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探讨控制护理缺陷发生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 2007年我院发生的683起护理缺陷资料。结果 护理缺陷发生的种类以基础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文书书写为主;护理缺陷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规范科学管理、控制缺陷发生的主要环节可有效减少和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缺陷; 原因分析;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维权意识和健康需求日益增强,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及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医疗纠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护理缺陷也是导致纠纷的一大隐患。因此,作为当代护士,如何适应新形势、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已成当务之急。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教训,结合临床科室实际情况对护理缺陷进行总结,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实现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我院各科室于2012年7月一?013年10月上报发生临床护理缺陷的护理人员80例,均按照我院临床护理缺陷的相关管理标准和规定进行报告、登记及评定,与此同时,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个月均召开有关临床护理缺陷管理的会议,对其效果进行系统评定。
1.?研究方法对上报发生临床护理缺陷的80例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临床护理缺陷类型、不同护龄临床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临床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按护龄划分为护龄<3年、3一5年、6一10年、11一15年、16-?0年及>?0年以上[[z1;按作息及时差将?4 1i划分为? : 00-6: 00. 6: 00一10: 00. 10: 00一14: 00. 14: 00一18: 00.18:00一22:00、22:00一2: 0000,共6个时间段f;1。
2.结果
2. 1临床护理缺陷类型临床护理缺陷的主要类型是给药类( 53.75%)和处理医嘱类(18.75%),其次为检验类、助产类和术前准备类,见表1
表1临床护理缺陷类型(n=80)
Table 1 Type of clinical nursing defects
3. 1临床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
3.1.1低护龄的护理人员是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的高危人群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的工作年限不同,其临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也不同,护龄<3年发生临床护理缺陷的护理人员最多(47.50%),且护理人员的护龄越长,其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越低。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1)新上岗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能力,实践能力:新上岗的护理人员缺少丰富而扎实的临床经验,仅拥有原本学习的书本知识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缺少对于专业技能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及观察能力和判断思维也相对缺乏[}41。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其技术性技能并不熟练,只在模拟人上进行过相应操作,但患者与模拟人有一定的差异,其缺乏对实际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应变能力,无法快速而成功地融入到工作环境中(2)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能够不断成长,这种成长具有实践性、群体性、终身性和晚熟性等特征。低护龄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积累专业知识,才能够获得丰富而有益的临床经验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在工作作风上护理人员必须做到严谨,并能与同事默契合作。
3. 1. 2查对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护理缺陷的主要类型是给药类(53. 75%)和处理医嘱类( 18. 75%),其中给药类占临床护理缺陷的一半以上,其主要与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关[>>;处理医嘱类是临床护理缺陷中第2个重要的类型,主要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相关。由于护理工作量较大及护理人员相对短缺,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会简化一部分流程,还会忽略掉查对等环节,这便造成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情况。
3. 1. 3管理人员应重视在不同时间段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时间是在10: 0014: 00 (42. 50%)和18: 00一22: 00 (30. 00%),表明上午至中午是临床护理缺陷较为高发的时间段,其次是晚上,因此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进而降低临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中班和夜班护理人员的人力配置不足: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很多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的中班和夜班配置的护理人员相对较少,造成白班与夜班的护理比例出现严重失调。很多医院的大部分科室均延用传统排班的模式进行排班,即由1名护理人员承担中班和夜班,此外其余人员均安排在白班。中班和夜班的1名护理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强度较大,故出错和发生临床护理缺陷的概率相应增加(2)中班和夜班护理人员技术力量配置较为薄弱:从我院各科的排班安排表来看,中班和夜班的大部分值班护士是由低护龄的护理人员所承担,因此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安全隐患。
4.防范措施
4.1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4.1.1按临床实际开放的床位配置护理人员医院的行政部门和护理管理人员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以临床实际开放的床位数配置护士。其合理配置要落实到每个班次、每个岗位、每个病区,尤其是要加强值班护士技术力量的培养,确保中夜班护士人力的配置。
4 .2合理排班对传统的排班制度进行改革,施行弹性排班模式,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的上下班。为确保中夜班的技术力量和人力,实施中夜班双班制,同时注重护理人员的合理搭配,即老护士和新护士共同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处理突发护理问题和防范医疗纠纷,还可以提高年轻护士的技术水平并减轻其工作压力,有利于降低临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4.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配药、发药及注射的流程,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和操作流程,严密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临床护理缺陷的发生。
4.4加强规范化培训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情况,如工作年限、业务水平、学历和职称等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完成具有具体目标的培训;各科室根据各专科特点制定本科室培养计划并严格实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其竞争力。
4.5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严格“三基”理论操作训练,对抄错医嘱、服错药、打错针、抽错血者,加强责任心教育及专业知识学习;对标本收集不及时者,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从而认识到标本及时收集的重要性;对静脉外渗者,加强静脉穿刺技术及药理知识学习和病房巡视。
参考文献
[1]丘日波,朱磊,周嘉艳.产后护理指导对产妇健康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3013,19 (6): 134一135.
[2]卢华琳,刘剑南,叶宜娟.护理干预在社区产后访视的应用价值及其发展策略【J].全科护理,3009,7 (8) : 3063一3064.
[3]喻海兰.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及方法【J].大家健康:学术版3013,7(3):is/.
[4]杨英华.护理管理学[ 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6-137.
[5]贾瑛,杨宏.常见护理缺陷分析及其管理措施[ J].家庭护士,2008,6(5A):1201.
[6]墨伟静,杨超.临床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 J].家庭护士,2008,6(5B):1300-1301.
[7]韩明清.加强护理管理防范护理缺陷[J].家庭护士,2007,5(6C):1667-1668.
[8]李改平.开展护理质量前馈控制减少护理缺陷发生[ J].护理研究,2008,22(8C):2238.
作者简介:李明慧(1985-),女,安徽,护师,大专,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E-mail:60272044联系电话:13695941544
论文作者:李明慧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缺陷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夜班论文; 护士论文; 中班论文; 医嘱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