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庆波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庆波

身份证号码:37120219741002XXXX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房屋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中应用最多的结构方案之一,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将其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中,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提高住户的居住体验。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能够使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得到有力的支撑,对建筑工程的强度和承载力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保证了整体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所以,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如今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已经逐步形成为较为完整的施工技术体系。为了满足人们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为基础建筑工程的主要手段,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和优势

所谓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混凝土材料进行相应主体结构以及其他部位的施工建设,而其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混凝土材料并非是一种施工原材料,是由砂砾、碎石、水泥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并且对这种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一般来说也并不是单独进行施工建设,而是和钢筋联合使用,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对这种混凝土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强度方面具备极强的优势,这一点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混凝土中的水泥等胶凝材料更是对这种施工强度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因为这种强度方面的突出优势,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应用该技术就显得更为必要,尤其是对一些承重墙或者支撑柱的构建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还是极为突显的;②在建筑工程中恰当地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这一点对建筑工程来说也是极为关键的,只有具备了较好的防水效果,才能够保障其后期的正常使用,避免因为渗水等问题发生其他的一些应用故障;③具体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来看,其具体的操作流程比较简单,施工的效率是比较高的,进而就能够在施工的工期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这些优势的体现也进一步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2.1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

由于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极其容易出现疲劳开裂和混凝土层面破损、裂缝等情况。因此,目前国外许多欧美国家常通过采用最新的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supertoughnessconcrete,STC)技术,从而轻松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运用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技术,虽然现如今在我国很少使用,但这一全新的关键技术,利用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既经济合理又容易施工,而且能够解决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因层面较薄、不易达到较高的密实度的问题。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通过降低水沙混合料的拌和与温度,达到了降低水沙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气体及粉尘排放量的目的,却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刚度,保证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性能和施工简易程度。并且,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及各层中的应力水平,避免建筑工程出现极易损坏和反复大修的现象。即使在长时间的暴风雨天气的影响下,也能够保证建筑工程中几乎不会出现开裂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因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高韧性的特点,可以扩散荷载的局部作用,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应变及竖向位移值。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常出现的疲劳开裂问题有非常好的效果。国外许多实际案例已经表明,在使用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建筑工程,不仅其使用寿命更久,而且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建筑工程的维修和维护的成本,要远小于过去普通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的成本,因此,通过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普及薄层超高韧性混凝土技术,将会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经济性、安全性等有极大的提高。

2.2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防裂缝技术渗透到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预防混凝土开裂,保障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目前,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规模逐渐增大,混凝土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裂缝风险,施工企业主动规划防裂缝技术,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建筑不同环节中的混凝土施工,其在防裂缝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需要按照防裂缝的实际需求,制定防裂缝技术规划,强化防裂缝技术的实践性。①完善混凝土在建筑中的施工环境,预防温度、湿度对混凝土的影响,还要根据季节变化设计混凝土防裂缝技术的应用;②确保施工缝与浇筑工艺的相符性,两者不能出现矛盾,依照实际标准进行各项操作,体现防裂缝技术的规范性;③协调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围绕工程整体,适当调整混凝土的施工方案,目的是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的几率。

2.3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纤维混凝土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监察,特别是在混凝土的搅拌环节,要进行高度的重视,实施搅拌时,要保障整个钢纤维混凝土的均匀性,所以搅拌设备要使用强制类型的,从而保障混凝土的均匀,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其次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查,相关施工流程都要依照施工标准和要求来进行,例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搅拌方式,分别是湿搅拌和干搅拌,因此要依照要求进行搅拌。同时要保障钢纤维混凝土搅拌过程的原材料投放顺序,避免出现团状现象,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首先要投放砂石,然后在将钢纤维混凝土投放进去,最后放入水等,从而保障整个混凝土的质量。

2.4搅拌及养护技术

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除了上面说的以外,搅拌原因也是非常大的,首先,混凝土搅拌的比例,需要进行精密的计算有依据的进行材料配比,不能自己随意配置。详细的来说,对混凝土搅拌配比造成影响的原因有,交通时间,用料的含水量以及施工环境等等,我们需要依据具体的形象因素来对用料进行的调整,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还有就是,在进行搅拌工作的时候,需要依照规定来设置合理的搅拌时间,在搅拌的过程当中要按照先后的顺序来放入材料,然后均匀搅拌,让搅拌工作顺利进行。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看看,后期的保养工作可以让混凝土结构施工达到最佳。在进行后期的混凝土保养得时候,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质量的破坏。因为养护的方式是多是多样的,这就需要在进行不同的施工时候,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适当的养护方法。

结语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施工当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所以结构设计人员要重视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部分,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把握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有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2(9):172-174.

[2]郭泉美.强化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益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29):218-234.

[3]徐飞.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3):275-278.

论文作者:李庆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庆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