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路径、方法及控制举措论文_陈海涛

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路径、方法及控制举措论文_陈海涛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作为管理工程项目的关键,工程造价工作的好坏是有关单位经济与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体现,是投资方预期投资目标能够实现的关键。因此,新形势下,要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使造价得以合理确定,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和使用的资源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从而及时的纠正将要发生或是已经发生的偏差,从而将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本文探讨了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路径、方法及控制举措。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路径方法;控制举措;

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目标是做好对于企业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工程成本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在这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环。

一、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1.明确项目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联系。工程造价管理是为完成工程项目而进行的计划、预测、监督和调整的系统活动。成本控制是对项目工程的生产过程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经济管理动作。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在项目实施和管理上的具体操作和体现,而工程造价管理所需的基础数据皆来源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成本支出,二者在管理控制的对象上是统一的。所以,加强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体现。

2.实施项目工程造价目标成本管理。即为企业的施工定额和非生产型工作预期的成本价格。为工程项各个控制环节设定目标成本,是推动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企业的施工定额,对工程造价成本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究竟要控制到什么程度确没有具体标准,只能以投标报价或工程预算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控制。要根据工程项目报价或承包合同编制项目的目标成本,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对施工设计、可采用机械设备、人力消耗、原材料使用等项目编制可行的经济指标,并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从而初步预测实施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

3.控制工程项目的各项成本支出。首先要求建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并对各项目指标详细分解,层层落实,落实到部门、小组、个人,并明确责任制、奖罚制度等。明确具体完成指标的任务、时间、责任人、监督人等,在调动所有人员降低成本积极性的基础上增强所有人员的成本意识;然后,按既定的目标成本有计划、有控制的支出,不多用、不滥用,杜绝浪费,奖励可再生资源的回用和工具的循环使用,在实际操作实施的过程中,比较实际支出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及时修正成本指标,并辅以目标成本完成情况的考核机制,控制费用支出;再有,强化过程管理,优化设计、施工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综合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设计、建材市场价格、施工定额等因素,在质量、工期满足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实施方案,并将施工预算与投标价格进行量化比照,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控制费用的目的。

二、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措施

1.可行性规划设计阶段。长期以来,建设单位通常只认定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普遍忽视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成本控制。这样,当施工中发现问题时,为时已晚,要用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解决。影响项目投资最关键的是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的结构形式、外观设计、平面布置等占了总造价的75% 左右,而在技术设计阶段,只对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论证与确定,这一部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只有约35%。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对造价成本控制的情况不多。但项目现场选址、七通一平、冬雨季施工工期等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可行性研究中预备费和不可预见费用都与造价有关。二是实行限额设计。建设单位应对设计方案提出限额设计要求。如限定钢筋含量、钢筋等级等,杜绝发生多筋或少筋的质量事故。现在提倡节能绿色工程,对保温隔热,采用夹胶中空玻璃还是low-e玻璃要视外墙保温采用哪种做法而定,以免重叠,增加投资。三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在设计出图前,组织有关部门对施工图、施工合理性、造价经济性进行会审。并通过减少各种不合理设计或保守设计来降低成本,避免或减少因为设计不合理甚至失误造成的投资损失,确保施工结算的进度控制和成本总控制。在设计阶段,找出设计方案的不足和缺陷并优化,是花费代价最小的。

2.现场施工管理。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事先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是合同的具体体现。一是完善项目内部的职责分工和岗位职责管理。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低下或对财务控制不严,都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加大工程成本,降低企业利润。故应完善项目内部的职责分工和岗位职责管理。二是抓好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与签证。由建设单位引起的变更主要是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计划变更等。控制变更的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责权进行审批,确保签证的质量,杜绝不实及虚假签证的发生。应注意的是,签证不应由个人签字,而应获整个团队的批准才行。对于变更和签证的产生应该强调及时性,一般要求从发生签证起20 日内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其次,现场项目部对于签证的描述应该客观、准确、详细。对于施工图以外的现场,必须标明时间、地点、发生事由,不能笼统写上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工程部有关人员应加强预见性,尽量避免和减少签证的发生。对确实因实际情况而必须的设计变更,要确认变更的责任方,及时进行经济处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由于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所发生的设计变更。三是从技术上严格把关有利于项目投资控制。在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有关人员要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据统计,一般材料费要占直接费的70% 左右,而直接费上的高低则影响间接费的高低。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利保证。如防水材料,用APP 防水卷材还是SBS 防水卷材很有讲究。

3.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时普遍存在着高套取费标准、高套定额单价及冒算多算等致使造价提高的现象。因此,要强化对施工阶段各相关方面因素投资控制的整理和归集,使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更具完善性、合理性及科学性。一是落实变更和签证。只有经甲方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并经审查合格同意的变更单和签证才能最终列入结算。二是核对工程量。按图核对工程数量,招投标工程按工程清单发包的,须逐一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对于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部分,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和要求进行结算。工程量的核对也是为了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的管理手段之一。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动态的、变化的,有其随机性和变动性,任何一种变动都会带来成本的变动。所以,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手段和途径应该是灵活的、可控的,控制措施应该是严谨的、完善的。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都要积极开展成本控制,充分利用工程建设中的资源,减少工程项目成本的流失和浪费,为企业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任翠珍.关于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5).

[2]周之涛.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4).

[3]卿姚,姜冰,李阳.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改革前景[J].四川建筑,2016(12).

论文作者:陈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  ;  ;  ;  ;  ;  ;  ;  

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路径、方法及控制举措论文_陈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