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哲学:迈向新世纪的经济学和哲学联盟——#39;98现代经济哲学高级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新世纪论文,纪要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孕育和发展,对原有的哲学和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哲学和经济学联姻的迫切性,日益凸现在人们面前,经济哲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空军政治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现代经济哲学高级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召开。会议的宗旨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强经济学和哲学两大学科联盟。来自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经济、哲学界人士、专家教授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就经济哲学的有关课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经济哲学兴起的学术背景
与会者认为,经济哲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学术背景,它与经济学中理性主义研究方法发生的危机有关。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在今天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市场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性、非对称性愈来愈严重的形势下,还踩在理性主义的传统上,思维模式的运作就存在局限性。同时,中国的经济学也存在照搬西方经济学之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带来的问题。忽视中国国情、中国市场背后的制度因素、文化因素、非理性因素等。本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背离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传统,摒弃了人的主体性觉醒和对人本身发展的分析,专门着力于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使经济学成为象牙塔之中的“黑板经济学”。西方产权理论的出现和兴起,使“黑板经济学”重新回到了现实,并重新将“人”纳入到经济学分析框架之中,但西方产权理论本身也具有许多不彻底性和局限性,对此中外经济学者已经作出了许多批评,但这些批评许多只是经济分析技术上的批评,并没有从基本范畴和方法论方面予以批评,即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包括产权理论在内的新制度经济学,进行方法论基础的反思。
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学派把理性经济人研究模式加以泛化、抽象化,片面夸大理性假设的逻辑意义,又把经济人高度抽象为数学符号,这引起不少经济学家的警觉,认识到经济学只与科学哲学联姻,而忽视道德哲学的存在是行不通的。在国内,对经济学的研究存在着重实证轻思辨,把经济学变成逻辑推理和一连串数字的符号,对重大问题的剖析和审视,浅尝辄止,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问题上,非此即彼,缺乏深层的辩证思维。
当前经济哲学兴起的实质表明:当代经济的特点要求跨学科的联合攻关。经济和哲学联姻是两大学科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急切呼唤哲学的理性关照,经济学的深入既要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偏颇,又要消除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客观上需要哲学予以方法论的牵引。
会上,许多哲学工作者也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当前哲学的现状,可以用“经济繁荣、哲学贫困”这句话来概括。这种状况的存在虽有多种原因,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教条化、模式化,以及片面地强调思辨,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则是主要原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离开时代、国情,哲学就会失去根基。哲学能否摆脱“贫困”,关键在于哲学是否关注现实经济生活。哲学家应该牢牢记住马克思听说的一句诤言——对社会奥秘的探索要回到顽强的经济事实之中。哲学工作者只有投身于火热的经济实践之中,才能摆脱学术研究的困境,获得生命活力。
经济哲学研究的意义
在论及经济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时,有同志指出,不从哲学上解决问题,很多经济问题也解决不了。如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有一个哲学角度的问题,小企业也有自己的哲学问题。因此,经济哲学是一个大题目。凡是有脑袋,就要哲学。外国学者批评我们经济学是"no-heart"的经济学,这应当引起经济学家的重视。
还有同志认为,经济哲学之所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历史实践理性的需要。中国正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认识这种全方位的变化,逐步取得对历史必然性的真知,从而掌握主动权,就成为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任务。正是这种大背景,使经济哲学在我国应运而生,引人瞩目。
另有同志认为,当今人类研究的认知工具已进入新的“辩证综合”时代,经济学的研究应多一些“综合”的视角。尤其是步入智能化时代的经济世界,市场不确定性在增加,信息的不对称在上升,因此,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离不开哲学的帮助。哲学可以为经济的理性预期提供认识论机制,为把握经济学矛盾范畴的内在关系,提供辩证逻辑的思想原则;为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换,提供逻辑框架和原有前提的批评工具;为经济学解析经济活动的根本规律,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逻辑文本。哲学对经济学的穿透力,实际上是经济活动的本质对经济活动现象的穿透,而不是先验的观念对现实经济活动的演绎。
更有同志认为,经济哲学的崛起和长足进步,绝非偶然,它既是继承经济学的哲学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产物,又是满足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之结果。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正象一个引力场,把包括经济学在内诸多产生于单方面实践领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集合起来,使大批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学科群体应运而生,迅速崛起。因此,应答改革开放实践的呼唤,经济学和哲学的联姻——现代经济哲学,应成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动力,并贯彻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
经济哲学的学科定位
有同志提出,什么是经济哲学,是一个大问题,至今没有定论。在经济生活中,有宏观的问题,有微观的问题。哲学自身的问题也不少。此外,与经济学平行的有政治、文化、法律等;与哲学平行的有宗教、意识和道德等,这些领域也都可以为经济哲学提供研究方向。
有同志认为,可以通过区分经济哲学和经济的哲学,来加深对经济哲学真正含义的理解。经济的哲学主要研究经济中的哲学问题,是用哲学观点阐明经济活动中的最本质问题和一般规律问题,也就是用哲学的观念、方法来指导经济活动,而经济哲学则是两个学科理论互动和联姻的产物,这个结合应该充分体现它与单一的经济学和哲学的差异。经济哲学的目标是实现对经济学和哲学的双重改造。从改造经济学方面来说,经济哲学应主要考察经济学最基本范畴,研究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以加深经济学的现实基础的哲学改造,从而提升经济学的理论高度。传统观点对哲学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哲学是站在最高处,是最抽象的意识形态。这从一个角度来看是对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片面的。实际上,哲学更重要的是为任何实证学科提供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在最低处。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支撑,对其他学科来讲,哲学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样,把经济学理解为纯粹经济学,这在学科分类中就已经错了,很多经济现象不能用纯粹经济学的眼光去解释,而是与传统文化、制度结构、政治因素等联系在一起的。
也有人认为,近几年,我国经济哲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三种误区:一是把经济哲学理解为哲学原理在市场经济中的推广和运用,在市场上寻找与哲学相应的东西;二是把经济哲学简单地理解为经济伦理学,认为经济哲学主要探讨市场经济中人的行为规范问题;三是喜欢用贴标签的方法来展示经济哲学的内容,似乎只要在哲学原理前面加上经济学名词术语就是经济哲学。当前经济学和哲学研究的结合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规律中人的发展问题;二是经济哲学应造成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流。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经济哲学定位的思路:1、经济哲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的一般原理,也不是经济学加上哲学,而是经济学与哲学联姻的内生产物,它应具有现实性和哲理性之特征;2、经济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经济哲学研究是为争取一种切实有用的方式,把哲学上的思考和经济思考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人们对经济生活形成新的思维形式,并使得经济生活更加便于理解和把握;3、经济哲学应着眼于研究和探讨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对主流学派理论前提的批判和方法论的范式革命问题;4、经济哲学并非从辩证唯物主义体系逻辑地把哲学推演到经济学之中,而应从客观的经济生活出发,着重研究深层次主体问题,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经济行为的经济效益和道德价值的辩证统一,经济增长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经济认识论等问题。
经济哲学的分析技术
有同志强调,当前经济哲学分析的技术应为两条技术路线,即经济学的哲学传统和哲学的经济学传统。前者指哲学对于经济理论的发生、发展以及范式革命的影响,表现为空间上渗透和时间上的绵延。多年来,经济学界对经济的哲学传统关注甚少,其原因或许有三:一是在信念上误认为,哲学过于空洞抽象,而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它的实证分析;二是在价值偏好上受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计量化、数学模型化的影响,误以为经济学家应是“工程师”而不是“思想家”,它应当擅长人的“数学晶体”和市场“方程式”的演算,不应理会市场背后人的问题和文化问题的研究;三是在方法论方面,过多的学者认为经济学方法论的作用只不过是把经济学家争论的传统方式合理化,哲学方法论不占什么地位。
还有同志认为,经济哲学的分析技术应着眼于研究现实问题,在研究问题中逐步体现其学科的内容。当前值得研究的经济哲学问题有:1、从经济学、哲学两个角度研究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说明未来的道路怎样走;2、从经济哲学方面研究当今社会中人的问题,如当代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什么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等;3、从经济哲学角度研究市场经济问题,如公平与效率、理性与非理性、个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等;4、从历史角度看经济学和哲学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解剖社会、分析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是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展开的。
经济学和哲学的关系
有同志认为,经济哲学研究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从哲学的特殊视角出发,对经济学进行研究;另一个是从经济学的特殊视角出发研究哲学。哲学家往往偏好于第一种向度。哲学家同样也要关注第二种向度,这也是经济哲学研究最根本的一个向度。
有同志强调,在讨论经济哲学的过程中,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经济哲学是用什么样的哲学与什么样的经济学的联姻?以不同的经济学和不同的哲学联盟,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主体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联盟,但深层次来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在现实中同样如此,有的青年学者用西方哲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联盟,而一些老一辈学者是用斯大林的马克思哲学体系和过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联盟,还有的一些学者是用科学哲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联盟,因此,当我们谈联盟之时,其内容和边界应该明细化。如果不明细化,则会出现误会和损伤。
还有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本身就是联姻的,不存在再联盟的问题。如果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用什么哲学来为中国经济学作证明,这个哲学又如何来研究和分析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演变的,这是一个值得中国经济哲学工作者沉思的课题。
另有同志认为,当前经济哲学研究的关键是研究问题、探讨问题,不应当把主要时间用来从思辨的角度来演绎和琢磨经济哲学的概念。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研究经济哲学的两条技术路线。
也有同志认为,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经济哲学研究的光辉典范,通过对经济学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从这个意义来说,马克思的哲学研究是经济学的,对经济学的研究又是哲学的。哲学不能把经济学当作“形而下”予以排斥,经济学也不能把哲学当作“形而上”加以拒绝。
更有同志提出,可以把经济哲学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两大类。
经济伦理问题
有学者指出,20世纪上半叶,市场与伦理关系问题又出现了新的学术兴奋点。围绕着市场原则与伦理道德原则,美国经济学家艾尔斯与奈特展开了颇有影响的论战。双方尽管观点分歧较大,但都强调对市场的观察和分析,要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条件为依据,这些条件乃是人与人之间有效经济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之后,又有不少经济学家热心于经济伦理问题的讨论,其研究的逻辑系列有诸如选择、合理性、效用、福利、正义、仁爱、义务和权利等观念。当代西方经济伦理问题研究的复兴,其深层次的原因来自社会公共伦理、道德丧失之严峻现实。当代经济伦理问题的讨论,使得长久以来对任何道德概念进入经济学而设置的反锁着的门被打开了。
另有同志提出,经济价值论研讨经济的价值形态、经济的价值评价及其标准、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及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企业价值观等问题,是经济哲学中的价值学或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