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楷书书体在北魏时期的发展特点论文_魏若轩

浅谈楷书书体在北魏时期的发展特点论文_魏若轩

山东大学文学院 魏若轩 250001

【摘 要】:楷书自汉末产生,发展到北魏时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魏碑体”。魏碑体的形态与钟繇、王羲之等著名书法家的楷书形态有很大不同。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体兼隶楷”;除此之外,在碑刻的过程中斧凿的刀工对字形的影响很大也是其一大特色。

【关键词】:楷书、北魏、魏碑、体兼隶楷、

楷书,自汉末产生,?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断调整完善,最终在隋唐确立了其官方承认的正统地位。“楷书”之名,亦自隋唐始。不过,当今人们对于楷书的关注更多的聚焦于隋唐之后的诸多?典,对于汉末以后、隋唐之前的楷书则关注较少。笔者学书十年有余,对于诸般书体均有所涉猎,尤其对于以“魏碑”为代表的北魏楷书有较浓厚的兴趣。故而想从书法学和文字学两方面简单讨论一下楷书书体在北魏时期的发展,重点则放在魏碑这一楷书书体的组成部分的讨论上。

现今学术界一般认为正规的楷书书体自汉末三国魏钟繇始。钟繇(151年 --- 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时曹魏政权的大臣。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按,在唐朝以前,人们把我们现在所说的隶书到楷书这个阶段的正体统称为“隶书”,又分“今隶”、“古隶”。今人裘锡圭先生亦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所能看到的最古的楷书是钟繇所写的宣示表等贴的临摹本的刻本(“荐季直表”恐不可信)。”[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五章第六节,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第97页。]

最早可考的楷书为钟繇所做本无问题。但如果将钟繇及其后的具有代表性的汉族主要书法家的楷书与北魏时期的“魏碑”体楷书做对比,便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从笔?、结构、字形等基础的汉字要素上来说,还是从书法角度的整体风貌气质上来说都有较大差异。这又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汉代尤其东汉是书法艺术走向自觉的时期。其典型表现之一是东汉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书法理论文章《草书势》;另一个典型表现则是到东汉末年时?隶楷行草五体皆备,人们在这一时期已?可以用广泛的素材进行书法创作。如果仔细观察钟繇的楷书书法,则可以看出其中带有不少章草以及行书的用笔趣味。“如果把规整一派的早期行书写得端庄一点······就会形成宣示表那种字体”(裘锡圭先生语)。[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五章第六节,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第97页。 ]钟繇所生活的朝代是文化一直较为发达的汉代,其书法直接受到当时整体的文化发达程度的影响,加之其自身乃是极具天分和努力的学书者,因而会带有较为符合后代审美的秀美、端庄、飘逸等特点,文字也比较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以钟繇及之后的二王为代表的高度规范且成熟的楷书是不能反映整个社会的楷书发展程度的。以“二爨”(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为代表的南朝官方碑刻仍然具有较为强烈的隶书气息,甚至“二爨”本身是否为楷书作品仍然存在争议(如康有为一方面说“···《爨宝子》···皆用隶体”另一方面又说“···《爨宝子》···皆在隶楷之间”),致使有的论者只能简单称之为“楷隶相间”,[ 参考《楷隶相间的“二爨”》,张一丹,《艺术教育》,2012年2月刊。]因而可以看出在当时整个社会的楷书发展是极为不平衡的。

北魏的楷书?于时代的客观条件,是不可能直接继承汉末钟繇等名家的楷书书写标准的,更不可能是早期行书的一个分支。且由于当时的楷书整体面貌参差不齐,即使是在文化水平较为发达的南朝,也并非所有作品都如钟、王般端庄规范,因而北魏的楷书不可避免的与钟、王之佳作有所距离。

事实上,无论从后代的角度看北魏的文化有多么丰富多彩,但在当时的层面上来看,北魏的文化整体上是远不如同时代或相近时代的汉族王朝发达的。就文字、书法而言,虽然在后世看来北魏时期的书法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和审美价值,但从整个文字史、书法史的源流来看,这一时期的文字、书法都处于一种不成熟的进化状态。重点则体现在这一时期的楷书有太多的“体兼隶楷”[ 康有为评《中岳嵩高灵庙碑》语]的特征。下面我们将就这个问题为中心展开对这一时期楷书的讨论。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由于其王朝确立的民族特殊性,故而在入主中?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文化上的冲突。但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北魏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便不可避免地要学习甚至同化于汉族文化。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便是北魏王朝全面汉化的重要标志。

事实上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的汉化早已开始。如拓跋珪称帝之初便“初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军、刺史、太守,尚书郎以下悉用文人。”[ 《魏书》卷二《太祖记》 ]而无论汉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汉化的基础便是使用汉字。历史上的鲜卑族的语言是没有文字的,因而无论从政治、?济还是文化等哪个方面上而言,北魏王朝使用汉字都势在必行。从现存的北魏书迹来看,北魏当时的通行书体为楷书;又因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楷书遗迹多体现在碑刻上,因而对于北魏时期的楷书,后世一般习惯称之为“魏碑”、“魏体”或“北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魏碑”、“魏体”的概念,最早由康有为提出,(《广艺舟双楫·备魏第十》:“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康有为是清代碑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于“魏碑”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出于书法角度的考虑,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楷书形态十分特殊,人们慢慢地就将这一时期的楷书书体专门称之为“魏碑”,以与之后的隋唐楷书相区分。而魏碑与唐楷等的最明显区别,便是上文所述“体兼隶楷”,即书体中兼有隶书和楷书的双重特点。

笔者通过观察北魏的诸多代表碑刻,认为“体兼隶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我们已?把此类书体归为楷书,故只列举其与隶书有相似之处的特点):

一、从笔?形态上来看,隶书之波磔形态如“雁尾”时常见诸笔端,使笔?有隶书笔?般向外开张的特点;撇?常不轻收;横折笔常断为两笔书写,竖折笔偶尔为弧状圆折;点?丰满,常以切笔收尾。

二、从字体结构上来看,隶书之左右分离、中宫舒展的特点?常有所表现;字体的重心偶尔会偏下,显得字体敦实、厚重。

三、从作品风格上来看,虽然常有如《元桢墓志》、《张黑女(音贺汝)墓志》般绮丽秀美者,但包括它们在内,北魏楷书总体上体现出了如汉隶般雄浑奔放、朴实厚重的审美特征。

对于“体兼隶楷”这一北魏时期楷书的重要特征,笔者认为我们在理解它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一、这一特征的出现,是有其客观历史、社会?因的。如前所述,北魏的楷书不可能直接继承?先北方汉族王朝的楷书书写方法,且由于当时的隶书在不断变化、楷书整体面貌又参差不齐,故而“体兼隶楷”是在所难免的。刘涛先生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说:“由于那时隶书的写法已?不同于汉魏,楷书的写法还有意或无意地保留了一些隶意,才出现‘体兼隶楷’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草率书迹的形态,更让后人难以断定书写者取用哪种书体的初衷。”[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第十二章第三节,?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428页。]这种说法较为客观而准确地指出了我们在认识“体兼隶楷”时应有的正确态度。而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所言“这种楷书···往往带有仿古的倾向,笔法略带八分的意味,因此其面貌比钟王楷书要古拙一些”[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五章第六节,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第99页。]则显得不尽准确。?因就在于“仿古”之说无据,盖魏碑体的古拙总体上而言并非有意为之。

二、对于那些由于“体兼隶楷”而难以判断书体属性的碑帖,则应当视其书体总体特征而定。隶意多于楷意,则判其为隶书;楷意多于隶意,则判其为楷书。其实这种方法也有待商榷。?因就在于这一时期各种书体皆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书写者的本意与其作品呈现出的面貌可能会有所出入,这既有书写者的创作水平?因,更多的恐怕是受制于时代的因素[ 刘涛先生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中指出:“北魏平城时期‘体兼隶楷’的刻石书迹,许多是‘构造和笔?姿态都想学隶书,但书写技巧不纯’而杂有楷式,其中隶多于楷者,当以隶书视之,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作者想书刻成隶书,刻写出来的体态却像楷书,所谓‘隶而近真’;还有第三种情况,写楷书而带有隶式,这一类书迹当以楷书视之···第二种情况产生的变态书迹,往往出现于草率书刻的造像记中,分辨书体类属的难度要大一些,是按书刻者的意图来判断,还是以书迹的形态作依据,很容易发生分歧,笔者所判定的依据,暂且偏重书迹的形态。”(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第十二章第三节,?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428页。)此虽作为平城时期的书迹体类的判断依据,但笔者认为这项标准可作为判断整个北魏时期的作品书体归纳的依据。];且由于时代久远,很多作品的面貌已?模糊不清,难以通过后世的释读来总结特征加以判断。对于那些实在难以判断的个例,笔者认为不应当在此问题上过多纠缠,这不应当作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楷书总体特征的障?。

三、“体兼隶楷”这一特征虽然作为北魏楷书的一大典型特征一直存在,但随着楷书的不断发展则一直在减弱直至消亡。按,北魏迁都洛阳后,由于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北方楷书则越来越倾向于向南方书法秀丽俊美书风学习的特点。至迟至唐代,魏碑体楷书已完全被改造为了唐楷——即后代普遍学习的楷书形态(一般认为是欧阳询完成了对其的改造),而“体兼隶楷”这一特点则通常只作为书法家进行仿古创作时的素材。

除了“体兼隶楷”,这一时期的楷书在字体形态、书法审美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碑刻的过程中斧凿的刀工对字形的影响很大。

这也是“魏碑”之所以被称之为“魏碑”,而不被称之为“魏书”等的?因。在工匠制作碑刻的过程中,方形的刀刃大大冲击了毛笔书写时所表现出的圆润质感。不过后代常有人因此否定在用毛笔书写魏碑时体现其方折用笔的可能性。如启功先生这样回答问题“碑帖上字中的某些特征是怎么写成的?如龙门造像记中的方笔,颜真卿字中捺笔出锋,应该怎么去学?”:“圆锥形的毛笔头,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么‘刀斩斧齐’的方笔划,碑上那些方笔划,都是刀刻时留下的痕迹。”[ 启功:《大家写给大家:浮光掠影看平生》上篇《论述随笔》,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第一版。]这种观点本意为纠正部分学书者刻意追求与碑帖的一模一样,但学习魏碑者还是应当注意要努力用毛笔去体现魏碑的方折用笔。

综上所述,楷书这一书体,作为从南北朝一直到我们现阶段一直视为标准的书体,其在中国语言文字、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北魏时期的魏碑体楷书则在清末碑学兴起后才较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研究还有很大待开发的空间。笔者不才,谨以所学提出鄙见,希望能对梳理这一时期的楷书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五章第六节,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第97页。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五章第六节,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第97页。

3、《楷隶相间的“二爨”》,张一丹,《艺术教育》,2012年2月刊。

4、康有为评《中岳嵩高灵庙碑》语

5、 《魏书》卷二《太祖记》

6、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第十二章第三节,?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428页。

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五章第六节,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第99页。

论文作者:魏若轩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浅谈楷书书体在北魏时期的发展特点论文_魏若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