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_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_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道德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实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和谐也是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上存在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坚定的思想基础等基本条件。与此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建设绝不可缺或,我们暂且把它称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传承,以敬畏、公平、友爱为主德。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拥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经过漫长风雨洗礼和文明积淀的民族,它源于“华夏”,溶于56个民族的文字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及价值体系,凝聚成泱泱中华民族,形成了有别于西方文明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般来说,民族精神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主体意识,蕴含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又代表传统文化优秀特质的文化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远古社会就有占、卜、兆、数、崇拜等,并形成了崇拜鬼神、崇拜祖先的理念,培养了中华民族顺其自然、热爱生命、爱家爱国的民族品格。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儒家“礼”“和”“仁”“大同”“自强”的思想,墨家“兼爱”“勤俭”的思想;道家“醇厚朴实”“知荣守辱”“少私寡欲”的思想;法家“克己奉公”“爱民重信”“礼义廉耻”的思想,同筑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辉煌思想。直至秦汉时期,随着民族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也溢于社会文化思想领域,其贵和持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平统一等观念得以在社会确立。到魏晋隋唐时期,由于社会的开放,其时的思想文化亦较为开放。儒家、佛家、道家相互吸收融合并茂,形成了宋元明清时期的宋明理学。以推崇“天理”,强调“天理不容”,培养了中华民族自律、重德的价值取向。进入中国近代,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民族存亡的威胁面前,中华民族御敌自救、变法图强、爱国主义精神在此不断升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

对一个民族来说,百种精神首推民族精神。只有民族精神可以激发每个民族成分里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奋斗意识;只有民族精神可以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强大动力;只有民族精神可以长久不息,代代传承,成为民族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获取抗日抗战的胜利,就是一个极好的注释。有关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学者众说纷纭。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说;有“刚”“韧”“稳”“进”“宽”“厚”“仁”“义”8条说;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说;有民贵君轻、民惟邦本、革故鼎新、改革变法说;有刚健奋进、宽容博大、保全金距、精忠报国、酷爱自由说;有质朴俭改、正道直行、崇德尚义、求真务实、天道为末,人事为本说。

综上各家说法,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认识,中国民族精神具有: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质朴俭约的勤俭精神、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人事为本的人本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在这些精神中,我们还可以有这样的认识:中华民族虽有56个民族组成,并各自展现着自己的优良品质,但又融为一体,同为一个民族而努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追求统一、反对分裂的团结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牺牲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这种民族构成的多元性,精神内核的一体性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在今天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仍具有极大地现实价值。我们更明晰的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以人性为本、以人民为本的大家庭。“礼义”是人们的道德追求,义利并举是人们的经济准则。道家的“自然世界”,墨家的“爱的世界”,儒家的“大同世界”;洪秀全设计的“太平天国”,孙中山追求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都强调天下为公、百姓同乐。“民为政本”“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则是从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愿望、人民的要求出发,具有强烈的人民性。

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民族丰实而深刻的精神内核,铸造了伟大民族的伟大力量、伟大形象。它是现代民族精神的渊源,它是当今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所在。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德

在中国的道德建设中,和谐需要有多个主德来支撑。笔者认为,敬畏、公平、友爱是当前道德建设中的三大主德。

(一)敬畏

何谓敬畏?人内心深处的认同、敬重、遵循、遵守。西方人认为有敬畏,那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敬畏。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形态中虽然没有宗教的位置,但自有其世俗信仰基础上的敬畏之心。中国所推崇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以义字为先,家国至上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传统中国宗法社会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根本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个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可以不信仰宗教,但不能没有对社会实践、事物规律、道德理想、法律法规、民向民意等客观必然性的敬畏之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获得成功,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在内质上,如果没有内心深处对理想的敬重和对纪律的恪守,就不可能赢得胜利,走向成功。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来讲,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必然会慎用权力、善待百姓。正是心有所敬,行才有循;心有所畏,行才有止。

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国家发展战略实现转变,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实行转型,中国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权威性、公信力受到挑战,以改革开放现实需要的新道德体系尚未系统形成,导致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敬畏之心的匮乏——导致思想混乱、行为失范;理论信念动摇——导致躲避崇高,远离神圣。在当今,如何使人们回归自然,塑立敬畏,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可着实几点:

着实敬畏生命。马克思主义对生命的尊重,起源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养护,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理念。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优山美地、河川平原、虎牛马羊,那是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给予人类生存、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生命的尊重,核心是人类关怀。人是一切生命之最,只有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之时,以人为本才能落实于行动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体现充分。

着实敬畏规律。马克思主义对规律的尊重开始于敬畏历史。历史不怕遗忘,也不怕亵渎。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条件、历史人物,真实地反映历史,宣传历史,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足取,艺术历史、创造历史要取缔,就是对历史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规律的敬畏来自于尊重科学。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工作、生活、学习,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党的事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对规律的敬畏在于尊重理想。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种理想信念一旦确立从未动摇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每个政策、发展战略都是以之为目标的,同时也为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光辉成果所证明了的。

着实敬畏民意。民意是正义和公道的承载者。中国共产党是在鱼水之情中赢得胜利,获得成功的。成为执政党之后,鱼水关系不能背离。中国自古就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警语,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自始至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表达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表达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达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共产党人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才能保持鱼水关系,正常干群关系;共产党人只有敬畏民意,才能体察民情,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为民办善事,才能发展鱼水关系,使社会主义之基坚如磐石。

(二)公正

何谓公正?公正蕴涵着机会公正(包括权利、尊严、人格的平等)、规则和秩序的公正、补偿公正等。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公正是有利于人人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西方人有公正,那是建立在宗教善德基础上的公正。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公正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因为它“始终只是现在经济关系在其保守方面或在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神圣化的表现”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机会公正是一切社会正义的基础。一个被剥夺资格或被限制平等地参与经济、政治或社会其他生活的人,根本谈不上享有公正;一个生活在对社会经济、政治一无所知,没有任何话语平台的人,根本谈不上享有公正,更谈不上在公正基础上的发展。人们在获得机会公正之后,才有机会在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时要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以及规则和秩序的公开和透明。

作为道德命令,社会公正是无条件的,而作为利益交换的规则,公正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在社会上,如果非正义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或制裁,那么有正义愿望的人可能就会在不同程度上仿效这种行为,从而造成“有道德的人遭受不幸,不道德的人幸运”的非正义局面,为遏止此局面的出现,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和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能符合于它的目的”②。卢梭讲的这种约定和法律就是今天的制度,是刚性化了的集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因此,公正必须与刚性的制度结合在一起,离开了制度的公正只能是纸上谈兵,而社会政治制度的设计也离不开公正品质的支撑。当制度本身不公正或不完善时,人们的权利就难以实现,个人很难获得尊严和幸福;当社会有失公正时,社会的利益关系就要出现混乱,社会的发展就要出现断裂。社会公正需要通过制度加以确认,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包容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西方的亚当·斯密在谈到社会公正作用时是这样说的:“正义犹如支撑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③由此可见,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有序运转关键在于维系此制度的存在,而制度的“善德”又在于公正。只有公正的存在,社会才能显出和谐的态势,道德才会显示其实力,社会才能成为更好的社会。

(三)友爱

何谓友爱?友谊的潜力。爱是人类情感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西方人有友爱,那是圣经里基督教的教义内容。中国古代有“人无仁义,无异于禽兽”,这里讲的仁义就是爱,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之心。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友爱”这样的词语,但他在许多著作中都透露出一种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友爱的思想。对友爱精神的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友爱表明的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它要求一视同仁地尊重人、对待人,真心实意关心人、同情人和帮助人。在中国共产党看来,友爱是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它不仅是指执政者对于民众的“仁爱”,更着重强调的是建立在“人本身是最高价值”的基础上的平等主体之间的相互友爱。这种友爱的前提是承认人都是平等的,有平等对待的权利。对整个社会来说,需要一种普遍的、基本的、彼此友善相待的态度和情感,这种友爱非亲非故者也能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善待。

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诚信友爱”确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只有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心的交融、爱的交汇,才可能有真正的人际和谐。在今天的时代里,友爱精神有其独到的力量。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友爱精神为相互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在利益的驱动下竞争往往演化为只顾目的,不计手段的恶性火拼。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友爱精神,确保人与人之间竞争手段正确性的基础,鼓励社会生活中的强者对弱者给予应有的道德关怀,从而缓解过度竞争所带来的人际间的紧张和敌对,使人际关系朝着和解、和谐、团结的方向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友爱精神为唤醒、强化人际亲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极大的道德力量。在强调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全社会过度关注GDP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淡化了对人道德生活的关注,其结果是人的精神需求、情感需要被抑制,人情越来越淡漠,相互之间越来越冷淡。一个缺乏温馨的社会不是人所期望的社会,一个缺乏爱的个人不是人们所喜爱的人。倡导友爱精神,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到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激发生命的创造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如此,才可能达到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所渴求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运转需敬畏、公正、友爱三种美德互补互励,制度公正是一个好社会的前提、基础、底线要求,社会的祥和之气更要用内心的敬畏、主动地友爱之心来营造,敬畏之心,友爱之心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表征。和谐社会需要制度美德与公民美德的双重支撑和维系,只要我们能够在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培养敬畏之心,友爱之德,我们的社会一定是一个高境界的和谐社会。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310页。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页。

③【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6页。

标签:;  ;  ;  ;  ;  

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_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