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涉及内容多,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做好造价管理非常重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只有把造价管理贯彻于项目全过程,提高资金利用率,把造价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建筑企业经济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尤其近些年来,劳动力、资源、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建筑企业想要规避财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以最少资源实现,最大化利润,就要进行高质量的造价管理。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重要性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影响着工程建设进度,利润的实现,资源的配置等多方方面,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好造价管理,控制资源消耗,检验资金运用是否合理,明确资金利用方向,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若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必然带来风险,甚至使建筑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然而,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造价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管理职能发挥不明显,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造价是指制造某种东西或建筑物所需的费用及建设中所产生的相关实际开支,也就是说是工程建设形成相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要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造价管理则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下,为了确保所建设的工程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面经济权益,对工程造价及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和组织活动。造价主要计价要素是:费、价、量。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竣工决算、工程预算、施工预算等多个方面,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具体涉及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及其他直接费,发挥着重要管理作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资金流量有限,资金筹措不易,必须加强造价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尽量减少工程建设中的人力物力的消耗,把工程所需费用控制在限额内,避免实际费用超出预算费用,对物资、资金、投资方向、投资规模进行调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资金筹措提供导向。工程造价基本职能是:控制职能、预算职能、评价职能、调控职能,能对投资效益进行检验,能对分项投资合理性月总投资合理性进行评价,保障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把项目投资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对工程项目建设耗费进行全面归集与核算,了解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准确计算项目应有价值。
二、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前文对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造价管理重要性的分析,不难看出造价管理发挥的重要职能,做好造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很多建筑企业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管理有效性差,难以有效发挥造价管理职能,造价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重视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多建筑企业缺乏造价管理意识,没有相应的造价管理机制,管理结构存在缺失,缺乏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对造价管理质量明显不够重视,造价管理实施力度难以得到保障。企业对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作开展质量,若企业自身对造价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就会导致造价管理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发挥管理职能,严重影响管理质量。另外,还有一些建筑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管理机制,但却严重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缺乏实用性与适用性,管理机制并不成熟,甚至给企业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忽视风险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量非常大,自然投资风险随之提高,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必须对风险问题进行考虑,避免因风险的发生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造价管理中,忽视风险管理,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管理漏洞频出,无疑增加了工程项目投资风险。任何经济活动都伴随着方向,只有把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才能保障经济目标的实现,以有限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三)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的扩大,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越来越多,所产生的财务信息量越来越大,不论是核算难度,还是管理难度都随之提高,传统管理方式显然已不能取得理想管理效果。传统管理模式效率低,成本高,耗时长,易出现错误与漏洞,容错率较低,具有一定滞后性,无法为工程项目提供导向,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及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然趋势[3]。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没有时代意识和信息意识,造价管理思维模式仍停留在老思路、老模式当中,信息化程度非常低,管理效果差强人意,造价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造价管理的措施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在造价管理方面存在问题,造价管理职能发挥不明显,无法获取预期管理效果,这十分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建筑企业应积极提高对造价管理的重视,进行造价管理改革与创新,构建新型造价管理结构,将造价管理贯彻到整个工程项目中,提高造价管理质量。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造价管理机制
造价管理关系着工程成本和建设质量,建筑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针对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有效改进措施,完善造价管理机制,构建科学造价管理体系,保障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及流畅性,避免造价管理流于形式。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制定,能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导向和依据,避免管理混乱。在管理机制构建中,要对采购、合同、决策、设备、人力、资金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保障造价管理的全面性,使管理职能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
(二)加强风险管理
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管理在造价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任何经济活动都伴随着风险,为了保障经济效益的实现。建筑企业应明确风险管理在造价管理中的地位,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青年卡,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工程项目各方面进行高质量的风险管理控制,采取风险控制手段,对资源配置、费用支出、工程质量、工程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风险评估,提高风险控制预见性,进行风险管理与分析,把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财务风险降低最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提高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
造价管理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建筑工程行业不断扩张的结果。信息化的造价管理,效率与质量高,管理有效性强,能实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准确性好,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管理难度和劳动强度,减小了造价管理人力物力消耗实现了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无纸化造价管理,实现了造价核算信息精准对流,随时随地收集、分析、管理及精密计算,使造价管理职能得到了最大化发挥,大幅度提升了造价管来水平。
结束语: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量越来越大,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到的内容越来越多,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通过造价管理能够合理压缩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以有限资源获得最大利润,降低财务风险。因此,建筑企业应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构建管理体系,提高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使工程造价管理走向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贾令亮.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11:144-145.
[2]牟娟.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13,26:73-75.
[3]刘亚梅.基于工程投控加法律风控模式的全过程造价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13,09:15-16.
论文作者:颜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