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的三元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智力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2)01-0118-03
一.智力三元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mberg,1985)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他们只从某个特殊的角度解释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一)智力情境亚理论(a contextual subtheory ofintelligence)
智力的情境亚理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认为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智力的内涵。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智力行为有不同的标准。“智力就是主体实现对主体有关的现实世界的环境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和改造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理活动,个体力求达到与环境的关系的最佳状态;能否达到最佳状态体现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这里讲的情境指的是个体所处的全部环境。所谓有关,指的是与个体生活有关的所有环境特征。所谓适应,指的是个体在试图适应周围特定情境时的心理事件。所谓选择,指的是个体在应对新环境时的心理事件,这一新环境会改变个体所处的情境。所谓改造,指的是个体在按照自己的期望或偏好调整周围情境时的心理事件。
适应、选择、改造三个过程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层级化的相互关系。个体总是要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与环境之间达到某种和谐。这种和谐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但和谐的程度如没有达到个体的满意度,那么从一个较高层次来看,就是不适应。
当一个人不愿意或不可能适应时,他可能尝试选样能够或可能达到的另一和谐环境。例如,当个人的生活习惯、人生理想、兴趣、爱好等与环境不适应时,他会主动放弃现有环境选择新的环境。当人们无法、无力或不愿选择新环境时,他就开始改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的和谐程度。
因为不同个体和群体对适应、选择和改造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环境对适应、选择和改造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智力对不同人、不同环境而言都是不同的。智力在情境方面本质上是有独特性的。
情境理论在本质上体现了在理解智力问题上的实践观。要理解和测量个体和群体的智力,就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结合他们的生活背景。人们所处的环境对智力概念的理解有制约作用,即使是同一种行为,在某个时期的特定情境下是智力行为,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却不一定是智力行为。因此,不能在社会背景之外达到对智力的完全理解。同时,这种实践观还体现在主体通过适应、选择、改造等能动作用积极反作用于环境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社会文化因素)乃是决定智力内涵的主导方面。但应当指出,环境决定的是智力的内涵而不是智力水平的高低。如果单从描述的角度分析,不同文化下的个体智力是不可比的。但是,如果从机能的角度出发,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只要个体能够适应、选择或者改造环境,为自身的发展和生存提供便利,那么他就是聪明的。可见,情境亚理论是从人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确定智力的本质的。
(二)智力经验亚理论
情境亚理论讨论了智力本质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性,具有元理论的性质。要确定一种行为是否是智力行为,还需由此时的任务或情境在主体的经验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来决定。经验可被视为一个连续体,一端是无经验,即处理完全新异的任务或情境;另一端是对任务或情境十分熟悉,加工已达到完全自动化的程度。一个任务或情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测得智力,要看它与这两种技能的关联程度。经验亚理论就是希望说明个体对任务或情境的经验水平与他的智力行为之间的关系。根据该亚理论,只有当一个任务或情景相对(非完全)新异时,或者当一个任务或情景的操作处于自动化的过程中时,智力才能得到最好的测量。对于许多类型的任务来说,处理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加工过程的能力会在一个经验连续体上发生。一个人当首次遇到一个任务或情景时,处理新异性的能力就发挥作用,随着对任务和情境的经验的增加,新异性就会逐渐减小。此时自动加工的能力开始发挥作用,所以,任务或情景就变得容易对自动化加工的能力进行测验。
(三)智力成分亚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成分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成分可以将感觉输入转换成概念表征,或将一个概念表征转化为另一个表征,或将概念表征转化成动作输出。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元成分(metacomponents)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是用于任务执行的过程。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s)是用于学习新信息的过程。
1.元成分是控制过程的特定表现形式。斯腾伯格已经区分出七种元成分:
(1)确定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许多实验研究都发现,确定问题的本质,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是最重要的步骤。
(2)较低级成分的选择。个体在解决特定任务时,必须选择一系列较低级的成分。选择不恰当的成分会导致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任务操作。
(3)选择一种或多种表征或组织。一种特定的成分可在信息的不同表征或组织上操作。表征或组织的选择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成分操作的有效性。
(4)选择组合较低级成分的策略。对执行任务而言,仅仅列出一组成分是不够的,还必须将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以促进任务操作,确定每一种成分将被使用的彻底性,并确定哪些成分可以按系列串联的方式执行,哪些成分可以并列执行。
(5)注意资源的分配。执行任务时采用的所有任务和成分只会用去个体全部注意资源的有限部分。当然,运用注意资源越少,操作质量越差。而且,个体必须决定将多少时间分配到每一项任务上,以及时间的限制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他对特定成分的操作质量。
(6)解题监控。在个体解决一个问题时,他们必须记住已经做过的步骤,正在做的事和还需要做的事。如果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进展,个体就需要对此做出解释.而且他还不得不考虑改变目标的可能性。当他意识到旧的目标无法实现时,他常常会形成新的更现实的目标。
(7)对外部反馈的敏感性。外部反馈是提高个体的任务操作水平的有效方式。理解反馈的意义,并根据反馈做出反应的能力是个体执行任务时的重要能力。
2.操作成分用于任务操作时执行不同的策略。它包括刺激的编码,刺激的组合或比较,以及反应。
(l)编码成分。编码成分的任务是对新信息进行知觉和储存。
(2)组合与比较成分。其任务是将信息组合起来并进行比较。
(3)反应成分。该成分是研究者在研究智力时选取的被试者反应时的指标。一般来说,反应时与智力相应方面的测验分数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3.知识-获得成分。该成分用于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
(l)选择性编码:是指将相关信息从无关信息中挑选出来。学习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那些与目的有关的信息从呈现的大量信息中区分出来。
(2)选择性组合:是指将经过选择编码的信息组合起来,以形成完整而适当的整体。
(3)选择性比较:是指将新获得的信息或新提取的信息与过去获得的信息相关联。对新获得的信息而言,关联是指新编码信息与过去编码信息之间的联系;对新提取的信息而言,项目已经储存在记忆中,当它与其他项目建立联系后,人们就可以用新的方式理解它了。
智力三元理论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整个理论分为三个亚理论,这三个亚理论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亚理论。但这种结构并不反映真实的心理结构。
斯腾伯格从三元理论出发,提出了判断行为是否是智力行为的三个标准:一是用以适应、选择或改造环境的行为;二是对新任务或新情境的反应,或是行为的自动化过程;三是成分亚理论确定单元成分、操作成分或知识-获得成分作用的结果。
二、三个亚理论之间的关系
情境和经验亚理论之间的交汇处在于新异性和自动化在情境智力中的作用。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不能意识到的自动化行为,如,阅读过程中的自下而上加工,操作机械的技能、技巧,日常交往中的礼貌、习惯、动作等。同样,每个人一生中也会遇到很多新事物。见到陌生人,学习新课程,应付新的压力等,都需要个体应付新异性。所以,新异性和自动化两方面的经验构成了适应、选择、改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境和成分亚理论之间的交汇之处在于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是“大成分”,它由成分理论确定的“小成分”所构成。换言之,“适应”并不比“应对新异性”更基本。相反,“适应”仍包括很多基本过程,如认识问题性质,知道采取何种步骤解决问题(元成分),对问题各项进行恰当编码,并推断问题各元素间的关系(操作成分),知道以什么方式在环境中搜集信息(知识-获得成分)。
经验和成分亚理论之间的交汇处在于有些信息加工成分,可用于应对新异性,有些可用于自动化加工。经验研究的目的在于判断哪些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可用于应对新任务、新情况,哪些成分的功能可以逐渐自动化。
三、对三元理论的评价
斯腾伯格指出,对智力的研究和测量,其目的在于揭示智力的本质,对智力进行恰当的评估和训练。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三元理论进行初步的评价。
(一)三元理论深化了对智力本质的认识
智力的本质历来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历史上对智力的理解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外显理论和内隐理论。智力的外显理论建立在所获数据的基础上,或者至少能得到这些数据的验证和支持,而这些数据则来自假定能够测量智力功能的那些操作任务。最有影响的外显理论有两种,即差异理论和认知理论。以研究人类个体差异为基础的理论称为差异理论。他们一般力图根据一系列主要能力,比如语言能力、推理能力等来理解智力,并且通常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这些主要能力。斯皮尔曼(Spearman)的二因素论,瑟斯顿(Thurstone)的七种基本心理能力理论,吉尔福特(Guilford)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等都是著名的差异理论的代表。
认知理论力图根据作用于认知任务操作的心理过程去理解智力。这些观点的差异在于它们强调的认知功能的水平不同。一个极端是以反应速度作为智力的指标,另一个极端是,有些研究者研究形式非常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贬低认知加工速度的作用。即一个强调速度,一个强调准确性和策略。
差异理论以静态的结构-因素为基础,而认知理论则以动态的过程-成分为基础。总之,智力的外显理论为我们理解、评价、训练智力已做出了一些贡献。但也存在着难于证伪,不确定的生态效度,无视智力发生的情境,没有为任务选择提供明确的基础等缺陷。
智力的内隐理论是以公众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为基础,或至少以公众的智力观加以验证的理论。智力被看成为一个约定性的概念。内隐理论把智力与其发生的环境联系起来,扩大了智力概念的范围,突破了IQ测验的狭隘性,并且具有可证伪性,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度。但也存在着缺乏可操作性,无法清楚确定常态群体等缺陷。
三元理论继承了内隐理论和外显理论的优点,结合静态结构和动态成分,把智力的内在过程和环境和经验联系起来,提出了判断智力行为的三项标准,深化了对智力本质的认识。
(二)三元理论既是数据推动的也是理论推动的模型,因此稳定性较好
心理学理论的构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数据为基础(自下而上)建立的,一种是以理论为基础(自上而下)建立的。大多数的智力理论都是自上而下构建的。其优点在于提出的问题涉及领域广泛,缺点在于极端依赖上位结构的正确性。如果上位结构崩溃了,整个理论就随之而倒。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心理学理论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建立的。其特点是比以前的理论更紧密地与经验数据相联系,因此不易被推翻。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范围十分狭窄。三元理论既是自下而上又是自上而下构建的。在三元理论模型中,低层次的学说涉及范围较狭窄,但和数据联系紧密;在更高层次上,这些较小的学说合并成范围更广的理论,但和数据的联系不太紧密了。这种双重建构方式增加了理论的稳固性。
(三)三元理论的实践精神使其更贴近生活实际,提高了自身的生态效度
三元理论的实践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要具体、历史地看待智力的观点。该理论指出,主体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智力的内涵;智力测验应该去测量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现实行为,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业知识。第二,三元理论引入了社会智力和实践智力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理论只重视认识能力的局限。第三,以三元理论为基础编制的智力测验的生态效度较好。
收稿日期:200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