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 158100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围绕共同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寻求解决办法,形成共同的研究结果。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的学习方式,因而要运用得好,就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效地划分小组,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目标、清楚任务,处理好分工与合作,营造合作气氛,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可行性强的合作内容,注重对合作过程的评价等等。只有在细节上做足了,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课堂上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也能及时调控。因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认识一,教师要正确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要领。
小组合作学习是—种系统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小组由4人或6人组成。目前,大多数老师采取的是班级的前后桌同学组成合作小组。我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的分组方式。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小组长”要安排发言顺序,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主讲人”要针对问题先谈自己的见解,然后征询其他同学意见,“记录员”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内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另一位同学作为补充说明。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认识二,教师要及时解决小组合作最初可能出现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经常出现三种情况:闲聊,开玩笑,冷场。此时肩负引导使命的教师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分析冷场的具体原因、指导合作技巧、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有可能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2)合作学习小组在开展讨论时,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进行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3)关于学习内容学生经常有误解,这些误解在小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监控,及时消除学生的误解,以免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步入误区。(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而自己不去积极主动地努力。对这样的学生,应当让他明确个人责任,引导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鼓励他积极创造条件,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帮助同伴。
认识三,教师要搞好分层思考设计。
小组合作在组长的主持下,如果能顺利地进行,会更好地促进小组的讨论。如果组织得不好,也会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动,而某些小组成员却无所事事,形成“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想要达到生生互动、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谈不上了!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学困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在具体教学中我觉得应该采用分层思考法,即将全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兼顾能力差异,布置的思考题分为层次不等的几题,有些同学只要解决基本题,有些必须完成更高层次的题目。对那些成绩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适当增加一些思维题。在解题讨论时互相帮助,最难的题目经过讨论如果仍未解决时可向老师提问,老师向全班同学征询解题方法。这样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让各层次的同学都能得到锻炼,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学生本身最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认识四,讨论形式要多样。
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也是比较实用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课堂讨论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一些学习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抢先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使得其他一些相对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不再独立思考,误认为讨论是那几个“好”同学的事,从而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去了。再如课堂讨论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也会渐渐对讨论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失去讨论的热情。这就要我们老师采取多种讨论的形式,常换常新,让学生总是感到新奇,永远有参与的热情。
方法一:讨论前,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讨论时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以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就能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还要求那些学习较好的同学要有耐心,要尊重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讨论形成的集体意见可以轮流由小组成员报告。
方法二:互相提问。互相提问其实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好方法。现在我们教学中常常没有学生提出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平时总认为教得没有问题就行了。新课程理念认为,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学生没有创新与探究,总是满足于老师所讲的。我在教学中常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后互相提问,我发现学生总期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别人不能很快解决,难住他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是他们自己已经弄明白的,而有些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能解答,这就把讨论引出课堂,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
论文作者:徐慢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成员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