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绍宗

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绍宗

李绍宗(浙江省平阳县萧江镇第一中学 浙江 平阳 325402)

摘要:合作性教学通过让学生合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同伴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让同学对学习更有兴趣,具体体现在课堂上能够思考问题、能够回答老师提问,如此一来,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之下提高了。本文就对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合作性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9-011-01

一、目前我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现状

2001年6月,教育部指出我国学生学习方式过于呆板,不会主动学习,单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些方法并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由此,合作性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科目来说,合作性教学模式尤为重要。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枯燥、乏味”,这与老师上课时所体现的浓厚的应试教育氛围脱不开干系。在上课时,老师通常是按照教纲要求,对着课本按顺序讲解,同学们则是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教师单方面讲解,学生没有参与感,并且历史内容对于现代学生来说过于遥远,所以更加不能引起同学的兴趣。再则,历史学习内容缺少其他例如社会、艺术、文化等方面的辅助,学生很难融会贯通,也没有机会提出自己对历史现象或者是教学方式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加强初中历史社会教学模式改革,通过采用协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非常重要的。[1]

二、合作性教学的概述及意义

合作性教学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划分依据主要是综合参考学生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内部合作的方式,通过同学们自己翻阅资料、询问亲友、合作讨论等途径来获取知识的学习模式。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能够知道怎样更好地与人沟通,也可以学会在团队中如何出色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以培养自己和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只有当小组成员都能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在课堂上广泛开展合作性教学才有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涵盖生物、政治、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出这方面的知识,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课外书、求助家人和朋友等方法。这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该门课程内容,并能够激发同学的学习的兴趣。通常加强各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善于多思维、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求助家人、朋友的过程中,又能够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最后,由于教师在合作性教学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在各小组展示他们的小组成果时,需要认真听,并且在所有小组讲完之后认真总结这些内容,最好是将它们一一回归到教材内容中,顺便补充学生不了解的知识点。

(2)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合理分组是合作性教学的前提,教师在分组之前需要认真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层次性,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同时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不能过多,以免影响成员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也不能太少,以免每个人所分配的任务太重,减低同学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师在组员分工环节,必须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分工,如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中提出的看法与观点,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确保各位学生的均衡发展。

(3)把握合适的教学时机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准确抓住教学时机,才能一一对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合作性教学,增强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鼓励学生采用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讲述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内容时,可以先由一首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诗词引入。最经典的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先让同学们背一遍,引起他们注意,再接着抛出有关今天课程的问题:江南从一毛不拔、落后荒凉的地区变为经济繁荣发展之地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江南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并可以给出一些提示,让同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思考,以此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合作性教学的正常实施。[3]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打开学习思路,如讲述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时,设置以下问题:日本遣唐使来唐,会给日本带来怎样的的影响?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交换意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探讨出问题的答案。[3]

参考文献

[1]黄建平. 浅谈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4): 183-184.

[2]吴艳. 语文教学应倡导合作性教学模式[N]. 发展导报,2017-03-17(030).

[3]姚月祥. 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4): 53.

论文作者:李绍宗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绍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