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王苏永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王苏永

王苏永

身份证号:4408811982****3519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一、前言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工程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可以及时的发现工程施工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纠正,从而达到提高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的目的,是保证建筑工程使用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正在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些给建筑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但建筑市场的竞争将日益加剧,而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关键就是工程质量。笔者曾负责某住宅配套工程项目管理,该工程每栋均六层左右,总建筑面积约为25000㎡,工程总造价约5000万。本工程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期为200天。下面就对该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的优良质量保证了基本投资建设效益的实现。但是在工程施工的开展中,存在着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经常发生工程质量问题,给投资者和消费者、甚至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和损失,所以找到此类不良因素并解决是尤为重要的。下面我们就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讨分析。

(1)人为因素。人是建筑工程得以建设的根本,因此,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建筑项目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受到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限制,常常会出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的现象,从而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此外,个别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质量责任意识,也是限制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2)材料因素。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并不是昂贵的就好或者便宜的就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 的买卖原则。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使用,对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清理出场。并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法使用正确与否和环境的影响,也直接制约了工程质量管理的实现效果。如组织设计全局性,施工方案的指导性,工艺流程的可行性、组织措施的必要性、检测手段的准确性等,往往很多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因此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就必须依照技术、工艺、组织、经济以及操作者等方面条件进行全盘综合考虑,确保技术可行、工艺先进、操作方便、经济上合理和措施上得力。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1)抓好施工前的预备工作。工程施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策划、确定和配备适宜的控制手段;确保施工过程、施工设备,工艺装备、资源和技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确保各种程序及有关文件在项目中使用的协调性,编制关键过程及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明确过程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要求,规定验收标准;明确质量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材料,应及时的对施工现场中的材料质量情况进行严格把关。要结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来制定材料的采购计划,再结合计划来开展相应的采购工作,并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应设计规范有合同要求。应严格要求材料入场的质量检测力度。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禁止其进入到施工现场,并且也要确保采购人员拥有正确的责任意识,以此来标准采购人员工作规范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3)科学选择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特点,选择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从施工方法上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关键工序,施工单位要设置质量管理员进行重点管理,对特殊工序进行边疆监控,从“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对特殊过程进行控制。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质量目标,做好质量预控计划,从工程总体到各分部都要制定出质量预控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并在施工中严格检查落实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

(4)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各种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各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并实行“三检制”、“样板引路制”、“预检、隐验制”、“测量放线复测制”等。施工单位要坚持定期开展部门内部的质量评比,根据质量评比结果进行奖罚兑现,还要根据工地质量情况适时召开质量专题会,并赋予质检员对班组的工程质量处罚权、停工整顿权、质量上等级的奖励建议权等。施工单位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挑选顶尖人才成立攻关小组,攻克技术难点,探索保证质量的科学施工方法,还要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搞好岗位培训工作,坚持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及主要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5)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对每一个分工序施工之前,应确保“方案先行,样板先行”。并对施工方案进行分级审批。在审批完成后,做出相应的模板,对模板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施工前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连续监控,进行实时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状况,还应对施方案作出相应修改,使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时刻处于受控状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施工工序的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在工序交接过程中,进行签证,对于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工序拒签,并向质检人员或项目经理反映。对于质检人员而言,应严格按照国家推行的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对各个分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能有效将事后控制转化为以预防为主,并选择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各个施工工序进行统计,以判断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四、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包含了很多重要环节,因此,应该注重加强现场施工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合理化管理,建立一整套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与声誉。另一方面来说,也能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应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管理工作加以重视。通过上述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的阐述,为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使更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按照上述管理对策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周琦.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分析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10):140-141

[2]王德蕾.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10):160-161

[3]王银.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10).

[4]徐璟,师艳红.《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价值工程》,2010,(31)。

论文作者:王苏永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王苏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