建议增加出厂编号这个项目。

要按照设备的种类进行归档。档案包括设备登记表、购置设备原始发票的复印件、维修环节的维修记录、报废环节的报废登记表等。同时,要将设备登记情况上报财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登记表中的信息化设备一一对应。

要切实加强管理,定期核实设备。信息中心每年至少两次对各类设备进行实地检查,做到帐实相符。对帐实不相符的设备要做好记录,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3维修环节要保障经费、严格程序

每年拿出一定金额资金作为设备维修的专用经费,由信息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年底一次性编制预算,即可以缩短设备维修时间,又减少信息中心层层报告的工作量,保证设备及时维修到位。此外,维修设备必须严格程序。一般程序是:设备使用人提出维修申请(签字)、单位系统管理员核实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维修申请送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硬件管理人员接受设备并核实签字、信息中心负责人签字、信息中心设备管理人员送出维修、信息中心设备管理人员接受已维修设备、信息中心硬件管理人员核实维修设备并通知维修单位领取设备。

参考文献

[1] 宋英,王沂凡,句赫,阎广嘉,等. 企业设备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探讨[J],电力勘测设计,2015,01:1~5

[2]程国利,裴蕾,浅谈设备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6:42~44

作者简介:陈嘉杰(1993—),男,汉族,本科,初级作业员,研究方向为配电运行运维。

项目名称:寮步分局设备现场运维手册及配套软件探讨

项目编号:GDZC-031920160043

论文作者:陈嘉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

标签:;  ;  ;  ;  ;  ;  ;  ;  

浅谈设备现场运维手册及配套软件探索论文_陈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