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孙景明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孙景明

黑龙江省饶河农场中学 孙景明

摘要: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使学生喜欢数学。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四、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五、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方式 宽松、和谐

在《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因此,教师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还不够,还要对学生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一下我的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有学习的愿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表面看上去,数学似乎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但如果能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趣味化,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究。例如我在进行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中,通过实物等腰三角形的折叠来发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实物的演示,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最终为生活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在教学时尽量把题目改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明白学习的目的。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便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首先学生对知识内容上仔细分析,抓住内容的关键词语,多审、多问,能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能解决多少。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提出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活动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要干涉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把任务完成。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探索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表述出来,之后让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最后由教师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的知识。

四、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越容易掌握。因此我在课堂活动的40分钟内,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有效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备课时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熟悉大纲和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克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这样做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一句鼓励或一个微笑就是一束灿烂的阳光,足以照亮孩子整个人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掘数学美、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年1月第1版)

论文作者:孙景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孙景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