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看邓小平的历史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方针论文,贡献论文,我国论文,历史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的性质、作用、培养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和人的个体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因此,教育方针对我国的教育工作具有巨大的规范性、导向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回顾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的教育方针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教育也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阶段。1957年2月,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注: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4.);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这个教育工作方针被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注: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48.),简称“两个必须”。此后,“两个必须”与毛泽东提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这一教育方针一直沿用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1978年3月5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十三条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教育方针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经过修改并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写入《教育法》,其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注: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790.)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7.)十六大报告对教育方针的新发展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写入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二是完整地提出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三是突出强调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十六大对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特别是贯彻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趋于完善。尽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其核心都是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正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也正因为教育方针具有上述特点,才能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完善,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持久的指导作用。
二
教育方针从第一种表述发展到第二种表述竟历时15年之久。这意味着对教育本质与功能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与此同时,冲破思想上的禁区,克服“左”倾思想的束缚亦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坚持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文献史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邓小平关于教育方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教育方针从第一种表述到第二种表述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教育方针从第一种表述到第二种表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新世纪、新阶段的教育方针(第三种表述)的发展与完善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一)坚持和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重新调动起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学校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也给社会风气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但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出现了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许多学校只着眼于对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忽视为整个社会输送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只顾应付高考和中考,把注意力集中到有可能升学的一部分学生身上,忽视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社会上,把升学率高低看做是学校办得好坏的惟一标准的现象日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曾多次强调,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要把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他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3.)因此,我们要把这个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做,对于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质量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满足不同工种、职业的特殊要求,对于在青少年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的革命风气,都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坚持“又红又专”的重要意义以及“红”与“专”的辩证关系作了精辟深刻的阐述。他指出,“红”是指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专”是指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他说:“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这些要求本身就是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他强调,“红”与“专”是辩证统一的。“我们的科学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2.)
邓小平还指出,体育是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视学校的体育,并多次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他说: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要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增强学生的体质。(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106.)
(二)坚持和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以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注: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9.)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注: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7.)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运用于中国的教育实践,并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坚持下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明确规定要把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明确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鼓励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对教劳结合的理解过于狭窄,片面强调参加体力劳动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把教劳结合的方式简单的等同于师生参加体力劳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深刻地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问题,强调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认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夺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108.)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现阶段,就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使我国教育事业有更大发展。二是教育工作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要根据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同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大批“又红又专”的各类人才。
邓小平关于教育同经济结合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重大发展。这一思想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党的十五大和十六报告等重要文件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些思想已成为新世纪我国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方针
面对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各种思潮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大搞“和平演变”,妄图达到对社会主义“不战而胜”的目的,邓小平站在掌握社会主义命运的高度,从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利益出发,反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他说,“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深刻地说明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校工作的灵魂,进一步指出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就是要牢固树立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把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首要任务。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8.)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出发,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他反复强调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1982年7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注: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66.)这个要求很快就被写入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报告和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即席讲话中说:“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1.)1986年,他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此后,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被概括为培养“四有”新人,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
“四有”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新人标准的新概括,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丰富的内涵。所谓“四有”是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的统一整体。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包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道德,就是要树立和发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文化,就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有纪律,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四有”新人标准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促进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把握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为党和政府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确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方针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重要准备。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发扬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革命积极性。”同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突出地解决了教育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问题,从根本上澄清了“四人帮”搞乱的路线是非,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育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方针。教育的任务就是造就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邓小平的讲话从方针上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党和国家在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制定新时期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教育工作的全面恢复和整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党的十二大把教育与农业、能源和交通、科学共同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今后的任务。这是我党历史上首次将教育强调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这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方针。这个方针既有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方针,又纠正了教育单纯为政治服务的倾向。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方针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折,反映了我党对教育地位和作用的一种全新的认识,特别是拓展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在实践上,加强了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有理想、有创造力的合格人才。
(五)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周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针对当时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的实际,站在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提出来的。这一战略指导方针既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从战略高度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教育要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求教育本身要实现现代化,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结构,合理安排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布局,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特别是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有益经验。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解放思想,摒弃陈旧过时的、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积极借鉴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最新发展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年轻一代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对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具有博大的胸怀,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才能够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种种腐朽东西的侵蚀。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强调教育必须从自身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使今日的教育能够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要面向未来的挑战。具体地说就是,教育要为我国21世纪中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准备好各类人才和劳动后备军,同时使教育事业本身具有长远的发展后劲,使我国教育走向世界前列。邓小平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发展教育事业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他多次强调,“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5.)现在的青少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法制教育也要从娃娃开始,“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5.)
“三个面向”是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一脉相承的,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战略指导方针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研究、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把“三个面向”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发展方向。
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方针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又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赋予教育方针新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教育方针的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1.科学性。邓小平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着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明确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时期教育应当“坚持什么方向”、“为什么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涵盖了教育的性质、作用、培养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反映了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的客观规律,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方针的科学体系。
2.时代性。在教育的性质与作用上,邓小平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并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工作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这种表述相对于“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而言,拓展了教育的功能,标志着教育事业从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服务向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根本性转折。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要把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强调教育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达到了新的境界。
3.实践性。关于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问题,邓小平强调,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安排学生下厂、下乡参加劳动,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加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使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此,要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制定教育规划要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一论述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对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拓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前瞻性。邓小平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精辟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战略高度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一战略思想,反映了邓小平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提出的总要求,即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等挑战,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服务。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建树是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取得的。在新世纪新阶段重新学习和深入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论述,目的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与时俱进,努力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标签:教育论文; 教育方针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工作方向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