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霏[1]2016年在《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3月,国家办公厅公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6年后,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领导干部选拔工作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今天,原有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当前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责任情形划分不明、违规失责难以追究、带病提拔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亟需建立刚性有力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本文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目前的干部选拔工作准则、标准、程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从制度原因、社会原因、个人原因等方面,剖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现实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入手,着力分析制约干部选拔工作责任追究相关因素,对于完善干部选拔工作责任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希望以此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豆云[2]2010年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监督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党政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选准用好党政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就中国目前的现实来说,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不仅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甚至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经过几代领导人的改革后,已日趋科学规范合理,但仍存在诸如带“病”提拔、买官卖官,任人唯亲,一把手专权等不正之风,究其根源,在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监督机制不健全。因此,要杜绝以上不正之风,使我国党政领导选拔任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建立起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对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目前,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机制还处于初创阶段,在理论上还不成熟,在机制设计和实际执行中也存在着困惑和误区,主要表现在监督认识有偏差,监督的制度体系不完善,监督方法落后,各类监督主体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显然,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亟待解决。本文运用理论综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问题提出和研究的意义入手,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文章通过对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分析,得出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误区:监督认识有偏差;监督的制度体系不完善;监督方法落后;各类监督主体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最后,针对当前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困惑与误区,从思想、制度、方法、惩处等层面上提出解决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即:加强信念教育,提高监督意识;完善监督制度,强化制度监督;改进监督方法,构建科学的监督方法体系;完善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效能;完善选任问责制及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和研究这类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袁去非[3]2017年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执行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出台的《干部任用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201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目前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进行追究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近年来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日趋规范,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带病提拔、买官卖官、任人唯亲、一把手专权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的权责不一致,即重选拔任用,轻责任追究。一些地方和部门,执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不够严格、不够到位,“用人关乎兴亡”,再好的制度只有落到可监督、可检查、可追责、可处罚才能起到“规矩”之效。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确保正确而又科学地选人用人,减少干部任免上的失误与腐败,应当成为今后干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的文章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叁部分。首先本文通过对各地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文献资料查阅,阐述了目前干部选拔任用责任制执行的成效,同时深入探讨了责任制执行中存在诸如主体责任模糊、问责客体规避责任、追责行为取证难度较大、追责结果偏软的问题;其次,文章进一步结合理论剖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认为责任制执行不力的原因既有考察方法、缺乏有效监督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的主观因素;最后,本文回归到制度执行力角度,提出了优化责任制执行的对策应着重于从建立选拔任用工作统一标准、明确选拔任用过程中各环节的责任、完善责任制执行的配套措施、完善监督机制,促进责任制执行常态化四方面入手,希望以此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毛笑非[4]2012年在《领导干部推荐提名责任追究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推荐提名进行责任追究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深刻分析我国现行的干部推荐提名和管理监督机制,发现并弥补干部推荐提名责任追究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同时结合吴忠市在干部推荐提名责任追究机制运行发展状况的考察和分析,对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学习和研究,例如,对党政领导干部推荐提名工作责任制可能引发的问题及推行责任追究制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推荐提名工作责任制的体系构建研究;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党政领导干部推荐提名责任人的素质等等,在此基础上,对该制度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范和治理选人用人方面不正之风的对策思路,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探讨。采取查阅有关干部提名推荐方面的资料,分析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中责任追究的典型案例,对比吴忠市和国内其他地区干部提名推荐环节责任追究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在吴忠市及所辖县(市、区)干部群众中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阐述建立和实施领导干部推荐提名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意义;确立建立从干部使用推荐提名这个“源头”上实施选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上构建起一整套干部推荐提名工作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措施;从责任的主体、责任内容、问责程序、责任形式以及问责后果等方面加以阐述,初步地构建一套较为合理的对领导干部提名的问责模式,提出在我国推行这一制度的对策选择。建立健全对干部推荐提名工作责任追究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的制度,进一步明确干部推荐提名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对干部推荐提名实行民主监督,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推荐提名干部的行为受到有效监督,防止推荐干部工作中的随意性,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史佳鹏[5]2012年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来成效显着,也已日趋规范,但随之带来的诸如带病提拔、买官卖官、任人唯亲、官官相护、一把手专权等问题也不可小觑,其主要原因在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的权责不一致,即重选拔任用,轻责任追究。本文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的历史地位、功能作用、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等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阐述了责任制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如责任制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定量定性难以划分、责任追究难以落实等问题,这既有责任制制度本身设计的缺陷,也有制度运行环境和人的原因,通过对这些原因的深层根源进行挖掘和分析,理顺现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中的各种关系,提出应该从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任用各环节责任的认定、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对现有责任制进行完善,使之更加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具可行性、操作性、前瞻性。
孙萍[6]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和中坚,科学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杠杆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党的领导人多次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①邓小平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②如何遵循党的干部工作原则,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选拔任用德才兼备、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的党政领导干部,这不仅是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为研究主题,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从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理论、思想基础、理论架构、伟大成就、历史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理论概念、核心要素、社会影响因素和基本特征,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基础理论,也是本文的起笔之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他们在无产阶级政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上的具体贡献。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的卓越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领导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领导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叁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形成了我们党系统的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体系包括:选拔任用的价值目标、选拔任用的标准、选拔任用的原则、选拔任用的方式和选拔任用的监督。这些方面和内容,从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叁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大背景下党的建设理论的新水平和新高度。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一直都在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在选拔任用干部的观念、模式、程序、过程上不断创新,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使人们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产生了一些疑虑,严重影响了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本文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不回避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选拔任用干部理论和实践的思考和建议。
林白芹[7]2004年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关于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进行追究的问题,正在引起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认真分析建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建立、实施、推行这一制度的责任要求、责任界定、责任追究、配套措旋、制约因素、对策措施,对于当前和今后在全国全面建立和实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学伟[8]2012年在《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关系到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状况,关系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败,进而关系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世界民主化浪潮的继续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大幅度提高、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局部变化等等,使原有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不断出现新的不适应,推进这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能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并有效克服目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论文首先对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发展历程分六个阶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进一步归纳出所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这些成效和经验为现阶段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通过对当前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现有制度及其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选拔任用方式密切相关,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中,本文认为,要克服这些问题,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以此为起点,本文分析了民主机制的基本理论、内涵、特征、功能,并从民主推荐、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意调查、民主考核、民主监督、责任追究和良性退出机制九个方面,构建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机制的体系架构。同时,为了使这一体系架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有效运行,进而发挥民主机制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完善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机制的发展思路,即贯彻民主原则,坚持党管干部与群众路线的统一;把准民主尺度,坚持扩大民主范围与提高民主质量的统一;变革民主方式,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统一;完善民主程序,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加强民主监督,坚持公开透明与规范发展的统一;优化民主环境,坚持民主要求与民主素质的统一等六个方面。
刘再春[9]2012年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党政领导人才的治本之策。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虽然一方面成效明显,另一方面却难以深化。现行的选拔任用制度存在着诸多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改革中核心制度改革滞后,改革动力不足,深层次矛盾和难题有待于破解。有鉴于此,本论文总体梳理了改革叁十年来的历程,实事求是地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剖析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般过程和困境,揭示问题、症结产生的深层矛盾和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的目标、原则、策略、路径、方法以及具体举措等。本论文由六章内容组成。导论部分具体阐述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所在,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简要分析了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论文第一章从“党政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基本概念出发,着重分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直接相关理论的内涵及其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对改革的过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基本方法,首先梳理了改革的历程、总结了改革的成效,实事求是地分析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问题,可以发现,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仍存在着诸多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改革中核心制度改革滞后,改革动力不足,深层次矛盾和难题还有待于破解,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第叁章分析探讨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变迁)的过程。首先,对改革的动因进行探讨论证,预示了后续改革的方向。其次,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主体展开分析,本文指出,权力中心的制度创新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方向的主导因素,改革的方向、程度、形式和时间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拥有最高决策权的核心领导者的偏好及其效用最大化。运用制度变迁模型理论,并结合具体制度分析了叁十年来的改革过程,本文认为,权力中心总体上选择渐进式改革模式,这是由整体的制度环境所决定的。权力中心从利益最大化出发,将来总体仍以渐进改革为主,某些时段和某些单项制度推广将采取激进变迁方式。目前改革路径以强制性变迁为主,未来将以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相转化来加快改革进程。改革性质是适应性制度变迁,单项制度、外围制度改革将采取更新性制度变迁方式。改革方式以局部试点推动全局制度变迁。改革方法目前以模仿式变迁为主,首创式变迁为辅,未来核心制度要突破,必须依靠首创式变迁来开辟道路,依靠模仿式变迁来推广铺开。最后,运用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分析框架对改革的动力展开分析,并以公开选拔制度、干部选举制度为例,通过收益成本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后续改革可能的路径、目标与空间。第四章分析探讨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障碍与困境的深层次原因。首先,通过对改革的路径依赖消极制约机制的探讨,剖析了制度执行走样的深层原因。本文提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难、执行走样既有专制集权主义、官本位思想、官场潜规则等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干部体制惯性的原因,又有渐进改革不彻底的影响,也有相关行动者心理与组织行为障碍方面的因素,还有权力-利益-责任不对称造成的机制障碍,主要阻力则在于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障碍。其次,从创新障碍、权力中心偏好和意识形态刚性、政策执行阻滞等方面分析了叁十年来干部选拔任用核心制度改革滞后的根本原因。最后,从理论上探源,从价值冲突、民主悖论、利益冲突、体制困境、主体困境、文化困境等七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导致改革困境产生的深层次矛盾,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划定了可能边界。第五章主要探究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深化改革的若干设想。第一,从宏观上研究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原则、路径、策略与方法等问题。本文提出,建立以干部选举制为核心,考任制、聘任制、委任制为补充,以考察考核制度、任用监督制度、任期制、罢免制、辞职制等等为配套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是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改革理性选择的路径是“强制式”变迁与“诱致式”变迁相结合、“整体渐进式”与“局部突破式”变迁相结合。改革的原则是维护核心价值的同时保持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克服改革主体自利倾向,使制度系统整体配套协调等。具体的制度改革策略有多种,但基本的策略是“正式规则式”变迁和“非正式规则式”变迁有机结合,降低改革成本。改革的基本方法是优化,最重要的方法是创新。第二,探讨了制度系统的设计、优化与创新问题。围绕着干部选举制度、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能上能下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的建议。第叁,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难题---执行走样,提出的基本思路是培育民主文化和新型主流意识形态,加快非正式制度变迁,为改革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另外对改革的焦点和热点---如何制约一把手滥用用人权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以群众认可权为核心的五权概念。最后,探讨了相关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加强理论研究、建立新的组织机构、加强立法保障,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第六章结论与建议。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既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颇有技术性的实践难题。本章依据内在逻辑顺序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制度的政策建议。
石剑平[10]2012年在《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旺盛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不竭动力,核心问题是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完善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推进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深刻的意义。随着干部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化,整个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已发展到了较为系统的阶段,从选任标准、原则到选任程序健全的干部选拔任用体系,已形成了一套适宜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选人用人方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明显提升。本文对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做了深入剖析,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剖析法和综合分析法,指出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后备干部选拔和管理教育,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不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察测评存在的偏差,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思想认识的偏差、制度的不健全和现行运行机制的影响。解决当前影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种种问题,就必须坚持党管干部、扩大民主、权责一致和整体配合原则,具体要做到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管理、规范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和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为深入的研究现阶段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积极借鉴全国各地领导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做法,并以乌海市一个地区的工作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点带面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 刘霏. 黑龙江大学. 2016
[2].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监督机制研究[D]. 豆云. 湖南大学. 2010
[3].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执行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袁去非.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4]. 领导干部推荐提名责任追究制度研究[D]. 毛笑非.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问题研究[D]. 史佳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6].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孙萍. 武汉大学. 2012
[7].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研究[D]. 林白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8]. 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研究[D]. 张学伟. 吉林大学. 2012
[9].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D]. 刘再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10]. 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探索[D]. 石剑平. 内蒙古大学. 2012
标签: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政领导干部论文;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论文; 工作责任心论文; 民主推荐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时政论文;