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初探_精神文明论文

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初探_精神文明论文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论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社会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论提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当今世界新的发展理论的吸收与借鉴;系统论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关键词 社会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观的转变 系统论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 〕这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思想。以后这一思想在邓小平的著作和党的文件中不断地被重申与阐释。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同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决议也指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进一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的思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论内蕴丰富、意义深远,值得认真地深入研究。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论提出的理论依据,作一初步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畸型发展的批判中,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必然性,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的片面、畸型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一大弊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条件和工人相分离,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 也就造成“劳动内容对工人本身的异己性”〔2〕。在这里,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型发展,成为局部工人,被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他们的劳动片面化、简单化。在生产活动中,工人不是自由地发挥其智力和体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遭受折磨,精神受到摧残。与此同时,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资本的权力。这种人的片面、畸型的发展,“在简单协作中开始,在工场手工业中得到发展,在大工业中完成”〔3〕。

第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从人的发展来说,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前资本主义)、物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两大形态后,必然要走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共产主义)〔4〕。在后一阶段,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那时,“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 即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人。

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全面发展的个人是历史的产物,要造就这种新人需要创造一系列条件,主要有:一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7〕。 二是消灭私有制和不合理的分工。正如恩格斯所预见的:无产阶级将取得社会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同时,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消灭私有制之所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前提,还由于只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才会消除生产发展的人为障碍,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明显的浪费和破坏,从而为人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提供了可能。三是充分节约和利用时间。一切节约都可以归结为时间的节约。马克思指出: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8 〕当然,这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这就要依靠和发挥教育的功能作用。教育以及智育、体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9〕“教育可使年青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新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尽管带有推测的性质,并且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条件也看得过于简单,但毕竟指明了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就是注重并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发展的目的定在人本身上。发展是为了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充分体现了这一根本观点。他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在这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体现。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依照邓小平这一基本思想,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在发展问题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

第二,将为了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关于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一系列论述,诸如我们建设的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的观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的观点,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党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点,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置于重要的战略高度。

二、对当今世界新的发展理论的吸收和借鉴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主题。自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以来,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长期处于支配地位。由于这种发展观及其发展模式的弊端表露得越来越明显,本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探索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倡导发展的协调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的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认为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经济、政治、社会的各种制度的演进也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人的发展也不仅指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还包括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各种需求,使人的体力和智力方面的各种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二是从把发展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主张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新发展观认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会带来社会进步,应把发展理解为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衡量发展与否,不能仅依据单一的经济指标,而应依据经济的、社会的、人的、环境的一系列指标。三是提倡可持续发展。不只是立足于当代人和当代社会来看待发展问题,还要从未来人类和未来社会的角度看待发展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权威性解释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2〕它有两个基本点: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要达到现代和未来人类利益的统一;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实行发展观的转变、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所当然地要正视这种潮流,适应这种潮流。邓小平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观点出发,把中国的发展放在整个世界的发展之中,从西方新的发展理论中积极地吸取有益的东西,以促进自己的发展。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总结自身历史经验的同时,借鉴西方发展理论中的“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得出了对发展问题的全面性的认识,即:社会发展应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过程,也就是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注重当前发展的同时,注重将来的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互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这种新的认识,从新时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六五”计划开始,我国把长期以来一直称作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央在解释“六五”计划时曾指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上,注重经济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认识。

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顺应了世界的潮流与趋势。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后,1987年2 月联合国世界环发委员会的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观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与规定。1992年6 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进一步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这表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选择。1994年9 月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又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学科的探讨,通过了一系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文件;接着在1995年3 月哥本哈根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宣言》、《行动纲领》,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总结,对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安排。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占全球人口22.5%的发展中的大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积极推进着可持续发展事业。联合国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不久,中国政府即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及为支持其实施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6年又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内容。当然,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为了追随世界发展潮流和履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更重要的是为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利益。正如《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的:“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三、系统论思想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

在人类长期实践经验认识形成、发展起来的系统思想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了辩证系统观。恩格斯指出:“思维的本质都在于把事物综合为一个统一体”〔13〕,辩证法“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14〕。“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即一个有联系的整体。”〔15〕马、恩还将其辩证的系统思想运用于社会历史观方面,把社会看作为一定经济形态的社会有机系统,认为社会“就是一切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6〕。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发生的一系列革命,特别是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及与之相联系的现代科学发展的分化和一体化趋势,一门新兴科学——现代系统论发展起来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系统论“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们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7〕也就是说,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些组成部分通常被称为子系统,而这个子系统本身又可以看作为它所从属的那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问题,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系统观为依据,同时融汇了现代系统论思想的。他十分注重整个社会发展大系统中,各要素即各子系统的协调与整合。早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有四个方面的事情,四个方面的工作和斗争,要伴随着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走。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或者叫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必要保证,即:第一,体制改革;第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第四,整顿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18〕1992年,在回顾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几年我国的发展历程时又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19〕他关于社会主义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观点,关于必须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等一系列的观点,以及其他有关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的观点,都包涵了“两点论”、整体论的深遂意蕴,也体现了对系统论思想的运用。

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论的精髓,也突出地体现了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人类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成果可以归结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所谓物质文明,就是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所谓精神文明,则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对主观世界进行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所取得的成果。邓小平着眼于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涵作了体现时代特征的界定。他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20〕“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1〕,“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2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进步程度不可或缺的两个标志和尺度;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集中体现和归结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邓小平一贯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讲到广东的发展问题时指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显著标志之一。

邓小平还精辟地论述了构成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分系统的联结互动关系。他十分重视物质文明对于精神文明的基础作用,认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就会有大变化。正是基于此,他将经济建设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并把是否能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他强调,离开了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肯定物质文明的基础作用、强调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物质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和很高的积极性创造性。这就要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启动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动力因素。“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24〕只有用共同理想和共同奋斗目标、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等等来启迪、教育亿万民众,才能真正激发和调动起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持久的热情和积极性,为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地提供出强大的原动力,从而使社会经济具有持续发展的张力与后劲。同时,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地健康地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而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就能为形成这样一种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创造条件。再者,要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保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协调,就要求广大社会成员转变价值观念,树立起崭新的社会文明观,增强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高尚的情趣,自觉地进行文明生产、文明消费,这一切都有赖于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已充分证明,“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25〕二是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更取决于科学、技术、信息以及人的素质等精神文化资源。这就要使广大劳动者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拥有大批的各种高质量的人才。对此邓小平作过一系列的精辟论述。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26〕“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27〕考虑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当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突出的地位。一个社会如果出现发展物质文明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或者精神文明的发展出现扭曲而妨碍物质文明的发展,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畸型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高度警惕。

邓小平将系统思想和方法运用于研究与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还体现在对于社会大系统中两个分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制约、互动关系的深刻认识与把握。例如,对于精神文明,强调也要“两手抓”,即一手抓科学文化教育,一手抓政治思想道德;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从而真正发挥其促进物质文明的作用。

收稿日期:1997—05—26

标签:;  ;  ;  ;  ;  ;  ;  ;  ;  ;  ;  ;  

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初探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