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领导艺术新模式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艺术论文,新模式论文,校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素质体现着校风校貌,决定着办学的水平。在校长领导下有三支队伍:一支是教职员工队伍,是办学的主导力量;一支是学生队伍,是学校的主体力量;一支是家长队伍,是学校的重要辅助力量。这三支队伍,汇合成一个“人——人——人”的管理系统。在这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中,校长管理行为的重心是人,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校长应以自身的高尚职业道德,对被管理者施以影响熏陶,给予强有力的“感情投资”,坚持“以心换心”、“以情感人”,才能赢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理解、支持,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必须讲究新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构建现代管理的新模式,以营造一个民主治校,情感管理的合作、和谐的管理环境。
一、思想观念的新模式——把自我封闭式变为改革开放式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任何事物总有改进的余地,唯有创新,唯有及时抓住群众感觉到而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才能带动群众前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可能成为好的领导者,即或本人不是一个非常有创见的人,也应该鼓励和运用别人的创造力。”多少年来,“上智下愚”蒙蔽了不少人,他们一旦权力在手,乌纱盖顶,便以“长官”自居,习惯于高高在上,指手划脚,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这种恶习,至今未除。作为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明白,工业不分高低,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毛泽东早期提出的“鱼水”观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观点,都明确地指出,领导者要善于当好“班长”,要认真做好“公仆”,要善于深入群众,从群众中吸取营养。因此,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应冲破个人自我封闭的思想牢笼,要不断开拓视野,变自我封闭为开放改革,进入一个新境界。领导者要有勇气、毅力,在同旧传统思想的搏斗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阻力,更要知难而进。只要领导者能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献身的坚强信念,确立起无私无畏、积极进取的精神,工业中总观全局、立足当前、大胆创新、注意实行,养成系统的思维方式,敢于接受新事物,廉洁公正,善于眼睛向下,联系群众,实行民主治校。这样的领导者既可以根基稳固,又能站得高,看得远,更不会轻易被时代所抛弃。
二、人际关系的新模式——把对立逆反式变为和谐融洽式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在这里,指挥者的指挥活动,实际上就是管理者的一种管理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人类共同劳动的规模和相互联系的日益扩大,人类社会管理行为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充分的显示。现今学校中,仍存在一些家长式的管理现象,一些人仍热衷于命令式领导,但由于被领导者身份结构特殊,他们都具有较好的个人素质,有较好的知识修养,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甚至有些本身就是一个已经具备了某种领导才能的人。他们独立工作能力强、思维能力强、判断能力强,因此在接受领导、管理的过程中,容易滋生一种对立逆反的心态,这就需要校长认真研究、处理好校长与领导成员之间、校长与教师职工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种人际关系的新模式。作为校长,首先要坚持原则,在大事大非面前,寸步不让;在抓纲定向的决策中,不容半点马虎,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但在日常管理具体工业中,校长应把自己视作教职工的同志、朋友,对他们要关心爱护、尊重信任、体贴同情。校长还应该做到有宽容精神,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既坚持原则,又注重策略,掌握分寸,从而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其次是要敢于承担责任,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心理交往,提高管理效能。再者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勇于自我批评。一个单位、组织,领导集体人际关系如何,是整个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作为领导,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三、管理方法的新模式——把主观独断式变为广泛民主式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校长、书记、教师应当和平相处,这是事势的必然,校长、书记、教师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的分别,当然必须平等相处。非但必须平等相处,还得在思想认识上,习惯行动上,出言吐语上,彼此基本一致,才能收到学校教育的好效果。要是你东我西,他又不东不西不南,对学生将产生怎样的坏影响不言而喻的。”实施民主管理、民主治校,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众所周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职工的思想十分活跃,民主意识日渐增强,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第一,校长首先要以自己认识水平的有限性看实行民主治校的重要性。校长不可能无事不知,但又不能当“瞎指挥”,因此需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博采现代社会的高讯息。第二,校长要从自己管理水平的有限性看实行民主治校的必要性。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总不可能事无大小,面面俱到,况且教职工的觉悟、水平千差万别。实行双向管理,有助于校长的管理工作,也利于被管理者自律、自理,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佳境。第三,校长要从自己知识水平的有限性看实行民主治校的可能性。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本身就是一项特殊的管理,现代社会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而校长所涉猎的知识范围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充分调动老师积极性,利用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实行民主治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决策。靠传统式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就应更新校长的决策行为,实行科学型的决策。即一靠学识,二靠优化方案。学识是处变应变的基础,优化方案是处变应变的举措,实行科学型决策就必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治校,才能博采信息,集思广益,抉择出优化的决策方案。
四、校长负责新模式——把个人领导式变为集体管理式
列宁指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工作完全负责。”校长全面负责就是指校长对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而努力把学校办好,校长有职有权,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最高领导者。但如果校长对校长负责制认识欠明确,忽视民主监督的必要程度,就容易走进一个管理的误区。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做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事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的兴衰。”校长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学校的设计师、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校、国家、社会中都有其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发挥校长的领导作用,应该正确处理好校长与党支部、校长与教代会、校长与其他领导成员、校长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等的关系,大家互相配合、上下一致,变校长的个人领导为集体管理。校内营造一个校长——党、政、工、团——全体教职工——学生所有人参加的共同搞好教育的良好气氛;校外形成一个校长——家长——社会各界力量组成的教育队伍,人人关心教育。这种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系统,可以充分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接受教育的广阔天地,为校长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有生的力量。所以说把校长的个人领导行为变为集体管理的模式,是校长实施管理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全面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办好学校的有力保证。
标签:领导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