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的处理论文_王耀锋

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的处理论文_王耀锋

(绍兴大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基的处理问题,科学合理地处理软弱地基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针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关于软弱地基的处理问题展开探讨,简要介绍其处理方式。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软弱地基;处理

1软弱地基概述

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建设施工中,杆塔的地下部分是保证杆塔稳定的基础,如果这一部分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个输电线路工程造成影响,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关施工建设中,必须确保整个杆塔基础的稳定性,而这一目的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基型的合理保证,还要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做好实际施工与设计荷载的配合工作。在进行基础的基型确定后,就要通过技术手段的采用实施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做好软弱地基部分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而这也是整个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环节。在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有效控制好软弱地基的施工质量,需要认真对待施工前的勘探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通过施工人员的有效配合,完成工程设计到工程实体的转化,保证软弱地基以至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2施工前期现场勘查和设计

任何一种工程建设,设计环节都是其龙头,而在输电线路的建设中,前期的现场勘查和设计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工程的造价和安全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解决软弱地基的问题就要从此抓起。首先,在现场勘查时,要注意地质情况,设计选择线路路径时,要尽量避开软弱地基部分。软弱地基的杆塔基础造价比一般地基的杆塔基础造价要高1~2倍,这就意味着线路的单位造价就要高出30%~60%,而这仅仅是保守估计,有的时候甚至更高。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选择路径要有长远的观点,纵观全局,对线路所经地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最基本的地质情况有个大致了解,根据地质情况合理布置初步排杆,拟定杆位,避开软土地基,尤其软弱层较深的区域,使线路能够从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经过。其次,地质勘查要尽可能地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选择钻探位置时,应选择在塔位的中心进行钻探,不能远离塔位。如果线路经过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的地带如泥沼、山谷、河网等区域,就要适当地增加地质钻孔数量,如果条件允许,能够对每个塔腿的地质情况都进行钻探取样最好。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如果遇到无法避开的软弱地基,其桩位上的选择上就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杆塔和基础型式。

3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的处理要点

3.1树根桩托换技术概述

树根桩是一种直径较小的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其具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常常应用于建筑物的修复以及加层、古建筑物的加固以及建筑结构狭小的隧道地基处理工作,还会应用在提升土坡或是岩坡稳定性的工程当中。随着我国工程技术的进步,树根桩托换技术也被逐渐应用在高压输电线路的软弱地基处理当中。相比较其他处理地基的方式,树根桩托换技术有着对施工工具要求少、见效快以及地基加固效果好等明显的优点,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当中可以非常有效率的处理施工产生的尘土、黏性粉尘等,降低了工程的噪音并且节约了施工的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依据设计的需求来选用垂直或是倾斜的树根桩成桩方式,也可以选用多桩成桩进一步的加强地基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时,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在建筑的主体结构上钻孔,使用的工具为钻机,然后由专业的测绘人员运用仪器进行桩位放样测试,在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接下来的施工。在这一过程中,钻头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严格符合施工规范,必须对准桩位圆心或中心处才能打进桩中。当钻孔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安装钢筋并且水泥浆等材料成桩,最后一步就是振捣成型,这样做出的钻孔桩就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3.2塌孔的处理

在上面介绍的树根桩成孔的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塌孔,其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地基塌陷或是灌注水泥浆的稠度不达标。在处理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的过程中,塌孔出现的更为频繁。塌孔出现时周围两米左右会变为“泥潭”,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都有陷落进去的危险。当在施工中出现塌孔时可以将钢套管铺设在塌孔范围中,并填入填充料加以加固;也可以选用厚度在10毫米~15毫米的钢板制作成两米的护筒,将多个护筒拼装到13米左右,用为了避免护筒在插打的过程中发生过度变形,采用钢制槽充当其两端的交叉型内撑以加强护筒的刚度。在护筒起吊时测量人员运用经纬仪测量并调整其的垂直度,使用振动锤把护筒打进原土层。单桩的护筒当中较长的为26米,较短的为22米,将其首尾焊接再运用旋转钻机打入。在打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护筒的垂直度好于千分之二,定位的误差需要小于一厘米。

4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的处理优化方法

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的施工最为关键的就是做好基坑的开挖与混凝土浇筑中的排水,尽可能的避免影响到基底的原土。在进行基坑开挖的工作中,若是基坑底部低于地下水位时,基坑就可能会发生渗水的现象,如果相关人员没有及时的处理基坑里渗入的这些地下水导致土被泡软,基坑就会发生坑壁的坍塌进而影响到整个地基,使得地基发生沉降。由此可知在地基施工过程中排水工作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如今施工中的基坑排水技术有多种选择,大部分的施工单位都会根据基坑的排水量以及排水设备选取合适的排水方式。如果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遭遇了流沙坑,必须要控制住坑壁的塌陷,最大限度的减少坑底地下水的涌入,可以选用挡土板或是沉箱等方法来继续开挖工作。另一个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需要控制对奈状土的影响,在开挖时并不能“一步到位”,不能单次开挖就挖到设计的深度,在开挖深度距离设计深度250米左右时就要先暂停开挖,这时需要工程监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基坑进行细致的检验,确定当前基坑不存在问题后才能进行慢速度的局部开挖,直至开挖到设计的深度为止。

5结束语

虽然软弱地基基础是输电线路建设的难点,但只要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密切配合,科学管理,就一定能使软弱地基的线路投资得到控制,质量得到保证,并能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周洁.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处理.通讯世界,2014.20.96-97.

[2]李伟.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处理方式分析.通讯世界,2014.04.5-56.

[3]胡小河.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的处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7.112.

论文作者:王耀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的处理论文_王耀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