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党政关系制度的回顾与思考_毛泽东选集论文

我国党政关系制度的回顾与思考_毛泽东选集论文

我国党政关系体制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政论文,体制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党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伴生物,它界于民众和政府之间,通过影响民众获得执政地位,进而实现对政府的控制。政党的权力来自民众的授权。中国共产党是民主政治体制中的政党,其执政应当遵循政党的一般规律。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随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如何在新时期通过党政体制的改革,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实现自己对政府、社会的控制模式的变革就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

我党对党政关系问题的关注,并不始于新中国建立后。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针对苏区政治生活中不正常的党政关系状况,毛泽东指出:“党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威权,政府的威权却差得多。这是由于许多事情为图省便,党在那里直接做了,把政权机关搁置一边。这种情形是很多的。政权机关里的党团组织有些地方没有,有些地方有了也用得不完满。以后党要执行领导政府的任务;党的主张办法,除宣传外,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国民党直接向政府下命令的错误办法,是要避免的。”(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针对当时党政关系出现的扭曲,党的“威权”、影响力大于政府,以党代政的情况,毛泽东提出了批评。

抗日战争时期,外敌入侵,中华民族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要求共产党团结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御外侮;同时事实上存在的友党(国民党)竞争,也促使中国共产 党必须妥善处理根据地的党政关系。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当时 根据地的党政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首先强调党的领导地位的取得主要不是依 靠数量上的优势,“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 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 2页。)其次,毛泽东要求政府系统、参议会系统及民众团体中的共产党员“必须与党外 人员实行民主合作,倾听党外人员的意见,和他们一起,共同商量问题与决定问题,共 同遵守少数服从多数、局部服从全体、下级服从上级的民主集中制,并须使党外人士有 职有权,敢于说话,敢于负责。”(注:《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95页。)最后,毛泽东还对政府及参议会等部门中党组织的任务、应该扮演的角色进 行了阐述。他指出,党支部的任务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教育,领导党员成为工作的模范。 团结党外人员,保证该部门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抗日根据地政权中的党政关系的特 征是:党员仅占政府及参议会等系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党主要依靠自己正确的政策和 模范作用来实现自己的领导、保证自己的领导地位;在政府中,党员在行政关系上必须 服从部门首脑;基层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对党员进行教育,不得干预行政领导。

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明确提出:“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期间,不可能,因此就不应该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只要共产党 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党、任何社会团体或个人,对于共产党是采取合作的而不是采取敌对 的态度,我们是没有理由不和他们合作的。”(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1062页。)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 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 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但是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国家生活中实现自己的领导地位与领导作用, 却没有在《共同纲领》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以后,共产党如何 实现自己的领导、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党政关系,就成为当时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 个重要问题。

建国初期,党坚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项政策,即广泛吸收党外人士参政、通过协商听取他们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在建国初期的中央人民政府的6名副主席中,中共与非中共各为3人,56名委员中,中共29人,非中共27人;在革命军事委员会5个副主席中,非中共有1人,22名委员中,非中共6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名非中共人士,15个政务委员中,非中共9人;政务院所属34个部、会、院、署中,有14名非中共人士担任正职。为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党在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党还在政务院中建立党的组织,政务院党组包含政务院党组干事会、各委分党组干事会及各部党组三级组织。中央要求党组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周恩来曾以政务院党组干事会书记的名义要求下属党组:“(一)每两月作一次综合报告,应由党组负责人执笔,内容以执行中央政策、业务进行情况为主,千字为限;(二)重要问题作请示报告或专题报告,专题报告以简短及时为原则,字数不限;(三)专业会议后作简况报告;(四)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情况按月或按旬统计报告。”(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页。)

因此在建国初期,党政是分开的,党并不直接插手政府事务从事经济工作;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地位有体制和制度上的保障,党中央通过在政府各部门中的党组织贯彻党的 路线、方针和政策。这种党政关系体制使《共同纲领》所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党 的路线、方针得到了贯彻,也为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及恢复 国民经济等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这种体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 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的党组没有及时向党中央报告工作,二 是以党代政的情况时有发生。(注:姜义华:《五十年代党对国家领导制度的形成》, 载《开放时代》1998年第2期。)实事求是地说,在探索中出现上述两个方面的偏离都是 正常的。但是随着毛泽东有关过渡时期设想的变化,《共同纲领》所设定的党政体制开 始受到影响。

建国以前,就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时期进行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后,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但是,随着三年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毛泽东开始将原本比较遥远的工作提到眼前。实现过渡成为毛泽东追求的近期目标。从1952年开始毛泽东就重新思考过渡时期问题。在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消灭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政府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相反的政策。

1952年9月政务院召开财经工作会议。决定修改1950年初颁布的《全国税收实施要则》。同年12月,政务院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修正税制的具体方案。新税制改变了对合作社和国营企业的某些优待,《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提出“公私一律平等纳税”。新税制实施 以后即遭到多方批评。毛泽东认为新税制的制定没有经过党的系统的参与,在程序上是 有问题的;取消对合作社、国营企业的纳税优待,公私企业一律平等纳税在政策导向上是错误的。毛泽东对现存党政体制不满,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态度也发生了 转变。

1953年2月毛泽东对政务院的工作进行了批评。他说:“政府大多数部门的主要缺点是缺乏思想和政治领导,有些部门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中央将在今年对各部逐一加以检讨。”(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年版,第58页。)随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党中央的请 示报告制度和党中央对政府工作的直接领导”决定(草案)。决定规定:“今后政府工作 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事项,均须事先请示中央,并经过中央 讨论和决定或批准以后,始得执行。政府各部门对于中央的决议和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工 作中的重大问题,均须定期地和及时地向中央报告或请示,以便能取得中央经常的、直 接的领导。”决定将中央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撤销,政务院各委党组直接接受中央领导 ,并分管其所属的各部、会、院、署、行的党组,其他不属于各委的外交、民族、华侨 、人事部门的党组,也直接接受中央的领导。决定还规定:“今后政务院所属各委、部 、会、院、署、行直接提请政务院批示或办理的事项,除例行事务外,凡属涉及方针、 政策、计划的事项,均应限于中央已经讨论和决定了的问题,或是中央已经批准的计划 或批准的原则范围之内的问题。”

在建国初期的行政体制中,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立各部、会、院、署、行。党通过上述机构中的党组对 其进行间接领导。而决定将中央人民政府的重大事项决策权取消,并从体制上切断了政 务院各委党组与中央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之间的联系,使中央可以直接将意图贯彻到政务院所属各部门中。从体制角度看,新的体制关系实际上是党中央下属政务院(国务院) ,政务院(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决定”将党政之间的间接关系改为某种程度的直接 关系,这可视为建国以后,我国党政关系的一个重大变化。实事求是地说,建立在《共 同纲领》基础上的党政关系体制并没有削弱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相反正是这一制度保 证了建国初期一系列重要工作的完成。运行正常、效果良好的体制为什么会在1953年初 发生变化呢?

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已经认识到民主革命不能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步完成,民主 革命胜利以后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才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因此,建国前夕 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的著作如《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都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进行了阐述。由于在经济上是5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因此表现在政治上就是无产 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建国初期,通过制度创新,党形成了一整套既保 证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又实行党政分开的党政制度。但是,1952年以后,毛泽 东开始重新思考过渡时期的理论,提出了加快过渡的设想,因而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而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人没有捕捉到毛泽东思想的变化 ,继续按照《共同纲领》的设想开展政府工作,提出并推行新税制。而毛泽东将政府工 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结为缺乏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为了加强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 毛泽东改变了组织领导的模式。

其次,苏共执政模式的示范作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不仅仅包括经济模式,而且包括为实现这种经济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政治模式,其中之重要方面就是苏共执政模式。而苏共执政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党代政和党内集权。“党直接掌握国家权力,党政融为一体,以党代政,把党的力量强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党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注: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苏共执政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缺点和弊端,但当时的 认识水平尚未达到对此进行认知、反思的高度。因而毛泽东号召:“无论共产党内共产 党外、老干部、新干部、技术人员、知识分子以及工人群众和农民群众,都必须诚心诚 意地向苏联学习”。(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第45页。)在实践中,尽管党并没有完全照搬苏共执政模式,如没有实行一党制而实 行了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但当东欧各国纷纷由人民民主制度转向苏联 的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以后,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一员的中国,势必采纳苏共执政模式。

第三,《共同纲领》体制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一些党外人士担任正职的部门,出现了党外人士有职无权的现象;如在新税制制定和推行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等。这些缺点或许在今天看来或许并非缺点,但在指导思想已经发生变化的毛泽东看来,却是脱离党的领导的表现,因此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建国初期的党政关系的演变并没有停止于1953年形成的直接领导体制。1955年以后,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在经济建设中的冒进与“反冒进”问题上的争论,直接导致我国党政不分体制的最终确立。

毛泽东的冒进思想产生于1955年底。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毛泽东说,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告诉我们,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国务院各部门纷纷提出高指标。而实际主持工作的周恩来等人却认为过高的指标不可能实现,周恩来说:“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冷静地算一算,确实不能提。”(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45页。)1957年底到1958年初,毛泽东开始公开批评反冒进,认为冒进是马克思主义的,而反冒进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经济建设中的冒进与反冒进之争影响了我国党政关系体制。1958年2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批评国务院说:“政治设计院究竟在哪里?章伯钧说国务院都是拿成品, 他不满意,他要有权参与设计。我们政治局委员可不可以有权参与设计呢?过去这个五 年计划,实际上是无权参与设计。我是主席,也没有参与设计。”进而指出:“有人想 把大权揽过去,让党委搞点小权。这样就没有集中了。集中只能集中于党委、政治局、 常委、书记处,只能有一个核心。”(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 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50页。)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党开始直接进 入经济领域。(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6 —47、57页。)1958年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中共中央成立财经、政法、 外事、科学、文教小组。毛泽东特别指出:“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的,直隶中央政治局和 书记处,向它们直接做报告。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只有一个‘政治 设计院’没有两个‘政治设计院’。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具 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政府机构及党组有建 议之权,但决定权在党中央。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和党中央一同有检查之权。”到此,我 国党政不分的一元化体制建立。

1950年代后期形成的党政领导体制,对后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改革既保证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又能充分发扬民主,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对现存党政关系体制进行改革?我认为对这个问题思考必须既关注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又要注意我国特殊国情。

民主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权,在经典作家那里,脱胎于旧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政治。因此思考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党执政方式时,不能不考虑民主政治体制中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有学者认为,政党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政党是民众参与政治的工具;其次,政党是沟通民众与政府联系的桥梁;第三,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之手的延伸。(注:参见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 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4页。)在现代政治中,民众与公共权力(政 府)之间是通过政党连接的。通过定期的选举,民众将公共权力交到某一政党的手中, 使该政党成为执政党。“在这种条件下,执政党对公共权力实施控制只不过是民众对公 共权力所有权的逻辑延伸。因此,这种控制的每一步都以是否反映民众的要求为准绳。”(注: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先于民主体制出现,是在民主革命中用暴力方式推翻了原执政 党,并首创了新的国体和政体,从而取得执政地位的。这一特殊的历史因缘,使我们既要承认和尊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又要警惕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因为“旧的政治体制向新的政治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真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党来暂时填补的。这就产生了两种可能:一是,政党代行国家行政权力,而当国家行政体制健全之后,政党把权力逐渐归还政府;二是,虽然政权机关重新建立,政党却并不把权力还给国家, 而是继续占用,从而形成了政党与国家、政府关系的一系列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政党 可能会由民众政治参与的工具变成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注:王长江:《现代政党执 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1950年代我国党政关系所发生的 一系列演变其实就是将上述第二种可能变成了现实,这种演变使党由人民控制政府的工 具,变成了政府和国家权力本身。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清楚政党应该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工具,而不是政府和国家权力本身;同时,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为是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应当承认和尊重这一客观现实。在此基础上,考察1950年代我国党政关系的演变和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走向,就更有历史感和说服力。

首先,我国现存的党政关系体制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不是当时,也不是目前我国社会的最佳选择。由于我党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取得执政地位的,党在革命中,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在群众中取得了非常高的威信。这是我党取得政权的一个基本前提。但这也同时导致党容易包办社会生活的一切,将本来应该由政府承担的工作包揽在自己手中,这导致1950年代党政不分体制最终形成。同时,这种体制也是在经济建设的快、慢之争中,为适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为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影响和控制中形成的。即使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但在我国经济基础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应该进行变革,否则就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现实。因此,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政关系体制的变革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其次,如何对我国党政关系体制进行变革?我认为基本的方向和原则是,扭转我国党政关系中的错位,使党真正成为人民控制政府的工具,而不是政府和国家权力本身。或许人们会担心党会因此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其实大可不必。我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因为她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并根据民意的变化迅速调整自己的政策。只要能够代表民意,体现最广大民众的要求,就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从而获得,稳固自己的执政地 位。党政关系体制变革的必然结果并不一定就是党执政地位的丧失,而仅仅是执政方式 的改变。

再次,改革的具体操作和进程,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方面:第一,应该是渐进的。激进的变革有可能使利益的调整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带来剧烈的社会动荡,导致变革的成本太高,并不可取。第二,应该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从操作层面来看,自下而上的变革往往使变革不断受到自上而下的惯性牵制,变革往往成为非驴非马的“四不像”,而自上而下的变革或许更容易理顺我国错综复杂的党政关系。第三,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使党由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变成大政方针的制定者、民众政治参与的组织者。

标签:;  ;  ;  ;  ;  ;  ;  

我国党政关系制度的回顾与思考_毛泽东选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