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力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就1983年以来关于非智力因素的七个热点问题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综述。这七个问题是: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界定;二、对非智力因素的质疑和商榷;三、非智力因素的结构与功能;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关系;五、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七、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方法及量化问题。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识因素)是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于1935年在其《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在亚里克山大的启迪下,韦克斯勒于1943年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之概念。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又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此文被心理学界作为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的标志。70年代末,非智力因素概念基本上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接受。进入80年代以来,对非智力因素(及其与智力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82年,朱智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非认知因素”的概念。1983年2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从此,“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大量研究和争鸣论文(论著)。综观10余年来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为人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界定
什么叫“非智力因素”,这个问题众说纷坛。燕国材教授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这是就其广义来说的。从狭义来说,我们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性格而言。”在《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燕国材又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考察,第一个层次和上文的广义概念的定义相同。第二个层次把“非智力因素”具体为五个因素,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第三个层次更具体为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顽强性、独立性等十二项因素。接着,不少学者提出了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解。主要有:(1)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赵中天,1983年)。(2)非智力因素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丛立新,1985年)。(3)非智力因素,诸如情感、意志、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品质,即我们所说的德行(何德宽,1986年)。(4)非智力因素就是个性结构中,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庞霭梅,1983年)。(5)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非智力因素是由三种成分构成的,它们是①个性倾向性;②情绪和意志;③气质、性格与认识方式(申继亮,1990年)。(6)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林崇德,1992年),(7)非智力因素即价值性心理因素(马兆掌,1992年)。(8)非智力因素是指除能力以外的个性心理因素,包括个性倾向性、性格和气质(郝德永、周武军,1993年)。(9)在意向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就是非智力因素(张旭东,1993年)。
二、对非智力因素的质疑与商榷
马兆掌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科学性提出怀疑。他认为:非智力因素是负概念,它对于自己所标志的对象的正面肯定性的内涵是无法揭示的。而且把人的心理因素划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做法本身不科学。因此用“价值心理活动”或“价值心理因素”代替“非智力因素”更科学。
萧宗六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在怀疑“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说法的不科学性。他认为:把所有心理现象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类值得商榷。
龚浩然、黄秀兰认为燕国材的非智力因素概念只是界定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千差万别的内容,而没有也不可能揭示出它们的共同本质的特点,因为它们各自属于不同性质的心理现象。因此,从人的心理范畴的分类的角度来看,把它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类,并把它们分别归属到认识与意向活动的范畴是缺乏充分根据的,而且“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也还值得商榷。
李旷、潘源琛则认为:“非智因说”在科学性上存在较多问题,突出的是在个体心理上的混乱。一是在“结构”构成成分上的混乱;二是以智因、非智因将个体心理结构二分的混乱;三是在个体心理具体结构关系上的混乱。混乱的原因与其对意向、意识及活动的理解相关。
沙毓英则在“非智力因素”与“性格”的比较上对“非智力因素”提出了疑议。他认为,第一,“非智力因素”包括的范围太宽,几乎包揽了除智力以外的其他心理范畴。第二,组成“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范围既广,性质就很难相同。第三,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还会使进一步的具体分析难以找到统一的标准和维度,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维度,就难以进行量化研究。第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很难截然分开。因此,主张用“性格”代替“非智力因素”的提法。
面对一系列的质疑和商榷,燕国材除正面阐释“非智力因素”及其理论外,还发表了一些“商榷”文章,为“非智力因素”及其理论进行辩护。在《论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科学性、实效性和不可替代性——与马兆掌同志“商榷”的商榷》一文中,针对马兆掌的观点,论述了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科学性——负概念不只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而且也能从正面反映它所代表的对象的内涵;实效性——非智力因素对教育工作产生了持续的,积极性的影响;不可替代性——非智力因素概念以其科学性与实效性为基础,必然会产生一种不可替代性。在《关于非智力因素讨论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和皮连生同志商榷》一文中,主要从评价理论的标准,心理分类的原则,影响学习因素的分类问题等方面回答了皮连生的质疑。
除燕国材以外,还有不少学者撰文为“非智力因素”及其理论辩护。郝德永等认为: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并不像萧宗六、马兆掌所说的不科学。因为首先,从逻辑学角度来看,“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是“智力因素”的负概念。负概念在一定领域中不具有正概念的属性,但这并不否认它具备其它属性。它是一个集合概念,与正概念相比,其特点是外延大,内涵小。但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内涵小就说它没有内涵。其次,从目前来看,“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已经被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及教育理论研究者所接受,其作用已被认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赵鸣九从探讨“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意义与作用的角度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存在有其逻辑意义。因为每一个肯定概念都有一个相应的否定概念;从智力活动的动态过程来看,否定概念在活动过程中,总是与相应的肯定概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三、非智力因素的结构与功能
燕国材早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就提出非智力因素主要由“情感、意志、性格”等构成,在后来的文章中又采用了五因素说。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功能,燕国材把它归纳为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六个方面,并认为,这些功能是统一的,对智力因素都适用;同时,这些作用在活动中要贯彻始终。
苏世同则把非智力因素看成各要素有机结合的一个动力系统,他认为:个性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由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兴趣、意志、气质和性格等诸种心理要素构成的。在主体心理结构中,它不仅是决定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而且能使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而且有动力性质。因此,非智力因素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一个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变化的极其复杂的动力结构系统。这是一个具有始动、维持、调节、定向多种功能的动力结构系统,一个能使智慧潜能积极有效地转化为智慧行为的动力结构系统。
邬大光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兴趣、动力、情感、意志、信念、性格六种要素组成。非智力因素是以整体的相互渗透性来影响个性的学习进程的,它们在学习中具有八种功能:定向功能、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强化功能、感染功能、育智功能、审美功能、创造功能。
申继亮认为非智力因素是由三种成分组成的:个性倾向性、情绪和意志、气质、性格与认知方式。这三种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个性倾向性的功能在于为智力活动提供动力;情绪在智力活动中有三种功能:激活作用、动力作用、转化作用;意志既可以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影响智力活动,又可以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影响智力活动;气质对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它对智力活动的性质和效率上;性格对智力活动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对智力发展的制约作用上,性格特征也往往能够补偿智力与能力的某些不足;认知方式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受到偏爱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和风格。
郑希付则在阐明非智力因素结构的同时又说明了结构中各要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特定的作用,个性对认识活动的动力定向作用,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的背景感染作用,意志对人的认识活动的调控作用,自我意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自我监督作用。
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关系
燕国材分别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区别和联系上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他认为: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有六个方面的区别:(一)非智力因素属于非理性范畴;智力属于理性范畴。(二)非智力因素与意向活动相联系,起意向作用;智力与认识活动相联系,起认知作用。(三)非智力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因素组成;智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五种因素组成。(四)非智力因素没有组成一定的完整结构,即它们之间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关系一般是非必然的;智力诸因素组成了一定的完整结构,即它们之间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关系是必然的,即: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结构是不同的。(五)非智力因素属于活动中的动力——调节系统;智力属于活动中的执行——操作系统。(六)非智力因素构成了教学(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智力构成教学(学习)的心理结构。燕国材还探讨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联系:智力活动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活动。即只有在非智力因素与意向活动的主导下,智力与认识才会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反之,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与意向活动的主导,智力与认识便会消极被动,遇难而退,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此外,二者还有相互促进的另一面,即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智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张旭东等不同意燕国材的“指导”与“主导”的说法。他们认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不像燕国材所说是“指导”与“主导”的关系,而是互相渗透、相互包含、联合起作用的关系。(一)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表现,而且可以补偿它的弱点。(二)智力因素影响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含有智力因素:智力活动的效果可以转化成非智力因素。(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融合,共同起作用。
五、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燕国材指出:非智力因素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由一个目的,一条假设,一个公式三部分组成。从中人们可以体会出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一个目的: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引入非智力因素,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条假设: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但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却往往差别很大,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并能获得成功,成为人材。一个公式: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A=f(I·N),即学习的成功(A),是由智力(I)与非智力因素(N)共同来决定的。这个公式存在的意义是:它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而且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还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组成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或内容。
张旭东、贺岭峰的《论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对燕国材提出的一个目的,一条假设,一个公式的非智力因素理论——教育理论作了一些补充。他们认为:一个目的的提法笼统,又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一条假设,过于强调非智力因素,容易使人忽视智力因素的差异。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中存在的差异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来弥补或提高,而且二者相互影响,结合在一起影响成就活动。一个公式(成功=智力+非智力),没有把影响成功的量都包括进来,忽视了机遇、环境、方法、人际关系等的影响,不符合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原理。应改为:A=f(I·N·O)A代表学习成功,I代表智力,N代表非智力因素,O代表其它因素。他们还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学校教育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对于学习心理发展的发生、维持和调节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这些因素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学业成就水平。
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燕国材在1983年率先提出了“必须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问题”。他认为:“在学校中,我们既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智力,同时,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当这两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发展时,才能保证多出人才。”
郝德永等认为:“培养非智力因素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从‘非智力因素’本身来看,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它也可能成为教育的一个培养目标。”因此,“一方面要把培养‘非智力因素’看作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条件和手段;另一方面,要更新教育观念,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其成为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育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
张旭东则同时强调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他认为:一方面要重视思维训练,把培养思维能力作为发展学生智力与培养能力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发展兴趣,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也有学者对“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说法提出怀疑。如萧宗六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内容太复杂,无法培养;“非智力因素中的部分内容是中性的,不能笼统地说要‘大力培养’”。
七、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方法及量化问题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较为松散、复杂,很多学者都认为它难以量化,其实任何新生事物在没有完全掌握它的时候都是这种状态。燕国材认为不必作精确量化,只须把二者分为上、中、下三种水平就够了,在此基础上,再找出智力的三种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三种水平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确定不同水平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那我们就基本上达到了研究非智力因素的目的。
张旭东等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首先,由于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尚未穷尽其子项的开放式集合概念,而且其中的各个因素的功能、性质、作用方式都各不相同,很难一下子编制成一个非智力因素的总量表。当务之急是就达成共识的几个因素分别编制几个分量表,如动机量表,自我意识量表等,以期进一步探讨它们与成就的关系。其次,在这些分量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总量表。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特异性,我们很难用像智商那样的数字来表示它们并把各子项得分简单相加。我们不妨把每个子项分成二或三个等级(如高、中、低)。这样如果是六个因素(如动机、兴趣、自我意识、情感、意志、性格),那么就出现了3×6=18种不同的组合,每种组合就代表了一种非智力因素特征与成就活动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