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下滑局势下的宏观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局势论文,宏观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出口减缓使宏观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自3月份起,出口增长速度连续大幅度下滑。3月、4月、5月出口分别增长14.9%、11.1%和3.5%,增速分别比上月下降15、3.8和7.6个百分点。5月份的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到3.5%,出乎意料地降到了远比年初所定8%目标低得多的低水平,而6月份出口变为负增长,下降0.6%。上半年,出口累计增长8.8%,比去年同期低29.5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逐月下降,4月份增长10.9%,5、6月份进一步下落到两位数以下的8.2%和5.8%。上半年,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1%,比去年同期低16.1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位居前列的4个行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服装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都出现较大下落,下落幅度在8.7-18.5个百分点。今年出口不仅因去年基数影响而不可能再现去年那样的高增长,而且随美国经济下滑的延长和加重的不利影响增大,将可能下降到比年初已调低目标更低的程度。如果下半年出口增长速度持续陷落于5、6月份这样的低沉水平,如果6月份出现的出口负增长在今后几个月里得不到扭转,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全年工业增长将很难达到10%,全年GDP增长率也很难达到7%的低限目标。
净出口增速下降可能对经济回升产生令人担忧的影响。从宏观经济受制于总需求的一般机理来看,出口减进口的净出口额下降,表明总需求中由出口增长所引入的部分需求被进口的更快增长所抵消,使得进出口贸易从需求方面对国内经济起不到直接的拉动效应。根据GDP增量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量之和的统计原理,1999年和2000年净出口增量为负,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也为负,可估算出净出口负增长对1999年和2000年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负1.5和负0.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净出口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3亿美元。下半年,出口增速很难上升,而进口增速很难降下来,年底前中国将加入WTO,国内市场开放度提高,可用于控制进口增长的传统手段减少,进口可能会较大幅度增长,净出口会进一步减少,甚至有可能由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将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产生相当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内需对宏观经济提供支持
外需减弱直接对经济增长形成冲击,工业增长随出口下滑而减速。自4月份起,工业增长速度逐月减慢,4、5、6月份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10.2%、10.1%,比上月下降0.6、1.3和0.1个百分点。1-6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1%,比1-3月低0.2个百分点,1-6月GDP增长7.9%,比1-3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在外部需求减弱造成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国内需求增长势头强劲,对受到冲击的宏观经济提供了支持。
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持续增强。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0%,消费热潮之后的淡季期间仍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消费市场升温成为经济持续回升的可靠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逐月加速。今年1-3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1%,1-4月增长16.5%,1-5月增长17.6%,1-6月增长17.9%,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6.6、7.2、8.1和5.8个百分点,提高幅度较大,形成近年来少有的连续数月的高速增长。1-6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11.8%、26.9%、28.2%,比去年同期分别高出5.2、4和5.8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的市场性投资成为支撑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鼓励出口的政策选择空间很小
出口及净出口增速受国际形势变化而下降及其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焦点。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冲击便曾导致我国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随后引发宏观经济大规模下滑。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出口下滑,被看作是严防危机重演的关键。但是,当前情况下,宏观政策阻止出口下滑的选择空间很小。一是,汇率贬值措施基本不被选取。目前我国出口困难增大,除美国经济下滑影响之外,大多数国家汇率相对于美元而贬值造成我国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也是一重要原因。今年6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日元、欧元、韩元、泰币等相对美元贬值10%以上,而同期间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略有升值。我国大陆对韩国、菲律宾、台湾、香港等周边贸易竞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出现大幅度下滑。而且,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也是造成我国进口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按照市场机制原理,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应作出贬值反应,发挥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但是,宏观决策部门对人民币贬值有可能引发更强贬值预期从而导致金融动荡的忧虑极重,以至于把坚守人民币汇率不贬值放在了什么宏观政策措施都可以变唯独这一政策措施不能变的极端重要的位置上。二是,出口退税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已几乎用到尽头。出口产品退税率平均已达15%以上,离再提高退税率至17%全部退完不到2个百分点的空间。出口退税存在很大的制度漏洞,广东等出口活跃地区出现大量的骗税行为,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造成出口退税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出口退税对促进出口起到重要作用,但出口退税政策造成出口产业与内需型产业的不平等经营环境,产生对内需型产业压抑的负效应,形成扭曲性诱导。即使出口退税政策能够真正完全有效率地起到促进出口的作用,出口退税再增力度的有效空间也已近穷境。如果出口增长继续下滑,出口退税政策已经无能为力时,人民币汇率所承受的贬值压力便会急剧增大。鼓励出口的政策将可能陷入比几年前未实行出口退税尚有较多余地时更为局促困难的境地。
四、寻求内需的更强扩张
目前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出口起不到多大作用,下半年出口可能将继续下滑并造成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减速。出口退税等有限的出口鼓励政策即使再加力度也很难见效,而且会造成政策配置机制的损伤。在宏观政策对外部冲击难有作为的这种情况下,要想保住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宏观政策就不能只是倾其全力地阻止出口下降,而是应当采取新的应变措施,以内需的更强扩张弥补外需收缩的增长损失。
目前,内需增长强劲,给宏观政策发挥效应提供了基础。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是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力量。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不仅表现在普通消费品购买量的增加上,而且表现在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上,如出游、娱乐、教育、保健、通讯,等等,居民购买住房、汽车等十万元级以上商品的规模迅速扩大,热度持续上升。消费市场活跃,化解通货紧缩,提升投资预期,激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今年出口受外部变化而下滑及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与1997年下半年有相似之处,但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强劲增长逐月上升的情况与1997年下半年消费和投资增速明显低落的局势有很大的不同。1997年下半年以后宏观经济持续下滑的更主要机制原因是国内需求的减弱,而自2000年上半年起出现的宏观经济回升则主要起因于国内需求的增强。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及其对宏观经济走势的有力主导,起到抵御外部冲击支持宏观经济不再全面下滑的作用。
在国内需求持续增强的情况下,进口的较快增长及其导致净出口增长的下降,并不完全是一种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回升的变化。国内需求增强情况下的进口较快增长,与国内需求疲弱情况下的进口增长,其因果关系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国内需求增强情况下,国内投资需求扩张拉动投资品进口较快增长,形成更大规模的国内投资。这种情况下的投资品进口较快增长,对国内投资及宏观经济起到较大的补充和支持作用,不像国内需求疲弱不振情况下投资品进口较快增长对国内投资品造成的挤压和替代。今年上半年国内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钢材进口大幅度增长,国内钢材生产也高速增长,上半年钢材生产增长20%,与1997年以来直至去年钢材增长10%左右或较大幅度低于10%仍然过剩而被迫压产的情况完全不同。这表明国内投资的强劲需求既拉动了国内钢材等投资品的生产,又有效地利用进口钢材实现了投资规模的扩张。国内投资需求扩张拉动形成的投资品进口较快增长,虽然造成净出口减少,但并未对经济增长造成负作用,而是以增大供给能力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作出正的贡献。
宏观政策在增强内需方面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从财政和货币这两种基本宏观政策来看,存在着可有效增强内需的多种选择。财政政策在国债投资扩张连续实施几年之后,部分项目资金出现松闲状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为此,国债投资扩张应选择进入淡出阶段。国债投资扩张政策的淡出,为转向以减税为主的激励性财政政策创造出新的空间。加快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大幅度减免农民税费,免除农业税,开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支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及劳动素质提高。加快推进企业由生产性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励企业扩大投资。
货币政策可选择以支持经济较快增长为优先目标。目前,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以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以下为优先指标,并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准绳将货币供应量增长定在M1增长15%-16%、M2增长13%-14%的范围内。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4%,M1增长14.9%、M2增长14.3%,基本上处在控制目标区域里。在这种控制区域里,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防范,但适当的经济增长得不到保证。按照这样的控制目标,经济增长只能落在8%以下或更低的水平。宏观经济处在8%以下的增长水平上,就业、收入、消费、投资、金融、财政、分配、结构等关系紧张、矛盾丛生。经济增长速度再高一些,有利于使这些矛盾关系得到缓解。当前宏观政策应当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优先目标。经济增长目标可以选定在比去年和目前8%高一些的9%-10%的位置上,或更高一些;同时,价格指数控制目标可放松到5%左右,或更松一些。按照这样的调控目标,货币供应量可以提高到M1增长20%左右、M2增长18%左右,或更高一些。为打破目前存在的流动资金贷款严重不足、企业发展受到压抑的紧缩局面,以及应付外部波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收缩性冲击,货币政策应当从谨慎收缩转向适度放松。减税激励型财政政策与适度放松型货币政策相结合,并与加强社会保障、活跃资本市场、打破城乡壁垒、增加农民收入等多种政策措施相配合,使国内需求扩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力争下半年经济实现内需主导型加速增长,并争取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