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岩
中铁津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在新形式的发展背景下,社会普遍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只有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为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信息技术和建筑业的结合也反映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实力,它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
前言
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时代,因此建筑行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将信息化应用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促进人民对信息化手段应用的了解和掌握,在实现信息化进程顺利推广的同时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为他们经济效益的增强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1建筑工程检测的内容分析
1.1建筑结构检测
工程检测能够凭借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有效识别建筑混凝土强度、厚度与钢筋参数等数据,若建筑结构体系与图纸规范要求存在差异,则能够及时防止施工故障发生。另外,如果建筑结构模板与支护工程存在漏洞,同样会对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工程检测工作的落实,更能够有效识别其潜在的隐患。
1.2施工建材检测
施工建材是工程质量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若建筑工程中选用了不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则极易为建筑功能空间的使用埋下隐患,甚至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期间,建材检测内容主要涵盖了混凝土、钢筋与水泥等建筑构件的管理,这些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经过工程检测流程,才能应用在工程体系构建环境中。
1.3基础环境检测
基础是建筑结构环境稳定的保障,既担负着地上建筑所有的荷载,又统筹着地下环境的稳定性,可以说如果基础环境处理不当,则势必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工程检测工作的落实,能够针对基础结构的选择与周边岩土质量状况深入分析,以此确保建筑抗震性与沉降参数满足建筑长时间使用的前提,为住户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一些注意事项
2.1混凝土强度检测方面
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检测方法有两种,即超声波检测方法、回弹检测方法。假如在钻芯法下未发现问题,则无需使用这两种检测方法;假如混凝土强度无法满足钻芯法的实施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由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进行操作。
2.2混凝土结构外观、尺寸检测方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检测方法。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和尺寸来说,采用的检测方法并不复杂,但整个检测工作比较耗时、费力、烦琐。所以,为避免建筑工程中出现纰漏,一定要对检测项目进行认真核对,同时检测人员应签字确认检测验收结果。
2.3钢筋检测方面
混凝土和钢筋层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针对钢筋层的位置、形状等,应进行综合考虑,如混凝土构件的后期安全性、硬度。针对钢筋保护层,应从材料开始,对其进行深入检测,包括钢筋的厚度、钢筋的密度、钢筋的弹性等。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对保护层的钢约束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技术符合业主的要求。另外,在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应接头取样钢筋混凝土。
3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收样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其中收样管理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应用部分。收样管理主要是对客户的样品信息以及送检的样品进行样品等级的划分和确定,并逐步的展开收样复核、收样统计等工作,以便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提供相应的保障,从而为后期建设工程的正常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收样管理是确保建筑材料质量水平的重要步骤,只有将收样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建造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除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相应保障,收样管理最重要的还是要确保抽样物件的质量以及信息的传递,只有将样品信息进行准确性传递,才能够为促进后续正品材料的施工质量提高创造条件。
3.2试验管理
在对样品进行收样管理之后,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的收集和管理,以此来促进样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通过试验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和复核,为更清楚地了解样品的实际水平和质量提高创造相应的条件。除此之外,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在进行试验管理时还可以方便相关的建造部门控制对样品自身的损害,避免由于实验的操作对样品质量造成影响。随着人民对建筑行业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只有重视起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的质量水平,才能够为建筑行业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试验管理是连接收样管理和报告管理两者之间的桥梁,只有通过试验管理对建造样品进行相应的考核和检测,对它的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为它后期是否能够投入到建筑施工中提供客观的技术水平的支持。
3.3报告管理
报告管理对于保证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的质量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报告管理指的是对报告的审批、打印、查询、管理、签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统筹规划。在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报告管理的好坏,将会在直接程度上影响建设工程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从直观程度上促进报告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通过高端科技可以让电子原件在相应的报告管理方面进行统一的管理,以便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对样品的检测工作得到相应的重视。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只有将收样管理、试验管理、报告管理三者进行统一结合,才能够为信息化和我国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工作两者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将信息化建设工程检测管理进程实现新的发展,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建筑行业经济效益的增强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
结束语
将信息化应用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过程中,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化发展手段与建造事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为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大国实力的增强打下坚实基础的具体表现。在新形式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已经普遍进入了信息化的发展时代,因此,只有更好地促进信息化与其他行业的有机融合,才能够从根本上为实现建造部门经济效益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信息化与建造行业两者的结合也从侧面体现了我国不断增强的大国实力,
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郭伟.信息化视角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
[2]潘俊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与控制方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4)
论文作者:冯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样品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才能够论文; 基础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